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3年5月~6月
调查地点:江苏师范大学
调研者:
--班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准确把握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了解影响其选择的各种因素
二、调查对象:江苏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三、调查内容: 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态度,观点,想法,期望。
四、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总结
2、资料调查——上网或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鉴
五、调查时间: 2013年5月~6月
六、调查地点:江苏师范大学
七、调研者:
调查者基本情况:一、年级结构:大四
二、性别比例:男生60%,女生40%
三、专业结构:文史类65%,理工科类35% 对于本次实践的总结如下:
本次总共调查了50位同学,其中面对面调查10名,其中有效调查8名,问卷调查40名,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0份。
总共有效调查48人。
这48人中准备考研的16人,准备找工作就业的26人,而还有6人准备做其它事情。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大学毕业后去向
首先,选择就业还是找工作。
选择就业的同学虽然知道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他们大多数因为自己对于考研没有信心,而对于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看好。
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大多数是因为感觉就业压力太大,本科毕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认为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想转到其他专业。
这些同学大多数都是想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以后的岗位层次,而想立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是很少的。
考研的16人中,不存在男女区别的问题,男生有7人考研,女生有9人,从此也可以看出,就业与考研的压力对于男女生是同样重的。
在找工作的同学中,仅有6人已经找到工作,只占一小部分。
二、就业形势
每位同学都认清了当今就业以及以读研之后再就业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认为自己还是欠缺一些竞争力,这些包括沟通能力、面试技巧、运用计算机、外语的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等,这些都是招聘的企业很看重的。
此外,虽然工作不好找,哪怕读研之后也是,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大家都认为只要自己奋斗就会有好的收获,将来也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报复。
对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时,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而认为胸有成竹,少部分人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就业形势很是担忧。
三、择业观念
成功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是盲目的冲动也不是无谓的消极。
当代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在择业目标方面,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
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毕业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多。
毕业生要学会看“低”自己而不是看“高”自己,虚心求职。
毕业后的选择就业区域,50%的人选择了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一部分选择回家乡发展,这种人占了24%,可以看出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发展
对于最期望就业的单位的性质时,40%的人选择了国营企业,39%的人选择了外资企业,其他的还包括私营企业,政府部门等等但是在大众心理,还是国营和外资最受毕业生的喜爱从中反映了一种问题——福利
四、薪酬
薪酬是一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证明自己、体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是十分重要的。
调查表明我们仅有2%的同学会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1000以内,15%的同学要求在1000-1500元,42%的同学要求1500-2000元之间,有29%的同学希望在2000-3000之间,有10%的同学要求在3000以上,也有极少数的同学不要钱,能锻炼就行。
结论:
1、对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同学们的心里都普遍有了一定的压力。
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必要的,只有让它转化成为一种动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2、当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1、认为企业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是减少,2、认为毕业生之所以就业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3、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4、认为是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畅,信息不充分。
5、认为是政府、学校与用人单位以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同时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尤其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导向,往往成为他们就业成败的关键。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和个人需求的择业价值观,意义重大。
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注意把握一定的价值:
1.实现自身价值与服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2.发挥个人素质优势和适应人才市场相融合的原则
3.健康、积极的求职心态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前提和基础
体会:
作为即还在学校学习的我们现在应该把握分分秒秒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不荒废自己的青春。
1、要增强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
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要消除等、靠等被动的思想,尽快提早准备、提早动手,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3、对自己的情况要有准确定位,在机会面前要做出选择,不要错失良机,遇到挫折还要勇于应对和克服,要树立自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参考文献:
/jyzd/zazhi/rd/200701/20070105/743227.html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能力调查研究>>[作者]:王霆杨玉梅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分析>>[作者]:鲁焱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作者] :杨克瑞谢作诗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表同学,您好!一眨眼,踏入大学校园已经至少两年了,现在的你是否已经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现在的你是否对未来充满迷茫? 现在的你是否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与选择呢?针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多重选择,我们将做一个调研,希望同学们认真填写,谢谢!
姓名:性别: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