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辅导材料药物化学

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辅导材料药物化学

第一部分 概述
药物化学
• 应用化学的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化学
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工艺、构 效关系、体内代谢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 法的综合性应用基础学科。
药物化学的两个英文名称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制药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临床药物化学 ”
制药化学
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的化 学合成、提取分离、结构鉴定、质量控 制以及化学结构改造的研究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 效的药物,侧重于现有药物的制备
临床药物化学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同机体相互作用的 关系,结构—活性关系或简称构效关系,
研究化合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 从分子水平上解析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
• 特异性指药物对疾病的某一生理、生化过程有特定的作 用
• 现已有几百种作用于受体的新药问世,其中绝大多数是 GPCR的激动剂或拮抗剂
抗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中枢镇痛
阿片受体激动剂
抗过敏性哮喘 白三烯LT受体拮抗剂
抗胃溃疡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互作用有关,其活性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密切。 药物结构微小的变化则会导致生物活性
的变化。
例如:常用的受体拮抗剂和酶抑制剂等,都 属于结构特异性药物
(二)常见的药物靶点
▪ 受体 ▪酶 ▪ 离子通道 ▪ 核酸
1.受体
• 药物与受体结合才能产生药效,同时必须具有高度的选 择性和特异性
• 选择性要求药物对某种病理状态产生稳定的功效
60年代发现甾体口服避孕药,对皮质激素构效关系的 研究发现了高效皮质激素药物,代替天然来源的药物, 甾体激素已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
设计阶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药物研发的困难 合理药物设计思路的提出 药物设计学的发展
药物研发的困难
传统药物研究命中率低, 花费巨大,成效 并不令人满意
药物安全性评价要求提高客观上加重了 研制周期和经费
为药物新剂型的处方设计和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提 供重要依据。
任务二:化学药物生产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
▪ 主要内容:研究药物合成路线及工艺条件,提高合 成设计水平,发展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 法和新试剂。
▪ 中心环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获 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 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构成生产工艺学。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用好现有药物和如何发 现一个临床有效的药物
侧重于药物的应用和发现。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
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药物化学的历史与现状 药物的靶点 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先导化合物优化
一、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三、药物靶点
▪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与结构特异性药物 ▪ 常见的药物靶点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与结构特异性药物
▪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 药效的产生不是由于药物与特定受体的
相互作用,主要受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例如:乙醚、恩氟烷、氧化亚氮等全麻药物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与结构特异性药物
▪ 结构特异性药物 药物的作用与体内特定的受体或酶的相
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任务一: 提供理论基础
▪ 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稳定性:确保质量,制剂剂型 的选择,贮存条件。
▪ 药物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为创新药物的合理 设计奠定基础
▪ 配伍禁忌和合理用药 ▪ 药物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及代谢产物的推测和确定,
100例
Ⅲ期临床(多中心随机) 有效性 安全性 300-1000例
Ⅳ期临床 上市后监测罕见不良
反应
药物研发的进程
低效益的状况制约了医药产业R&D的投入
影响新一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 式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无法在国际和国内市场赢得丰厚的利润,陷入 恶性循环
药物设计学进程
▪ 定量构效关系(2D-QSAR) ▪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基因组学 ▪ 蛋白组学
任务三: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新药设计与开发,药物设计学)
▪ 创制新药的4个阶段 1.生物靶点的选择 2.检测系统的确定 3.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4.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二、药物化学的历史与现状
发现阶段 ( Discovery) 发展阶段 ( Development) 设计阶段 ( gn)
药物安全性评价提出的背景
欧洲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造成 数万名严重畸形儿的出生
八十年代作为乳腺填料的硅酮在使用了 十多年后,发现其有致癌作用
Clinical Trials of New Drugs
Ι期临床 临床药理 人体安全性 12-18例
Ⅱ期临床(随机双盲法) 有效性 安全性 推荐剂量
30年代以后:药物化学与实验药理学的紧密 结合,大大加快了药物开发进度。 开创了药物体内代谢产物作为先导物进 行开发新药的先例,形成了抗代谢药的药物 新类型。
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是划时代的成就。 随后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相继 问世,是药物化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40年代第一个抗肿瘤药物氮芥作为生物烷化剂用于临 床,开始了肿瘤化学治疗历程。
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特点是合成药物的大量涌现,被称为药物
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阶段的成就同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
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药物化学中的 某些假说和原理,往往打上了有机化学的 烙印。
药物化学飞速发展的时代
20-30年代 :麻醉药、镇静药、镇痛药、解 热镇痛药已广泛使用 。 构效关系研究兴起,其特点是寻找起作用 的“药效基团”。
发现阶段
▪ 初期的药物化学从天然药物中提炼有效成分 (如阿片中的吗啡、金鸡纳树皮中的抗疟药奎 宁)
▪ 1898年从水杨酸衍生物中发现的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上市,其抗风湿和解热效果优于水 杨酸,标志着人们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使之成为更理想的药物
▪ 1910年合成的胂凡纳明(又名606)用于治疗 梅毒等疾病,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