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社会科学课题开题报告


2012 年 01 月 6 日
1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本课题领域研究的概况(国内外)
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机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其中尤以德国历史最为悠久。但是对于英语教师素质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未有所涉及, 主要是由于英语这门学科作为第二语言的局限性导致的。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编号: 10SB098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开题报告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来自翟莲所在部门:
外语系
起止年限: 2011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制
总体而言,在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从研 究内容看,对建制基本问题研究少,政策导向多,一些研究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实证 研究少,不深入,不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由于很多研究者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就直 接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缺乏说服力;就政 策导向而言,很多研究对职业教育管理政策阐释多,介绍借鉴多,校本研究少,具体的 操作研究少;对于培养机制研究,宏观分析多,缺乏区域性的研究,较少结合本地区、 本学校进行研究。
1、由于双师素质教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具有开放式、动 态性、持续改进的特点,所以,本课题借鉴 PDCA 循环,对其构建基于持续改进的高职院校英语 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型,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所处的阶段,持续地改进双师素质教师管理过程中 的不足,提高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与水平。
当前在国内,有相当多的论文是关于职教师资双师素质培养的研究,这类研究多从 问题切入,揭示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策略。 研究成果雷同,有独创性的成果较少,而且提出的对策基本是原则性、政策层面的,可 操作性差。在培养机制研究方面,金珏的《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 与实践》「《广西教育》,2009(09)」等。从职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方面进行 了探讨。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内涵、培养途径以及 专业化发展方面,这方面的文章的有:邢桂丽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内涵及 培养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17)」,李静的《基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教 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15)」等,而对于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 质培养机制的研究凤毛麟角。
2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创新。 1,对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培训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2,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比如说包括师资队 伍的数量情况、专职教师结构情况、兼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和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的基 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总结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取得的成绩。 3,对目前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不足分析,其中包 括师资队伍结构在数量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不合理、培训制度不完 善、师资培训工作滞后、英语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偏低、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缺乏有效的激 励机制等。 4,研究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的对策,比如说加强对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 养的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校本培训理念,重视和加强在职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 作、开展产学合作等系列措施。 本课题基于国外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培养培训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着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在现有的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培养机制上,创新出一套适合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发展之路。本 课题研究意义如下: 1,寻找提高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实践操作方案。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高职英语 教师双师素质主干培养体系。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培 训形式等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2、探讨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的实施方案。每个学校的办 学条件不同,所需要的师资特色和类型也不同,打出特色才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之道, 所以高职院校应探索适应本校具体情况的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方案。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困境中,迈上了 艰难的重建之路。职业教育教师,指的是随着职业技术学校产生而出现的一种职业,其 职责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操作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 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员。职业教育教师学就是研究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时 间和成长规律,揭示其职业特点、素质能力、素质要求、社会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从 1978 年至今,职业教育教师学研究已经有了 30 多年的历史。在这 30 余年里,职业教育 教师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整个职业教育研究中颇具特色。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上,随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研究的重心又转向了“双师型” 教师。后来研究者们把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引入职教领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职业教育教师学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中国职业教育 发展 30 年》(1978—2008),周明星 2009」。
3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本课题研究预计哪些创新、突破
职业教育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对任何一个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多学科的介入, 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本课题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学科交叉的研 究,汲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营养,拓展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此外,本课题研究的另一创新之 处在于从现实意义出发,依托本地区、本学校进行研究,可信度高,实操性强。本课题研究的主 要创新之处在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