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物密度倍增。

城市化的进程直接改变了局部气候条件和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导致城市面对洪涝的脆弱性增加,洪涝风险度提高。

城市化对城市洪涝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城市湿地、绿地不断减少,不透水面积成倍增加,提高了城市综合径流系数。

根据研究数据,城镇建筑的稀疏区到密集区,其径流系统由0.20~0.45增加至0.60~0.85。

径流系数的增加减少了地表水的入渗能力,大大降低了城市土地对雨洪的天然调蓄能力,导致雨水径流量的急剧增加。

从而改变城市区域暴雨径流条件,使径流总量增大,洪峰流量提高,峰现时间提前,加剧了洪水的威胁和风险。

(2)中小河流防洪和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长江上中游地区多为山区或丘陵区,中小河流洪水来得快,涨势猛。

由于早期的规划、管理不到位,临河、跨河建筑物侵占行洪断面现象严重,上游下泄的洪水将加重下游城市的防洪压力。

如上游暴雨频繁,下泻的洪水就会直接威胁下游城市。

尤其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流失的泥土淤塞江河,河床抬高,对下游和江河两边的城市威胁更大。

(3)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等原因,许多城市都出现严重的地面下沉现象。

雨水渗透的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得城市低洼地段逐渐扩大,破坏了城市的水循环的路径,加大了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4)多数城市的部分下水道排水设施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部分低洼地区下水道排水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

而后期排水系统的建设远滞后于城市的扩展,当遭遇暴雨洪水时,往往排泄不畅,极易形成局部内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