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1)(1)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1)(1)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

锁骨骨折即锁骨部发生的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色、皮温、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2.用药护理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3.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4.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 临证护理
(1) 锁骨骨折患肢保持功能位,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度、腕关节背伸30度、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将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
1)观察体温、神志、尿量、创面出血情况。

2)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或手术,需要时补充血容量。

(2)神经损伤
1)观察患肢的感觉,手、手指的活动情况。

2)避免石膏支具卡压神经,避免肢体过度牵引。

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感染
1)观察创面有无红、肿、热、痛,渗液,体温,血象变化。

2)及时换药,予抗炎治疗。

(4)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

2)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活动。

(三)辨证施护
1.瘀血内结证
(1)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时开门窗通风,但应避免患者受凉。

(2)饮食护理: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感染发热者,饮食宜清淡。

可多食新鲜水果,不要急于选用补养品,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舌苔转为正常再进清补之品,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

(3)情志护理:加强情志调护,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有效地功能锻炼,增强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4)密切观察去、神志,损伤情况及全身状况,如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搏细速等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创中应注意观察创口大小,出血量,有无异物及重要血管的损伤等。

(5)保持大便通畅。

3日未行告知医生处理。

(6)疼痛护理:患者疼痛,影响睡眠休息,除抬高患肢,消肿止痛外,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7)中药外敷。

如局部发扬,皮疹时,尊医嘱酌情停用。

(8)重要汤剂:宜温服。

(9)加强手腕部及肱三头肌的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等。

2.肝肾亏虚证
(1)病室环境宜安静,宜偏暖,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六淫侵袭。

(2)饮食护理:宜用补益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山药,胡萝卜,桑葚,芝麻等。

忌辛辣戒烟酒。

(3)情志护理:久病宜表现为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4)服药:汤剂宜温服。

(5)骨折康复期,局部疼痛,关节僵硬者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宽筋散洗剂熏洗,每日2次,注意防止烫伤。

(四)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