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新疆班)网络计划网络计划是藉网络图表达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及各项作业之间相互关系,着重于网络分析并计算网络时间值,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求出工期。

旨在通过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优化方案,对如何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一系列结构化的图表操作技术。

网络计划是运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系统工程的一种重要方法,被誉为“航天时代争分夺秒的管理上的突破”、“科学的军队指挥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已经并正在深深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8.1 网络计划基础知识8.1.1 历史的启示网络计划技术发端于美国。

1956年,一位美国数学家首先开始研究这一技术。

1957年,关键路经法(Critical Path Method)在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得以应用,第一年就节约美元100万,相当于采用这项技术所花研究费用5倍以上。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独立研究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运用在北极星导弹的发射工程上,这一工程主要承包商200多家,转包商近万家。

基于PERT,工期压缩了2年。

这次成功,功不可没,对PERT的价值取得了共识。

1961年,美国国防部和国家航空太空总署规定:凡承制军品,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计划与控制。

从此,网络计划的运用在美国军界及其各个国家普及开来,成为有效控制资源消耗的工具,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正确决策的依据。

1963年华罗庚教授写出《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在中国普及统筹法,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驾轻就熟地运用网络计划解决问题。

8.1.2应用范围(1)航空航天叩响太空之门是人类永恒的梦想。

空间宇航科学技术必须佐以网络计划技术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的神舟6号飞天之旅。

(2)建筑业建筑一幢大厦、一座工厂、一个水电站,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国际机场的建设。

(3)一次性工程研制新式军械、新型计算机、各种新产品研发、设备大修、神舟7号飞天成功等,凡此种种都是一次性的,要求有确定的时间约束和额定的费用限制。

事实上,网络计划适用于经济建设的许多工程项目。

所谓项目,泛指新企业、新产品、新工程、新系统和新技术。

纵使在日常生活中,网络计划亦可以使许多事情得到经济合理地安排。

8.1.3基本概念网络计划是用“图的语言”阐释一项工程各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是一种写意图像,是一种运营管理的数学方法,从系统的角度通过数与形的结合运算,反映工程全貌,并指出对全局有影响的关键路线之所在,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作出科学的统筹安排。

网络图由甘特图演绎而成,甘特图虽然具有直观、简单、易懂、易绘制等特点,但不能反映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却可将各工序内在的时、序约束,通过结构化的图表技术逻辑地、完善地表达出来,为工程项目计划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8.2 网络计划技术8.2.1 网络计划的范式分析范式是用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范式分析,是一个时代提供给社会参与的、在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上被普遍认知的据以形成特定而一贯的科学研究模式。

范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一门学科若缺乏统一的范式研究,说明这一学科仍处在“前科学”阶段。

网络计划技术以一种独特的范式形成了一系列网络时间值结构化的算法,可以寻找出网络图由始到终的序列结构中所花时间最长的关键路线并求工程周期。

通过范式分析,可据项目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使得问题条理化、系统化。

网络计划的范式以5种图、文、数、表交互渗透的结构化技术反映出来,包括图上作业时差法、图上作业破圈法、矩阵法、表上计算法、电子计算机算法。

8.2.2 网络图三要素网络计划十分广泛地应用于运营管理的实践,在方法的运用中,网络图的正确描绘是一个首要问题。

通过归纳、整理可以抽象为一般的三个要素。

(1)节点是两个工序间的连接点,表示前一工序结束、后一工序开始的瞬间,承上启下,不消耗任何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图中只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

(2)矢线在一般的教科书中称矢线为“箭线”,是项目中的一个具体作业,以人、财、物力资源消耗为代价。

在矢线上方标示作业代号,在矢线下方标示该作业的时耗。

另外,还要藉助虚矢线来确切表达各项作业间的逻辑关系。

所谓虚矢线(工序),只是为了构画正确的网络图才使用的特殊符号,本身不消耗资源,也不代表任何作业。

(3)通路是从始点开始,沿矢线方向通向终点的一条由节点和矢线构成的序列结构。

网络图中通常会有许多条通路,比较各条路径所花时间的长短,可以找到花时间最长的一条或多条路径,这条路即为关键路线,关键路线上的工序叫关键工序。

换一种说法:网络图中的关键路线是由关键工序连结而成,关键路线上的总时差为0,这是由关键工序的总时差为0决定的。

于是非关键路线的总时差大于0。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图中很可能不只一条关键路线,这是因为各项作业的时间很紧凑。

计划安排得越好,关键路线就越多,若一个网络图上条条路都是关键路,说明项目中没有时间富余。

然而,换一个角度看,关键路线多,表明计划的机动余地不大,稍有不慎,就会拖延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果采取措施缩短工期,关键路线也可能转化为非关键路线,也可能又出现一条新的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上各关键工序的完工时间会直接左右整个项目的进度,影响工期。

只有根据确定的关键路线进行进度控制,才能据此优化资源配置。

这正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宗旨所在。

[例1] 如图8-1所示:是一个简单的网络图。

分析可见网络图是由4条通路构成,比较各通路所花时间的长短,A-B-E-H 路径的时耗最长,故为关键路线。

8.2.3 网络图绘制原则网络图绘制时应遵循下述5项不二的法则。

驾轻就熟地运用原则绘图的前提是克服零零散散描述、罗列叛逆法则的绘图事实和倾向,从范式的角度理性地诠释各原则要义并将言传性的知识演化为意会性的知识。

① 二点一线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矢线唯一。

若确定相邻二节点1和2之间的作业为A ,这二节点之间就只能划一条矢线,然而又有一作业为B ,也始于节点1,结束于节点2,纵使A 、B 作业时间相同,只能运用虚矢线解决这一矛盾,如图8-2所示,a 正确;b 错误。

可见A 与B 两项作业在节点1和2之间只能“二者必居其一”。

②始终各一网络图的始点、终点各有一个。

如图8-3所示,出现了两个始点和三个终点,这不符合绘图原则,不能求出关键路线。

③勿循环不许出现循环路。

如图8-4所示,A 、B 、C 三项作业始于节点5,终又回复到节点5,如此循环,不能达向最终的目标。

图 8-3(a) 对(b )错图 8-2 图 8-4图8-1[例2] 延安军工厂在研制某一新产品时,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压缩了研制周期。

在此,撷取一片断来审视特定的研制逻辑路线下,正确的网络图应怎样描绘?很显然,如图8-5所示的构图是错误的,因为产生了循环。

请读者正确绘出网络图。

④虚矢慎用亦可以称作虚矢巧用。

在网络图的绘制中,虚矢线的描绘不可以随意。

一个正确的网络图,应该有的虚矢线数目是确定的,换言之,多一条不可,少一条不行。

一般,虚矢用来表达多项作业、复杂作业以及平行作业的逻辑关系。

如果说网络图与甘特图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虚矢线的运用,这正是因为虚矢线可以完善地表达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

如果说网络图优于甘特图只是因有虚矢线亦绝不夸张。

在网络图中,虚矢线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描绘方法将蕴含在有关例题之中。

虚矢线运用于逻辑关系复杂的“无可奈何”之时,这是空间约束。

⑤先后有序网络图中进入某一节点的矢线所代表的作业必须全部结束,从该节点引出的矢线所代表的作业才能开始。

如图8-6所示。

节点6具有双重概念,对于I 、B 、M 三项作业,节点6称作汇点,表明各条作业线汇集到一起;对于P 、Q 二项作业,节点6称为源点,因为P 、Q 二项作业从这里开始。

假如I 、B 、M 三项作业完成的延续时间分别是10、20、30个时间单位,注意:并不是I 、B 、M 本身的作业时间,则P 和Q 二项作业最早也只能在30个时间单位结束之后才能开始。

这是时间约束。

8.2.4 网络计划编制程序面对不同的业态,这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问题,但多元不等于失范,不等于程序的缺失。

践行范式,就是在理论深化的基础上,将研究和认识提升到规律探讨。

(1)确定目标。

计划之初必须明确这一问题。

目标是计划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譬如图 8-52图 8-6建一幢大楼,预期结果就是要在一个可行的时限内将大楼保证质量盖起来。

(2)分解任务。

在确定目标之下,将实现目标的具体作业项目一一列出。

如建一幢大楼时。

打地基、砌砖、安装电线、上屋顶等都是具体的作业,不过有时打地基却并不是第一项作业,还要从填沟、平整土地、夯实基础开始。

(3)确定作业时间。

作业时间是完成一项作业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亦是一项作业或工序 的延续时间。

根据所具备的条件划分为单点时间估计法和三点时间估计法。

单点时间估计法运用的条件是不确定因素甚少,又有先例可依,如化工厂里的连续作业,电子工厂的组件作业、营销工程、土木工程等大型项目的施工管理,可按此办法,由专家对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仅估测一个完成可能性最大的时间为准。

三点时间估计法运用的条件是不确定因素甚多,又无先例可依,常常是在全新的条件下进行,如前所未有的大型建设项目、神舟6号飞天之旅等航空航天技术的管理设计,要预估三个时间值,然后求出可能完成的平均值。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他的《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中,用数学表达式表述为:61T (O+4M+P ) 式中,O — 乐观时间(Optimistic ) P — 保守时间(Pessimistic ) M — 可能时间 (Most likely)在这里,三种时间的比较中,赋予可能时间以较大的权重,6是权重之和。

(4)确定各项作业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各工序或作业先后顺序的交错关系。

这是空间概念“序”的约束。

通常用“紧前工序”或“紧后工序”表达这种关系。

如图8-7所示,C 作业的紧前作业是A ,C 作业的紧后作业是E ;E 的紧前作业是C 和D ,不包括A 和B ,A 和B 分别是C 和D 的紧前作业,充其量只是E 的前行作业。

“前行”与“紧前”不同。

没有直接联系。

在此,强调指出:网络图的绘制只要完全符合紧前和紧后的逻辑关系,就可以正确地描绘出来。

(5)绘制网络图。

这是网络计划技术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得意不忘形”,在前4个步骤的意义明确之后,只有绘图正确,才可藉以图形分析、寻找关键路线,规范工程的秩序,求得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通常,网络图的绘制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画草图,再绘规范图。

如图8-8所示:(a) 错(b )对 图8-2在草图中可以有曲线或弧线(a),而在正规图中应以斜线或折线(b)来描绘,使得图形整齐、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