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浅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浅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8-10-16T13:21:10.4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马艳霞
[导读] 桥梁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逐渐增多的桥梁项目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马艳霞
青海路桥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桥梁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逐渐增多的桥梁项目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展了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但是许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桥梁的施工质量,为了能够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加强对桥梁施工中技术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涉及到施工工艺、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就目前来看,我国桥梁工程施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此可见,分析桥梁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问题,对于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桥梁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存在的通病
1.1桥头衔接的技术质量问题
进行桥梁建设中,由于和路基发生衔接作用,处于桥头的薄弱环节,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好这个衔接,就会使桥头产生一定的裂缝或者是沉陷的病害。

因此,必须要在进行衔接时做好回填土处理,最好同时做同体施工,如果不能同体进行,可以在进行填筑时做加宽处理。

1.2钻孔灌注桩的技术质量问题
桥梁施工中,如果出现了断桩的现象,那么肯定是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出现了质量问题。

因为在桥梁的施工工程中,断桩是属于非常严重的事故,所以在施工前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降低断桩事故的发生概率,甚至杜绝这一事故的发生。

在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导管被过深地植入了混凝土当中,或者灌注的时间太长,都有可能导致填入泥浆的时候发生断桩事故;第二,重视混凝土的问题。

如果混凝土的搅拌不均匀,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发生了离析现象,也有可能导致在灌注的过程中因为导管被堵塞而发生断桩事故;第三,在灌注的过程中,如果护筒底脚的周围出现了漏水点的现象,那么发生坍孔也同样会导致断桩事故的发生。

1.3桥梁的桥墩问题
我国地形比较复杂,大山丘陵中也有很多桥梁建设穿梭其中。

但是因为山区地形比较复杂,而导致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与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高墩桥梁进行建设和连接。

不断提高施工技术、解决施工中产生的问题,使整体的桥梁施工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

1.4钢筋施工的质量问题
桥梁的主体框架是通过钢筋绑制而成的,所以钢筋的施工在整个桥梁的施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桥梁整体的质量。

所以首先在选材时,就要选择在加工和制作时都严格地按照施工要求并且符合了相关的技术标准的钢筋,因为不管是钢筋的规格、尺寸,还是钢筋的形状或腐蚀情况,都将会对桥梁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充分考虑,谨慎选择。

其次,在保证了钢筋质量的基础上,还要重视钢筋的加工和安装。

因为钢筋骨架的变形、下料以及成型尺寸的准确度出现偏差以及钢盘网的变形都有可能导致结构构件出现性能下降,从而给桥梁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小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2 提高桥梁施工技术控制水平的措施
2.1桥头搭板施工技术
将搭板链接位置与桥台标高控制在相同状态,但在施工过程中路面连接段标高应高于实际设计标高,可以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其中反向坡大小应结合过渡段沉降差来决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工程,搭板长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大中型桥梁长度一般为8m,高度在0.5m以下的通道、涵洞以及小型桥梁长度应控制在5m左右。

另外,还应做好线路纵断面平顺问题的研究,一般对桥台与搭板进行锚固处理时,可以选择用竖向与水平两种方式,这样施工后结构受到车辆荷载影响,设置的搭板其自由端会出现竖向位移,为避免此类问题则应尽量选择用水平锚固的方式处理。

2.2桥梁裂缝加固和修补方法
桥梁裂缝处理与加固应结合进行。

加固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恢复或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纵向加固),提高桥梁的横向刚度(横向加固),另外是为了减小裂缝的产生和进一步的发展。

常用的桥梁纵向加固方法:上部结构加固时可采用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增大截面和配筋法、粘贴钢板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体外预应力法等,下部结构加固时可采用扩大基础加固法、增补桩基加固法、混凝土套箍法、墩台拓宽法和桥台新建挡土墙加固法;桥梁横向加固方法有:增设预应力横隔板、提高桥梁的横向刚度。

2.3桥梁墩柱施工
现今,在高墩柱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多采用的是翻模和液压式滑模施工两种施工工艺,对于在高墩柱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何种施工工艺则需要结合施工环境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来综合决定的。

文章将主要对翻模施工工艺中的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施工要点进行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施工原理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第一层墩柱与第一道系梁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而后在系梁顶上设置相应的施工缝,在完成以上步骤后需要将第一层的墩柱模板进行拆除,同时需要保持第一道系梁模板固定不变,将拆卸下的模板翻模至第二层的墩柱进行固定,为后续的浇筑提供模板,使用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对于模板的需求,可以使模板多次利用。

2.4桥梁钢筋的防腐
首先,严格处理底材对底材的处理,需要重视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这需要通过电动角磨机对混凝土表明进行相应的打磨,将混凝土表面上存在的疏松土层去除,同时还需要将胀裂或松动的混凝土凿去。

另外,还需要通过高压水枪喷射冲洗墩柱混凝土表面,并且确保其冲洗以后能够自然的干燥。

对混凝土局部大的凹陷、孔洞及裂缝处可以采用丙烯酸乳胶水泥砂浆进行局部修补,再用丙烯酸乳胶水泥腻
子批刮,也可以先涂装环氧封闭底漆,然后用环氧腻子批刮补平。

其次,产品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桥梁的底漆进行相应的封闭。

通常环氧封闭底漆被分为两份,为此在使用前工作人员需要将这两份底漆均匀混合以后,将其涂刷到桥梁表面,待自然干燥以后,桥梁表明的抗腐蚀性能便会逐渐提升,达到保护桥梁表明的目标。

将环氧厚膜型中涂漆在应用期间,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分组,并且在确保两组混合料均匀搅拌以后将其涂刷到桥梁的表面。

2.5 重视桥梁结构和材料的疲劳损伤和耐久性问题
在桥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等荷载因素会在桥梁的内部产生应力,这些应力还会循环变化,从而引起桥梁的振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疲劳损伤。

我们要知道,修筑桥梁时所采用的材料不可能是均匀且具有连续性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使桥梁的结构当中存在着微小的缺陷。

当桥梁受到荷载因素的作用,这些微小的缺陷就会逐渐发展,进而合并对桥梁形成损伤,并且会逐渐形成宏观裂纹,这样就很有可能引起桥梁结构或材料的脆性断裂。

桥梁设计和构造上的缺陷,已经成为了影响桥梁耐久性的第二大决定性因素。

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对桥梁总体构造的考虑和一些细节的处理总是直接忽视,所关注的仅仅是如何研究桥梁结构的计算方法。

所以必须重视桥梁施工中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设计和构造上的缺陷,已经成为了影响桥梁耐久性的第二大决定性因素。

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对桥梁总体构造的考虑和一些细节的处理总是直接忽视,所关注的仅仅是如何研究桥梁结构的计算方法。

所以必须重视桥梁施工中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结束语:
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命脉,促使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需要严格制定合理的桥梁施工方案,熟悉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经常出现的弊端与问题,加强管理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内容,不断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发挥桥梁建设工程的最大价值与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立军.浅析桥梁施工技术及其存在的质量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2]李世威.分析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
[3]杨玉喜.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J].居舍.2017(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