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色宝石学复习题

有色宝石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在变色石榴石中,(B)是导致变色的最主要原因。

A铬离子B钒离子C铁离子D锰离子2、堇青石属于(D)晶系。

A三方晶系B 六方晶系C 单斜晶系D 斜方晶系3、台湾产的蓝玉髓由(B)致色。

A Fe2+B Cu2+C Fe3+D Ni2+4、达碧兹红宝石产于(C)。

A 哥伦比亚B 斯里兰卡C 缅甸D 越南5、除缅甸外,世界上翡翠的产地有(A)。

A 危地马拉B 印度C 泰国D 加拿大6、空晶石是(C)的变种。

A 重晶石B 蓝晶石C 红柱石D 方柱石7、翠榴石属于(B)。

A 钙铝榴石B 钙铁榴石C 钙铬榴石D 锰铝榴石8、在观察一颗红宝石时发现局部的光泽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有(B)A 出露到表面的包裹体B 玻璃充填C 有机质充填D 空洞9、猫眼的主要内含物是(C)。

A 拉长的气泡B 尘埃状的包裹体C 细小的金红石D 细小的气液包体10、玻璃猫眼与石英猫眼的区别在于:(C)A 相对密度B 硬度C 包体特征D 荧光11、下列宝石中哪种宝石与尖晶石最不易区别?(A)DA 钙铝榴石B 钻石C 萤石D 锆石12、方柱石属于(C)。

A 六方晶系B 斜方晶系C 四方晶系D 单斜晶系13、顽火辉石常见的颜色是(B)。

A 无色B 红褐色到褐绿色C 蓝色D 红色14、堇青石与紫晶的鉴别特征是:(A)A 光性B 比重C 颜色D 荧光15、一粒紫色宝石,点测折射率为1.55,在三溴甲烷中上浮,偏光镜下具有一轴晶干涉图,有阶梯状断口,这粒宝石为(B)DA 锂辉石B 方柱石C 堇青石D 紫水晶16、在下列的软玉品种中价值最高的是(C)BA 青白玉B 墨玉C 白玉D 青玉17、在下列玉石中哪一种具有砂金效应(D)A 密玉B “马来玉”C 虎睛石D 东陵石18、红宝石(非均质体)和红色尖晶石(均质体)可靠的区别方法是:(A)BA 一组丝状金红石晶体包体B 偏光镜C 滤色镜D 多色性19、红色尖晶石和红宝石光谱不同之处在于:(B)A 红区Cr线B 黄、绿区宽带C 蓝区有2—3条吸收线D蓝区无2—3条吸收线20、红宝石和红色石榴子石最快速的区分办法是:(B)A 折射率B 荧光C 多色性D 滤色镜E 金红石包体21、折射率与红宝石最接近的宝石品种是:(C)A 红色尖晶石B 镁铝榴石C 红色钙铝榴石D 红色拉长石22、星光红宝石加工的弧面型琢型的正确取向是底面与:(A)A 平行C轴B 斜交C轴C 垂直C轴23、区别祖母绿与绿色绿柱石的主要依据是:(A)A Cr的吸收光谱B 多色性颜色C 颜色色调D 化学成分24、翡翠的相对密度一般为:(D)A 3.00—3.30B 3.10—3.34C 3.40—3.60D 3.30—3.3625、高档绿色翡翠的绿色是什么元素造成的?(D)A 铁元素B 钴元素C 铝元素D 铬元素26、翡翠的水头是指:(A)A 透明度B 颜色C 大小D 形状27、褐红色翡翠的颜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C)A 含Mn的硬玉B 含Fe的硬玉C 褐铁矿等次生矿物D 绿辉石28、下列宝石中哪个没有猫眼效应的变种?(B)A 长石族B 刚玉族C 石英族D 辉石族29、橄榄石的颜色主要由(Fe元素)致色6、下列宝石哪些是自色的(C、D)多选A 祖母绿B 红宝石C 绿松石D 孔雀石8、一晶体具有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它可能是(B)A 尖晶石B 萤石C 锆石D 石榴石9、传统上宝石的颜色成因可划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三种类型。

10、假色是人为的颜色。

(×)二、多项/填空1、钾长石包括(正长石、透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

2、祖母绿可能含有(A、C、D)品种。

A 星光祖母绿B 变色祖母绿C 祖母绿猫眼D 达碧兹祖母绿3、翡翠中437nm及690nm、660nm、630nm的吸收线是由于含有(铁、铬)导致的。

4、东陵石是指可含有(B、D)矿物成分的石英岩。

A 绿泥石B Cr云母C 透闪石D 蓝线石5、能被小刀刻划的玉石有:(A、B)A 岫玉B 大理岩C 东陵石D 软玉6、助溶剂残余是(助溶剂)法合成宝石的鉴定特征,(面包渣状包裹体)是焰熔法合成宝石的鉴定特征。

7、石榴石有两个系列,分别是(铝质)和(钙质)系列,前者有(镁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锰铝榴石);后者有(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和(钙铬榴石)。

8、石榴石常见的晶形有(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上述二者的聚形,晶面上常长有(聚形纹)。

9、尖晶石可显示的特殊光学效应有(星光效应)和(变色效应)。

10、橄榄石的化学式为((Mg,Fe)2SiO4 ),主要是(镁)和(铁)类质同象系列。

用作宝石材料的仅有(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

11、红柱石与(矽线石)和(蓝晶石)是同质多象系列。

12、碧玺的化学成分是(镁电气石、黑电气石、锂电气石、钠锰电气石),以含(B)为特征。

13、堇青石与蓝宝石的肉眼区别在于(强多色性)、(密度)和(折射率)。

14、坦桑石的光性为(二轴晶、正光性)。

15、硬玉的化学式为(NaAlSi2O6 )。

16、下面哪些矿物成分可见于翡翠中(B、C )ABCA 透辉石B 角闪石C 钠铬辉石D 黝帘石E 石英17、欧泊的品种可以分为三大类(白欧泊)、(黑欧泊)和(火欧泊)。

18、我国的四大名玉是(和田玉)、(绿松石)、(独山玉)和(岫岩玉)。

19、孔雀石的化学组成为(Cu2CO3(OH)2)。

20、常见的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有(热处理)、(漂白)、(浸蜡)和(浸无色油)。

21、珍珠中的碳酸钙主要以(斜方晶系的文石)出现,少数以(三方晶系的方解石)出现。

12、“蜈蚣状”包体是(月光石)的特征包体。

13、“荷叶”状或称“睡莲叶”状包体是(橄榄石)的特征包体。

14、红宝石中出现“煎蛋”状包体,指示该宝石产自(泰国)。

15、“马尾”状石棉纤维包体是(翠榴石)的特征包体。

三、判断题1、没有马尾状包体的不可能是翠榴石。

(×)2、根据荷叶状内含物就可以鉴定其为橄榄石。

(√)3、包体特征是区分天然和合成宝石的唯一依据。

(×)4、根据三相包裹体可以判定祖母绿产地为哥伦比亚。

(×)5、猫眼是所有宝石品种中猫眼效应最好的宝石品种。

(×)6、变石又名亚历山大石,因为是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人发现的。

(×)7、钙铝榴石属于等轴晶系,在偏光镜下全暗。

(√)8、用偏光镜可以方便地区分出水晶和玻璃的仿制品。

(√)9、正长石的两组解理互相垂直。

(√)10、翠锂辉石是最为稀有的宝石品种之一。

(√)11、橄榄石的双折率大,颜色也较深,因而多色性也较强。

(×)12、即使是无色透明的锆石也可观察到典型的吸收光谱。

(√)13、碧玺的多色性一般不明显。

(×)14、橄榄石的光性符号常常不能确定。

(√)15、东陵石中的铬云母片虽然也能出现闪光,但不能称为翠性T16、软玉是多矿物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没有消光。

(√)17、木变石和硅化木的成分一样,特征也一样。

(×)18、染色的玛瑙在定名时可以不需指明。

(√)19、玻璃是一种均质性的晶体。

(×)20、翡翠为纯硬玉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21、岫玉、和田玉的定名不包含其产地意义。

(√)22、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简称猫眼石。

(×)23、宝石中只有欧泊具有变彩效应。

(×)24、六射星光是由宝石六组平行排列的针状或管状包体所致。

(×)16、出现片状金属包体的一定是人工宝石。

(×)17、用二色镜看到宝石有多色性,其一定是非均质体宝石。

(√)四、简答题1、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有哪些与天然红宝石不同的特征?答: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原始晶形为梨晶,天然红宝石具桶状、柱状、板状晶形、晶面横纹发育,垂直于Z轴的裂理发育,即使破碎也会保留晶体的几何形态,部分样品表面具坚硬的熔融壳,而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破碎后的碎块有着过于鲜艳均匀的颜色,无裂理,无台阶状结构,其黑色的外粘物过于柔软,与坚硬闪亮的熔壳截然不同。

与天然红宝石相比,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内微量元素种类单一,所以颜色过于纯正、艳丽,不真实,其粉红色样品转动时有一种明显的蓝色荧光,天然红宝石很少具有这种现象。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从台面观察可看到较明显的二色性,而天然红宝石无法看到二色性或不明显。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可有红色磷光,弯曲的弧形生长纹是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区别于天然红宝石的重要依据。

2、助熔剂法合成的红、蓝宝石有哪些特征?答:A、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的鉴定特征:(1)晶体特征: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晶形主要呈板状、粒状,单晶中底面及菱面体面十分发育,而缺失天然红宝石的六方柱面、六方双锥面,板状晶体内可发育天然红宝石缺失的穿插双晶。

(2)发光性: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可有较强的荧光,有些品种因有稀土元素的加入可有特殊的荧光。

(3)查尔斯滤色镜下,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有可能显示较明显的红色。

(4)在X荧光光谱分析中,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可显示微量Pb等元素的存在。

(5)内部特征: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中最主要的固态包体则是其“助溶剂残余”,且往往有特定的颜色和形态,绝大部分不透明,显示灰黑色、棕褐色,残余助溶剂主要形态有:树枝状、栅栏状、网状、扭曲的云状、管状、熔滴状、彗星状。

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中可出现笔直的生长环带及不均匀色块,内部可见到从铂坩埚中游离出的铂形成的铂金片,它们可具有三角形、六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状,在反射光下可以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B、助溶剂法合成蓝宝石的鉴定特征:助溶剂法合成蓝宝石内的助溶剂残余、颜色色带、铂金属片等特点与其相应的助溶剂法合成红宝石相同,不同点在于:(1)荧光:在紫外荧光下,助溶剂残余可有粉红色、黄绿色、棕绿色等多种荧光,而且荧光较强,而天然蓝宝石多表现为荧光惰性。

(2)吸收光谱:与天然蓝宝石相比,助溶剂法蓝宝石有可能缺失460nm、470nm的吸收线。

3、热处理的红、蓝宝石有哪些特征?答:热处理的红、蓝宝石所表现的鉴定特征大致相同。

(1)颜色:热处理后的红、蓝宝石可有颜色不均匀现象,如出现特征的格子状色块、不均匀的扩散晕。

(2)固态包体:红、蓝宝石内的低熔点包体,如长石、方解石、磷灰石等,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发生部分溶解,原柱状晶体边缘将变得圆滑,会出现断续的丝状、微小的点状等形态,有时高温处理的红、蓝宝石表面可见到一种白色丝斑,是金红石高温破坏后的产物。

(3)流体包体:红、蓝宝石内的原生流体包体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胀裂,流体浸入新胀裂的裂隙中。

(4)表面特征:由于高温溶解作用,成品红、蓝宝石的表面会发生局部溶解,因而产生一些凹凸不平的麻坑。

所以又会进行二次抛光,导致原本平直的刻面棱角出现双腰棱、多面腰棱现象。

(5)吸收光谱及荧光特征:经热处理的黄色和蓝色蓝宝石在台式分光镜下观察,缺失450nm吸收带,某些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显示弱的淡绿色或淡蓝色荧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