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玻璃纤维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Fibre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
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
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xxx集团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4%;B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6%。
xxx集团以玻璃纤维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集团计划总投资3327.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5.87万元,占总投资的85.23%;流动资金491.56万元,占总投资的14.77%。
根据规划,xxx集团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757.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35.55万元,税金及附加60.34万元,利润总额1121.45万元,利税总额1336.47万元,税后净利润841.09万元,纳税总额495.38万元,投资利润率33.70%,投资利税率40.17%,投资回报率25.28%,全部投资回收期5.46年,提供就业职位90个。
我国玻璃纤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先企业毛利率在25-35%之间,明显高于国外巨头10%的毛利率。
世界玻璃纤维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作为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来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预计将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成为国际玻璃纤维市场上的新寡头。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集团(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96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集团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4%;B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6%。
(四)法人代表胡xx(五)注册地址某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万人。
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
唐朝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宁波排名第8。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玻璃纤维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集团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
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产业发展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玻璃纤维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数据显示,2016年玻纤总产量为362万吨,其中池窑纱产量为340万吨,占玻纤总产量的93.92%。
从当前我国玻纤行业工艺发展趋势来看,预计2017年,池窑纱产量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至94.5%,产量达到378万吨。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等数道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吸音、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玻纤能够替代钢、铝、木材、水泥、PVC等多种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电气、环保等产业。
近几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规模日益扩大,世界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玻纤产能第一大国。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玻璃纤维项目背景分析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Fibregl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
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
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纤维作为强化塑料的补强材料应用时,最大的特征是抗拉强度大。
抗拉强度在标准状态下是6.3~6.9g/d,湿润状态5.4~5.8g/d。
密度2.54g/cm3。
耐热性好,温度达300℃时对强度没影响。
有优良的电绝缘性,是高级的电绝缘材料,也用于绝热材料和防火屏蔽材料。
一般只被浓碱、氢氟酸和浓磷酸腐蚀。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玻璃纤维按形态和长度,可分为连续纤维、定长纤维和玻璃棉;按玻璃成分,可分为无碱、耐化学、高碱、中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耐碱(抗碱)玻璃纤维等。
生产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氧化铝和叶蜡石、石灰石、白云石、硼酸、纯碱、芒硝、萤石等。
生产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将熔融玻璃直接制成纤维;一类是将熔融玻璃先制成直径20mm的玻璃球或棒,再以多种方式加热重熔后制成直径为3~80μm的甚细纤维。
通过铂合金板以机械拉丝方法拉制的无限长的纤维,称为连续玻璃纤维,通称长纤维。
通过辊筒或气流制成的非连续纤维,称为定长玻璃纤维,通称短纤维。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
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最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
二、玻璃纤维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我国玻璃纤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先企业毛利率在25-35%之间,明显高于国外巨头10%的毛利率。
世界玻璃纤维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作为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来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预计将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成为国际玻璃纤维市场上的新寡头。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
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玻璃纤维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
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
但这些情况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大量市场空间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开发。
20世纪最后几年,在国家建材局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玻纤行业无论是在总体产量还是在各种先进的玻纤产品的产量变化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国的玻纤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起步,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玻纤产品的第二大生产国,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玻纤产量增长速度。
1985年我国的玻纤产量只有区区7.1万吨,勉强占世界玻纤产量的1/20,但进入90年代后,玻纤工业突飞猛进,在2001-2003年世界玻纤业产量徘徊不前、陷入瓶颈的时候,我国玻纤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3年47.3万吨的年产量几乎已经达到世界玻纤产量的1/5,提前达到并超额完成国家“十五”计划规定的玻纤年产量38万~40万吨的奋斗目标。
我国玻纤行业属于外向型结构,进口和出口一直呈双向增长态势尤其是随着玻纤产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更是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出口量已经达到玻纤总产量的59.1%。
较高的进出口比例表明,我国玻纤业已经完全与国际玻纤市场接轨,产品产量与质量上的提高使得我国玻纤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也增加了国内对国外先进玻纤产品的需求。
这种健康的外向型结构导致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国玻纤业过去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直在缩小,到2004年上半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5917.55万美元,彻底扭转了整个行业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长远来看,中东、亚太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对玻纤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数量,随着全球在玻纤改性塑料、运动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对玻纤的需求不断增长,玻纤行业前景仍然乐观。
另外玻纤的应用领域又扩展到风电市场,这可能是玻纤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
能源危机促使各国寻求新能源,风能成为如今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在风电领域也开始加大力度投资。
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纤(如风机叶片等方面)。
这对中国玻纤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