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一、选择题1、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物理学描述运动的方式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形态和色彩C、旋律和节奏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3、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参照物的选取A、人本身B、大舟C、河岸D、流水4、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5、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A、可能是运动的B、一定是运动的C、可能是静止的D、无法判断6、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7、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
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二、填空题8、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___。
9、“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10、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1、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运动得比火车(填“快”或“慢”)。
第二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B、mC、cmD、尺2、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C、火柴盒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1.5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5、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A、偏小B、偏大C、无影响D、无法判断6、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则此物长应是()A、25.44cmB、25.45cmC、25.46cmD、25. 47cm二、填空题7、时间单位中,比秒大的常用单位有天(d)、年(y),则1d= s 。
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m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 ms 。
9、高速摄影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持续μs。
10、现有10m、2m、1cm、1mm、300nm几个长度,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SARS病毒的大小最接近于。
11、把下面的测量结果与对应的测量工具用线连起来。
12、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___ __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cm。
13、测量球体直径,常采用如图2-3所示方法,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___ ___cm。
课堂典型个例第三节快与慢一、选择题1、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s比1 km/h的速度大B、1 m/s比1 km/h的速度小C、1 m/s与1 km/h的速度一样大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3、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4、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A、 60minB、200minC、600minD、2000min5、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 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A、50mB、100mC、150mD、250m6、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2-4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A、1.67m/sB、1.5m/sC、2.17m/sD、2m/s二、填空题8、单位换算:3.6m/s=____________km/h 0.8cm/s=____________km/h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 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 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10、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2-5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min。
11、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
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2、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2—6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13、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2—7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_h可以到达厦门.三、分析与思考14、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
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站名自北京起公里数到达及离站时刻北京0─18:08济南49722:3947蚌埠9793:3442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选择题1、甲以5m/s的速度向正北运动,乙以15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丙以10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则()A、甲看乙是向北B、甲看丙是向正北C、乙看甲是向正南D、丙看乙是向正南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3、某同学参加投铅球比赛,他的最后成绩是6.5m,那么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是()A、等于6.5 mB、小于6.5 mC、大于6.5 mD、无法判断4、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A、3 m/sB、6 m/sC、6.3 m/sD、05、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s2,所用时间为t1和t2,那么()A、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B、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C、若υ1>υ2,t1=t2,则一定有s1>s2D、若s1<s2,t1>t2,则一定有υ1>υ6、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7、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一个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都是个人的,是否正确还需寻找来证明。
8、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收集的数据是不合理的,这个数据是修改的,应该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纠正错误。
9、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车。
10、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11、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2-9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
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运动,速度大小是m/s。
12、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
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 km/h。
【例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定【评析】跳伞员看到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时是以自身作参照物。
由于跳伞员相对地球是在向下运动,若直升机相对地球向上运动或静止时,跳伞员都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看到直升飞机向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