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组播路由管理(IPv6)配置关于本章设备可同时维护多个IPv6组播路由协议,通过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IPv6组播路由和转发。
8.1 组播路由管理简介(IPv6)介绍组播路由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8.2 组播路由管理(IPv6)原理描述介绍组播路由管理中各个功能的实现原理。
8.3 配置组播路由管理(IPv6)任务概览通过IPv6组播转发表,整个IPv6网络建立了一条以组播源为根,组成员为叶子的一点到多点的转发路径。
同时设备提供了一系列IPv6组播路由管理功能,实现组播转发路径的控制与维护。
8.4 组播路由管理(IPv6)配置注意事项介绍配置组播路由管理(IPv6)的注意事项。
8.5 组播路由管理(IPv6)缺省配置介绍缺省情况下,组播路由管理(IPv6)的配置信息。
8.6 配置IPv6组播负载分担通过配置IPv6组播负载分担,可以改变设备RPF检查时若存在多条等价路由只选取一条RPF路由的规则。
8.7 配置IPv6组播转发边界通过配置IPv6组播转发边界,可以限制组播报文转发范围。
8.8 配置IPv6组播转发表控制参数在IPv6组播路由与转发中,IPv6组播转发表直接控制组播报文的转发。
通过配置IPv6组播转发表控制参数,间接的就控制了组播报文的转发。
8.9 维护组播路由管理(IPv6)组播路由管理(IPv6)的维护包括:清除IPv6组播转发表项和路由表项、监控IPv6组播路由和转发状况。
8.10 组播路由管理(IPv6)常见配置错误介绍常见配置错误及定位思路。
8.1 组播路由管理简介(IPv6)介绍组播路由管理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组播路由管理(Multicast Route Management)主要介绍如何创建或更改组播路由来控制组播报文的转发,以及组播转发路径的检测和维护。
目的组播路由和转发与单播路由和转发类似,首先每个组播路由协议都各自建立并维护了一张协议路由表。
各组播路由协议的组播路由信息经过综合形成一个总的组播路由表(Multicast Routing-Table)。
最后,路由器根据组播路由和转发策略,从组播路由表中选出最优的组播路由,并下发到组播转发表(Multicast Forwarding-Table),直接用于控制组播数据的转发。
通过组播转发表,整个网络建立了一条以组播源为根,组成员为叶子的一点到多点的转发路径。
为了实现转发路径的控制与维护,组播路由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如表8-1所示的特性。
表8-1组播路由管理特性8.2 组播路由管理(IPv6)原理描述介绍组播路由管理中各个功能的实现原理。
8.2.1 组播路由和转发组播网络中设备根据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别需要维护5种不同类型的表项:MLD组表项、MLD路由表、组播协议路由表、组播路由表、组播转发表。
下面介绍各表项信息在实现组播路由和转发中所起的作用。
MLD组和路由表MLD组表项是由用户主机发送的MLD加入报文触发创建的,用于维护组加入信息并通知组播路由协议(通常所说的为PIM协议)创建相应(*,G)表项。
只要设备接口使能了MLD并收到组加入报文就会为每个接口维护一个组加入信息表项,组表项形式如下所示:<Huawei> display mld groupInterface group report informationGigabitEthernet0/0/1(FE80::4E1F:CCFF:FE44:FFF0):Total 1 MLD Group reportedGroup Address:FF1E::1Last Reporter:FE80::1Uptime:00:13:20Expires:00:04:00MLD组表项中主要字段含义如表8-2所示:表8-2 MLD组表项主要字段含义而MLD路由表也是由MLD协议维护的,但它只有在接口没有使能PIM协议才会存在。
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扩展组播路由表项的出接口。
MLD路由表项形式如下:<Huawei> display mld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Total 2 entries00001. (FC00:AA::123, FF44::)List of 1 downstream interface in include modeGigabitEthernet0/0/1 (FE80::EE:53),Protocol: STATIC00002. (*, FF55::)List of 1 downstream 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1 (FE80::EE:53),Protocol: MLDMLD路由表项中主要字段含义如表8-3所示:表8-3 MLD路由表项主要字段含义从上面可以看出,生成出接口的协议类型为MLD,标明当前接口没有使能PIM协议。
如果使能了PIM协议,则以PIM协议优先。
组播协议路由表组播协议路由表是运行各种组播路由协议时由各个协议自己维护的表项,是组播路由和转发的基础。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组播路由协议为PIM协议。
PIM路由表项信息如下:<Huawei> display pim ipv6 routing-tableVPN-Instance: public netTotal 0 (*, G) entry; 1 (S, G) entry(FC00::2, FFE3::1)Protocol: pim-sm, Flag: SPT LOC ACTUpTime: 00:04:24Upstream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0Upstream neighbor: FE80::A01:100:1RPF prime neighbor: FE80::A01:100:1Downstream interface(s) information:Total number of downstreams: 11: GigabitEthernet1/0/0Protocol: pim-sm, UpTime: 00:04:24, Expires: 00:02:47PIM路由表项中主要字段含义如表8-4所示:表8-4 PIM路由表项主要字段含义有关PIM路由表项更详细的信息可参见PIM协议中的5.5 配置PIM-SM(IPv6)。
组播路由表组播路由表是组播路由管理模块生成的路由表。
如果组播路由管理支持多种组播协议,那这里应该能看到多种协议生成的优选出的路由信息。
比较类似于单播中同时运行OSPFv3、RIPng多种路由协议时,然后汇总形成的IP路由表。
组播路由表的主要功能就是下刷创建组播转发表。
组播路由表项信息如下:<Huawei> display multicast ipv6 routing-tableIPv6 multicast routing tableTotal 1 entry00001. (FC00::2, FFE3::1)Uptime: 00:00:14Upstream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0List of 1 downstream interface1: GigabitEthernet2/0/0组播路由表项中主要字段含义如表8-5所示:表8-5组播路由表项主要字段含义组播转发表组播转发表是路由管理模块依据组播路由表信息生成的用于指导组播数据实际转发的表项,通常称为MFIB。
这张表与单播中FIB表的功能是一样的,用于指导组播数据转发。
组播转发表项信息如下:<Huawei> display multicast ipv6 forwarding-tableIPv6 Multicast Forwarding TableTotal 2 entries, 2 matched00001. (FC00:1::3, FF1E::1)MID: 10, Flags: ACTUptime: 02:54:43, Timeout in: 00:02:27Incomin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0List of 1 outgoing interfaces:1: LoopBack0Activetime: 00:23:15Matched 0 packets(0 bytes), Wrong If 0 packetsForwarded 0 packets(0 bytes)00002. (FC00:1::3, FF1E::2)MID: 11, Flags: ACTUptime: 00:00:03, Timeout in: 00:03:26Incomin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0List of 1 outgoing interfaces:1: LoopBack0Activetime: 00:23:15Matched 38264 packets(1071392 bytes), Wrong If 0 packetsForwarded 38264 packets(1071392 bytes)组播转发表项中主要字段含义如表8-6所示:表8-6组播转发表项主要字段含义从上面可以看出,真正指导组播数据转发的是组播转发表,转发表项中概括性记录了报文转发的统计信息。
8.2.2 RPF检查基本原理在单播路由与转发中,单播报文沿着一条单点到单点的路径传输,路由器只需要考虑报文“需要到达的位置”,即目的地址,就知道从哪个接口转发出去。
组播路由与转发则不同。
由于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只是标识了一组接收者,无法通过目的地址来找到接收者的位置,但是组播报文的“来源位置”,即源地址是确定的。
所以组播报文的转发主要是根据其源地址来保证转发路径正确性。
路由器收到一份组播报文后,会根据报文的源地址通过单播路由表查找到达“报文源”的路由,查看到“报文源”的路由表项的出接口是否与收到组播报文的入接口一致。
如果一致,则认为该组播报文从正确的接口到达,从而保证了整个转发路径的正确性和唯一性。
这个过程就被称为RPF检查。
这里“正确的接口”通常被称为RPF接口,即RPF检查通过的接口。
RPF检查过程当路由器收到一份组播报文后,首先通过报文源地址,从单播路由表中选出一条最优路由。
单播路由的出接口为RPF接口,下一跳为RPF邻居。
然后,路由器会将报文的入接口与RPF路由的RPF接口进行比较。
如果一致则RPF检查通过,表明该报文来源路径正确,会将其向下游转发;如果不一致即RPF检查失败,表明该报文来源路径错误,就将其丢弃。
如图8-1所示,来自组播源FC00:0:0:2001::1的组播流从Int1口到达路由器,路由器检查路由表,发现可以转发该组播流的端口为Int0,RPF检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