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浅析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摘要】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据血常规检查和骨髓象的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也在检查器械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由一开始使用的全自动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三分群、五分群的广泛普及,血常规检查从手工操作过渡到半自动、全自动检测,这样一来就大大减低了常规工作量,从而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科技是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

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一些医疗人员无法熟练全面掌握先进仪器的性能够,对血常规中白细胞分散图、警示信息、异常结果未进行全面分析,加上血细胞分析仪虽然可以根据细胞数据、大小分布等指标进行分析,但是无法准确的识别血液中所有细胞,也不能分析异常的原因。

通过对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变化分析,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提高检验报告的质量,应该对各种异常或警戒标记数据的血标本染色镜检,并在血常规工作中列入血液涂片染色镜检。

【关键词】血常规指标;白血病;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43—01
引言:
白血病患者初诊主要进行血常规综合指标和骨髓象分析的诊断,当然可能由于白血病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在检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一些漏诊和误诊。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重视血涂片检查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术,以及血液分析对细胞的识别
程度还达不到那个水平,不能够对血液中的全部细胞进行识别,不能够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目前的医学研究报道中看到,与血常规检测相关的白细胞散点图、警示信息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血常规检查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这对白血病初患者检查质量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白血病的病因以及医学解释
白血病患者在我国目前有100多万人,且每年新增4万以上,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儿童和青少年。

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有50多万人患有白血病,这是一个让人心惊的数字。

到底什么是白血病呢?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问这个问题。

目前医学给出的解释是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性白血病因为增值失控、分化障碍、凋零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值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手抑制。

目前白血病的诱发病因有多方面。

例如:病毒病因、化学病因、放射因素、遗传因素。

白血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为会突然发高烧,出现进行性贫血或显著出血,周身酸痛乏力。

在体征上会表现为皮肤出血斑点,匈骨压痛,淋巴结、肝肿大。

但是这些临床上的表现毕竟是人们根据常规现象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白血病患者,特别是对于一些身体敏感程度不是很强的白血病初患者而言有可能表现的不会很明显。

所以在身体出现任何与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是一定要立刻到医院进行血常规的检查。

实验室中患有白血病检查的结果为白象白细胞总司明显在增多(或减少),可能
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还有就是骨髓象骨髓有核和红细胞占全部有核总细胞的百分之五十以下,原始细胞大于等于百分之三十,可以诊断为记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大于等于百分之五十,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为大于等于百分之三十,可以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

2 如何进行血常规检查
想要确诊自己到底有没有患有白血病,必须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

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是需要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抽血化验的,大部分都是做一些生化检验的项目,比如肝功能、血糖、蛋白质、脂类等。

对于生化检验的各项参考值,全部都是以健康人的空腹血所测得的数值统计学进行处理以后获得的。

这是因为,当早上进餐前所抽取的静脉血,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因此所测得的各项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人的机体的生化变化。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3 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以及诊断标准
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一些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

这包括全细胞计数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

红细胞的检测使用的仪器是阻抗分析或激光分析。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的生理原因是:新生儿、高原居民。

然而病理性则表现为:抗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严重慢性心肺疾患。

红细胞的减少则是因为贫血。

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贫
血,可以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

反而言之,如果用实验的手段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以协助临床寻找病因,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白细胞的检查是通过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来决定的。

如果中性粒细胞增多它的反应性为:急性感染或炎症、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它的异常增生性是白血病或骨髓增殖性疾病。

4 血常规检测的仪器
患有白血病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白细胞、血小板值有可能升高,也有可能降低。

目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血液常规检测具备了报告更加全面,检测结果更加快捷,更加准确的特性,因此成为了白血病重要的筛选手段。

5 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血常规分类检查能够防止白血病的漏诊。

我们可以从
1999-2003年中从血常规分类中发现白血病。

结果检查出白血病18例,有16例与骨髓诊断一致。

因此对待血常规检查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在检查出的白血病中有的老年人是到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额,在手术前血常规发现白血病;有的患者以为自己感冒了查了血象才发现自己患有白血病;有的病人等到病重的时候住院治疗了做了血常规才发现自己已经换了白血病。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应该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血常规的检查是对我们生
命高度负责,从而我们也清楚的了解了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且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可有一
丝一毫的马虎。

参考文献:
[1] 李伟皓,李顺义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 刘红军,卢洁,王宁玲,潘金兰,吴亚芳,薛永权;急性白血病遗传学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的探讨。

[3] 孙晓明,牛爱军,尹秋霞,胡成进;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探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