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五章鼻外伤
目的要求
1、掌握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掌握脑脊液鼻漏诊断,熟悉其保守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了解其手术方法。
3、了解击出性骨折、击入性骨折的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2、击出性骨折、击入性骨折的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
3、脑脊液鼻漏的诊断。
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 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奠定基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也有显著的发展。
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介绍一些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向,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2、了解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3、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其它临床学科的关系。
4、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特殊性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其它临床学科的关系。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范畴及特点。
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Otolary ngoloy-Head and Neck Surger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订单定向免费教育使用)
《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 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独立
4、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5、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第九章鼻息肉
目的要求
1、熟悉鼻息肉的症状和体征。
2、熟悉鼻息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鼻息肉的病因、病理。
4、了解鼻息肉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4、脑脊液鼻漏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
5、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方法。
第六章 外鼻炎症性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鼻疖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鼻部静脉血循环的特点,警惕发生严重并发症,鼻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鼻前庭炎与鼻前庭湿疹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3、酒渣鼻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七章鼻腔炎症性疾病
4、鼻腔粘膜的分区及结构特点。
5、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鼻中隔前下区的血液供应。
6、
7、鼻腔神经分布。
8、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
第二章鼻的检查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对光、外鼻检查及前鼻镜检查要点。
2、熟悉鼻窦触诊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简易嗅觉检查法。
3、了解后鼻孔检查、体位引流、常用影像诊断法及鼻窦内窥镜检查法。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田勇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 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27学时,大课讲授15学
性鼻炎的病因。
第八章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3、了解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3、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
第二鼻科学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鼻腔各壁的结构,特别是外侧壁、中鼻道的结构。
2、掌握外鼻静脉回流及特点。
3、掌握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鼻中隔前下区的血液供应。
4、掌握各鼻窦的位置、分组、开口的部位。
5、掌握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
1、掌握两类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
2、熟悉急性鼻炎很常见,为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等特点。
3、了解萎缩性鼻炎的特征为鼻粘膜萎缩性病变,重者鼻甲骨、骨膜及骨质也可萎缩。掌握其典 型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
2、慢
与病因学的关系。
3、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检查特征、防治原则及主要治疗方法。病理改变。原发性和继发性萎缩
0.50
0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
中耳炎性疾病
1.00
0
耳源性眩晕
1.00
0
耳鼻咽喉基本检查法
0
3.00
耳鼻咽喉特殊检查法
0
3.00
耳鼻咽喉常用药物、症状学、专科
0
3.00
病历书写及特殊治疗方法
0
0
病例讨论和多媒体课件
0
3.00
合计
15
12
总计
27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范畴及特点。了解其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
时,见习12学时。大课不能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内容。本课程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
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以课后练习或见习报告为主,占总成绩的40%。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
鼻腔炎症性疾病
1.00
0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鼻息肉
0.50
6、掌握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
7、熟悉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8、熟悉外鼻支架及构成。
9、了解鼻腔粘膜的分区及结构特点。
10、掌握鼻的生理功能及对机体健康的意义。了解鼻腔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1、外鼻支架和外鼻静脉回流。
2、鼻腔和鼻窦的位置、分组、开口的部位。
3、鼻窦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0
鼻出血
0.50
0
鼻窦炎性疾病
1.00
0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l
1.00
0
咽炎、扁桃体炎、咽部脓肿
1.00
0
咽肿瘤
1.00
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1.00
0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
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0.50
0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0.50
0
喉肿瘤
1.00
0
喉阻塞
0.50
0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教学内容 耳鼻咽喉检查常用设备及额镜使用法,掌握鼻腔检查法。
第三章 鼻部症状学
目的要求
熟悉鼻的常见症状:如鼻塞、鼻漏、鼻出血、头痛、嗅觉减退等。
教学内容 鼻阻塞、鼻音、鼻漏、嗅觉减退、鼻源性头痛、鼻出血。
第四章鼻的先天疾病
目的要求
了解外鼻先天畸形、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脑膜脑膨出等。
教学内容 鼻部脑膜脑膨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