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释义卦一:乾乾为天。
天之德是阳刚、强健、伟岸、创造。
《周易集解》:“言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故圣人则之。
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
”所谓“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就是说我们不用学习天的形象,天那么大,空空如也,怎么效法呢?而应当效法天的精神,天的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我们应当像天一样强健,永远自强不息。
乾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巳月,相当于农历的四月,节气为小满,乾卦六爻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余天。
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
此时卦象上六爻纯阳,天气已经没有一丝寒意,小麦已经灌浆,草籽已结,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季节。
【爻辞】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卦二:坤坤为地。
地之德是阴柔、温顺、博大、包容。
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坤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亥月,即农历的十月,节气为小雪,坤卦六爻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余天。
此时卦象六爻纯阴,为阴气最盛的季节,天地闭塞成冬,冬眠的动物已经钻进山洞和地下,进入睡眠状态,蛰虫也伏在洞中不再走动。
冬即“终”,一年到了终点。
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坤卦当令的时节也会有两三天小阳春。
而当阴气达到极盛时,正是冬至来临之日,那时一阳复生,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乾坤代表天地,天地交合化生万物,故称乾父坤母。
乾所生三子为: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坤所生三女为: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卦三:屯水雷屯。
屯者,物之初生也,象征事物的初生与萌芽。
古代“屯”是象形字,描绘的是幼苗破土而出的状态,“屯”字的一折代表幼苗的根,表明幼苗正处在初生阶段,根在地下生长,故“屯”也有成长艰难的意思。
屯卦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震为雷,水在上,代表云,震在下,代表雷,有云有雷就有雨,有雨,地上植物才能生长。
可见,“屯”的卦名与卦画之间,可谓是珠联璧合,用得十分巧妙。
卦四:蒙山水蒙。
有山有水,山重水复,必然蒙昧不明,象征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
“蒙”通“濛”,也有细雨蒙蒙的意思,它展现的是一幅天地初开的朦胧景象。
如果说上面屯卦表示事物的萌芽时期,那么蒙卦则表示事物的进一步生长,于是它就有蒙昧初开的含义,也象征人类初期走出蒙昧的艰难历程。
卦五:需水天需。
云气上集于天,待时降雨,为需。
《说文》:“需,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
”意思是下雨了,必须找个地方避雨,等雨过天晴后再赶路。
所以需卦有等待的含义。
需卦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讲饮食之道。
《序卦传》:“物稚不可以不养,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
”这就是说,和上面两卦相联系,屯卦处于事物的萌芽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婴儿期;蒙卦处于事物的蒙昧时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儿童期;需卦则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相对于人来说就是少年时期。
不管什么时期,最重要的都是饮食之道。
雨水与阳光为植物提供饮食之需,植物为食草动物提供饮食之需,食草动物为食肉动物提供饮食之需,动植物又为人类提供饮食之需。
而在这一系列的饮食链条中,水是最初的、也无疑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
所以“需卦”,表示了最初了生命需求。
卦六:讼天水讼。
天与水违行,天性向上,水性向下。
前面的蒙处于事物的生长期,生长期需要饮食营养,万物都想得到更多的饮食营养,于是便会争斗,而解决争斗的办法就是诉讼。
这也好比人们各怀私心,失去诚信,为了利益而争斗不休,到头来只有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卦七:师地水师。
地中众者,莫过于水。
师为众,意为兵士众多,引申义为战争。
前一讼卦是讲人们为利益争讼,如果不服裁决,便会引起械斗与战争,所以讼卦之后便是师卦。
有水就有险,而战争必然带来伤亡,发动战争就是引众犯险,必然使人忧患,所以师卦也有忧患的含义。
《杂卦传》:“比乐师忧。
”卦八:比水地比。
比是亲密的意思。
地上有水,水得地而蓄而流,地得水而柔而润,水与地亲密无间。
甲骨文中的“比”是会意字,像两人步调一致、并肩而行,所以它的本义为并排、并列。
前面师卦是战争的意思,那么战争之后呢?便应该万众一心治理国家。
国君治理国家需要贤臣的辅佐,所以比卦也有辅佐的意思。
卦九:小畜风天小蓄。
甲骨文的“畜”是会意字,表示的是牛鼻被牵引并鼻孔出气的样子,说明是被人驯服并豢养的家畜。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家养谓之畜,野生谓之兽。
”所以畜的本义是驯养家畜。
前面的比卦描绘的是一个君臣比亲的社会,自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私有财产也会增多,家家户户饲养家畜。
风行天上,表明政令能够迅速普及全国,畜养家畜,说明人们有了小小的积累。
卦十:履天泽履。
履为实践、履行的意思。
天在上,泽在下,为上下之正理。
又乾为刚健,兑为和悦,有和悦应和刚健的意思。
因此,天降恩泽、人民和悦便是履卦的卦象。
卦十一:泰地天泰。
泰为通,象征通泰、平安。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的生养之道畅通。
《说文》:“泰,大也。
”《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可见泰的意思是极其的博大。
地大物博,人们自然就富裕,所以泰也有富裕、宽裕的意思。
人们丰衣足食,社会就会和平安定,所以泰还有平安、稳定的含义。
前面的小畜卦代表小的积蓄,履卦代表不断实践发展,接下来泰卦,就表达了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繁荣昌盛的意思。
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君臣相悦、团结一心的和乐气象。
泰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寅月,相当于农历一月,也称正月,节气为雨水,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的三十余天。
此时卦象上已有三个阳,这是春的开始,生命就要出土,所以说“三阳开泰”,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时节,是一个吉祥的时节。
卦十二:否天地否。
否是闭塞、不通,与泰正好相反。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阴阳二气互不交合,万物生养不得畅通。
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君臣不合、尔虞我诈的混乱局面。
正所谓泰往否来,前面亨通了,博大了,太平了,由于达到极点,所以物极必反。
《周易》中的八卦次序,卦画上非履即变,其含义也是相连有序,极其连贯地表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反映了中华祖先辩证而深邃的哲学思考。
泰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申月,相当于农历七月,节气为处暑,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余天。
此时卦上已有三个阴爻,正所谓否极泰来,泰极否来,此时天气虽然还很热,可是人们却容易得病,消化力也减弱,所以常会发生腹泻一类的疾病。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多事之秋,古人遇到困难时有祭祖的习俗,所以七月十五日为鬼节。
卦十三:同人天火同人。
火光上升,天火亲和,有天下为公、和平、和睦之义。
《说文》:“同,合会也。
”同人,便是会合众人的意思。
此卦紧接上面的否卦,表示人们经历了大的磨难之后,开始思考团结的道理,所以就携起手来,齐心合力。
人们在天底下生起一堆火,便是同人卦的卦象,这个场面,其实正是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写照,大家聚集在一堆堆篝火旁取暖,烧烤食物,载歌载舞,共享欢乐时光。
这是一幅生动和谐的美好景象。
卦十四:大有火天大有。
火焰高悬天上,即太阳当空照耀,大地五谷丰登,故大有的意思是大的拥有,大的收获,甲骨文的有是象形字,像一个人手中拿着肉。
前面一卦为同人,大家同心同德,众人拾柴火焰高,自然会有大的收获。
大有卦的卦象还有明日中天的含义,古代常以日中表示事物的鼎盛时期。
卦十五:谦地山谦。
山体高大,却在地下,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卦象征谦逊、谦和、恭敬。
古人说的“满招损,谦受益”,就是来自《周易》的思想。
上一卦是大有,人们生活富裕了,而富裕之后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所以接下来的谦卦,及时对人们进行提醒,告诫人们学习山的精神,不能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要具有谦虚的品德。
卦十六:豫雷地豫。
雷生于地,预示春天来临,大地震动,故豫象征欢乐、喜悦、新生。
《说文》:“豫,象之大也。
”《尔雅》:“豫,乐也。
”所以谦卦之后便是豫卦。
《序卦传》:“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杂卦传》:“谦轻而豫怠也。
”雷声振动大地,草木在土地上生长,这就是豫卦的卦象。
雷声振动大地,大地上万物复苏,开始展示生命;草木在地上生长,顺应四时而变,就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卦十七:随泽雷随。
随象征随从、随和。
雷震于泽,泽随震而动,为随之象。
《说文》:“随,从也。
”《广雅》:“随,顺也。
”《序卦传》:“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所以随卦在豫卦之后。
《杂卦》:“随,无故也。
”意思是没有伤害,因而有人追随。
雷在泽中,欣喜而动便是豫卦的卦象。
雷怎么会藏在沼泽里呢?原来,古人观察到,每当春雷响过之后,大地就万物复苏,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而每当到了秋天的阴历八月以后,便没有雷声了,一些动物开始为冬眠做准备。
通过这个现象,古人认为这就是天道的善意,天气转暖,便用雷声唤醒大地万物;天气转凉,就把雷藏了起来,不再惊动大地万物。
由于打雷时沼泽地里会发出一种很大的声音,所以人们认为到了秋天雷是藏到沼泽地里了。
从此卦中还可以看出,随卦还有随时而动的含义。
雷为震,震为动,泽为兑,兑为悦,所以随卦又有随喜悦而动的含义。
卦十八:蛊山风蛊。
山下有风,则万物散乱,为迷惑之象。
《说文》:“蛊,腹中虫也。
”远古时代,有人会一种巫术,他们将一百种有剧毒的虫子放到一个坛子里,然后把坛口封住埋在地下,让毒虫在坛中互相攻击,若干年后,坛子里只剩下一条最毒的虫子,这条虫子便是蛊。
据说它不单可以致人死亡,还可以迷乱人的心志,所以这个“蛊”字,不但有寄生、腐败的含义,还有诱惑、迷乱、淫邪的意思。
前面从同人卦开始,讲的都是和平富足的社会现象,到了随卦,众望所归,社会更加稳定繁荣。
可是正是由于富足,人们逐渐丧失意志,开始追求享乐,危害因此产生。
这种危害便是腐败与淫邪。
而这种现象往往是逐渐产生的,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形成的,其危害也特别巨大。
所以随卦之后便是蛊卦,用以警示世人时刻保持清醒。
另外,古文中的“风”兼有男女相合之意,包含男女偷欢、淫欲迷乱的意思,所以,“山下有风”可谓是一语双关,十分巧妙。
卦十九:临地泽临。
金文中的“临”是个会意字,右边是人,左上角像人的眼睛,左下角像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呈现出人在俯视器物的样子。
所以临的本意是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前面是蛊卦,讲的是人心志惑乱的危险,此卦就讲君临视察,防止这种惑乱的发生。
临卦的卦象是“泽上有地”,意思是说,沼泽之外,就是无边的土地,而土地的位置是高于沼泽的,所以“临”就有站在高处察看的意思。
临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节气为大寒,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
此时卦象上已有两个阳了,虽然天气寒冷,但春天将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