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控制工程 吉林大学考研资料精品PPT课件
控制工程 吉林大学考研资料精品PPT课件
(3)综合自动化时期(20世纪 50年代末至今) 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重要分支
⑴系统辨识、建模与仿真 ⑵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控制器
⑶遥测、遥控和遥感
⑷综合自动化
⑸大系统理论的诞生 ⑹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
⑺智能控制的诞生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授课安排
章 节 内容
计划学时
(30)
绪论
2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2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制系统的伺服机构的概念, 讨论了可以精确跟踪变化的输入信号的机电伺服机构。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 行方法,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19世纪50年代末,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重点从设计许多可 行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转到设计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系统。
控制工程基础
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 本课程隶属学科 – 控制工程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授课安排 –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用常规仪表的中央控制室
早期的DCS控制系统
现代的DCS控制系统
现代操作室
一.本课程隶属学科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应用型本科特点, 在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理论以够用为度,重 在应用”的原则,为控制类、电气与信息类等专业开设的技术 基础课程,它隶属于控制论中的工程控制论的经典控制论,沟 通基础科学的实践应用,用于指导工程技术的实现与应用。隶 属关系如下: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信号与系统 电路理论 电机与拖动
复变函数、拉普拉斯变换 模拟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理论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力学、热力学)
微积分(含微分方程)
二、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1、发展 – 第一代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 – 第二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 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1
讨论的对象:
因果系统 、工程系统
系统的广义性:
经济、社会、工程、生物、环境、医学
课程特点:
研究系统的共性问题
实际 系统
物理 模型
数学 模型
方法(系统组成 分析、设计)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2
• 自动控制是一门技术学科,• 《自动控制原理》是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自动控 制理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
论
历史的回顾
• 18世纪,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机速度设计的离心调节器, 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第一项重大成果。
• 1922年,Minorsky研制出船舶操纵自动控制器,并证明了从 系统的微分方程确定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对稳态 正弦输入),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8
第四章 频率法
8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2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 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研
输入-单输出一类定常控制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 这些理论由于其发展较早, 现已臻成熟。
究多输入-多输出、时变、 非线性一类控制系统的分
析与设计问题。系统具有 高精度和高效能的特点。
应用
(1)自动化控制技术形成时期
(2)局部自动化时期(20世纪 40-50年代) ① 经典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②局部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③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
• 19世纪6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复杂系统的基于时域 分析的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可能。
• 从1960年到1980,确定性系统、随机系统的最佳控制,及 复杂系统的自适应和学习控制,都得到充分的研究。
• 从1980年到现在,现代控制理论进展集中于鲁棒控制、 H∞控制及其相关课题。
• 古典控制理论
• 现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