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人教版政治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人教版政治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初三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主观题练习及答案1.(7分)辨析:只有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才需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答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②认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需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正确的,因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必须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艰辛劳动、奋斗。

③但是,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因为,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所以即使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年代里,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必须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④虽然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容,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是我们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2.(6分)在今年“两会”上,教育公平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

《中华人民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是一些地方依然有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区别;重点和非重点班级之分。

这种教育的不公平,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公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辨析:有人说,构建“和谐社会”只要提倡教育公平。

答: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②构建“和谐社会”要提倡教育公平是正确的。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使我们的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③构建“和谐社会”只要提倡教育公平是错误的,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要做到教育公平,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保护环境、社会稳定等。

④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都协调发展了才是和谐的社会。

我们在坚持教育公平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策。

3.材料一:2002—2006年我国国生产总值材料二:美国每年申请发明专利20多万件,日本是40多万件。

而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处于有“制造”无“创造”的状态,这种现状,产品的利润大头当然就让外国人拿走了。

有人说:“民族忧患意识对我们民族来说已经过时,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豪感。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②材料一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所以我们要树立民族自豪感③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将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我们要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④作为青少年,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要有忧患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社会责任感。

4.“神舟”飞船载人升空,昭示曾以璀璨发明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正在向世界科技中心舞台回归。

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到处留下了辛劳的足迹。

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不懈奋斗中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为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现阶段我们为何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6分)(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艰苦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联系。

(6分)(1)①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容;②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艰苦创业精神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

③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④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⑤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2)①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②“广大航天人在他们不懈奋斗中,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坚持自主创新”,说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③“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航天人的辛劳”说明创新精神的实践过程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5.材料一:自2007年起,我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孩子上得起学。

材料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市将于2007年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扶持农民建立个人养老金;推进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公平和正义的?(2分)(2)结合材料请谈谈公平、正义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6分)答:(1)“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市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体现了维护社会正义的要求。

(2)①公平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材料一中,“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共同进步,推动共同富裕。

②正义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差距,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材料二中,“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6.老师要求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材料。

以下是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展示:第一小组:市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努力创建“平安社区”,各中小学积极行动起来,设置了“校园110”,创建“平安校园”。

第二小组:从2005年起,全国590个贫贫困县1400万贫困中小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

第三小组;积极推进“绿色”工程,城市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37.5%、13.9%,全面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约资源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国如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9分)答:(1)①创建“平安社区”、“平安校园”说明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②贫困中小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说明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这一做法能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分要点,1分联系,1分材料)③积极推进“绿色”工程,说明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分要点,1分联系,1分材料)班级积极响应创建“平安校园”,以此为主题开展班会。

请你组织这次班会。

(2)设计本次班会的步骤(至少写出三个步骤):①第一步:介绍国家、社会、学校为创建“平安校园”的一些做法;②第二步:观看一些创建“平安校园”的实例;③第三步:联系青少年自身讨论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④第四步:总结,并倡议同学们为创建“平安校园”做努力。

(3)请你总结本次班会讨论结果,提出几项班级参与“平安校园”创建的具体行动。

(至少三条)(3分)①倡导同学严格依法自律,不做犯罪之事;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报告;③加强宣传,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去一些危险的地方;④组织家长会,促进学生与家长沟通,了解安全常识。

7.(9分)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的“铁人”劳模王进喜,在荒凉贫瘠的北大荒,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心声。

20世纪80年代,知识型劳模景润的“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21世纪,体育明星劳模篮球“小巨人”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天赋、毅力、谦逊和进取。

让人们再次目睹新时代劳模的风采。

材料二:我国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进行评选表彰,而且还开展“杰出青年”、“感动中国人物”等评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1)(5分)“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容”。

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4分)请结合材料二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何作用?答:(1)①“铁人”劳模王进喜体现的是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民族精神;知识型劳模景润更多的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体育明星劳模篮球“小巨人”明则体现的是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的竞争与进取精神。

(3分)②从王进喜到景润到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容。

(2分)(2)“劳模”、“杰出青年”、“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分)开展评选活动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分)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学习的典,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分)8.(11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7分)表一、二分别说明什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2)(4分)无论你是一名城镇还是农村的学生,面对未来的人生,你都有一定的感想,联系材料,谈谈你的心表白。

答:(1)①表一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城乡差距大,说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表二说明我国农民的素质整体不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③ A.两者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表一中农民收入较低制约了表二中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物质基础。

C.表二中农民的低素质影响农民去创收,因为农民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去致富。

D.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采取政策缩短城乡的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