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作文立意选材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立意选材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脑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笔者接触思维导图并利用它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已经有四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觉这种方法对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遣词造句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帮助。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审题立意
一个作文题摆在面前,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题立意。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长期以来均用传统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大多数学生所写的作文,在立意上不是平淡无奇,就是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有的作文还文不对题。
自从接触了思维导图后,笔者发觉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颇有效果,它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平淡、呆板、狭窄、空洞,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作文立意凸现新意,笔者称之为思维导图立意法。
思维导图立意法充分利用大脑发散思维原理,思维的中心点就像一颗点金石,成为学生发挥联想的原点。
当一个人找到联想介质和事理之
间的连接点时,他的脑袋会像倒豆子一样,把与之联系的想法全抖落下来。
那么,思维导图立意法应该如何操作呢?以作文题《成长》为例进行审题立意,“成长”一词就是思维的原点,成长的过程中有喜、怒、哀、惧。
喜可以让人联想到快乐、幸福、兴奋;怒可以让人联想到愤怒、烦恼;哀可以让人联想到悲哀、痛苦、伤心;惧可以理解为退缩、畏缩。
思维导图可以绘制为图1。
成长中的感悟,可以联想到成长让人明白了亲情、友情;成长让人懂得了珍惜、谅解;成长让人知道了真诚、友爱、诚信;成长让人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等。
思维导图可以绘制为图2。
经过这样的梳理,《成长》作文题的立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选择的立意角度很多,可以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来作文,也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方面来写,这样就减少了作文立意雷同或立意平淡、言之无物的现象,更有效避免了文不对题的情况。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选材
审题立意后,学生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来了,那就是作文应选择怎样的题材。
是选一个题材,还是选多个题材?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题材既平淡干涩,又陈旧过时,如写《我的妈妈》,选择的题材不是妈妈半夜冒着风雪,摸着黑,背着“我”上医院,就是放学了突然下起大雨,“我”
没有带伞,妈妈冒着雨送伞来了。
结果作文让人读来味同嚼蜡,似曾相识,疑似抄袭套作。
是因为学生没有素材可写吗?中学生有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其中没有令人感动或让自己铭刻在心的事吗?非也,事实正好相反,每一个人都拥有巨大的信息宝库,拥有无穷的写作素材,同时也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朝气蓬勃、内心充满理想的中学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被选材这道坎难住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猴子想喝水,看见路边有一个矿泉水瓶,瓶里装满了水。
它高兴地捡起来仰头就喝,结果却什么也没喝到,它反复地倒也没能倒出水来,于是它生气地把瓶子扔掉了。
显然,小猴子没有把瓶盖打开,当然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我们每天进出家门,钥匙一定是必带的随身物品,因为只有钥匙才能打开房门,才能回家。
以上的故事和生活常识形象地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
学生脑袋里不是没有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打开素材宝库大门的钥匙。
那么,打开学生素材宝库大门的钥匙是什么?模拟人脑设计出来的思维导图无非是最理想的答案。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思考中心,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新的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所有这些关节的连结统统都可以视为个人数据库。
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就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人类累积了大量的资
料,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大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系统化。
如此说来,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作文时选择素材将变得轻而易举了。
如何用思维导图进行选材呢?以上文提到的作文题《成长》为例,经过第一步的审题立意,假设我们选择“成长中感悟了诚信”为中心,进行作文选材。
学生生活的场所无非是家庭、社会、学校,因此素材应该从这些场所中来,外加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故事、寓言和传说等素材,第一级导图便可以引出四条线:“家庭”“社会”“学校”“阅读”。
然后分别从这四条线进一步拓展思考,得出第二级导图(见图3)。
选材的过程可以绘制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由图3可以看出,利用思维导图,可将“诚信”这一话题延伸出如此多的素材,学生个人的信息宝库敞开了大门,生活中经历的事件一件件地涌现出来,写出材料充实、内容丰满的作文不再是难题。
综上所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指导,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的立意和选材两大难题,起到了激活思维、启发联想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绘制导图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许多学生不愿使用,尤其是写考场作文时。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明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