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告传播心理-广告的吸引与注意力策略
广告传播心理-广告的吸引与注意力策略
h
3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一)注意概述(引起注意是销售商品的第一步 )
h
4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 (一)注意概述(引起注意是销售商品的第一步) • 1、注意的特点 –①注意的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 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②注意的集中性 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
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 活动的自动化
h
15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无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低级、自 发的
窗外的歌声
高级自 觉的
学习、听课
最高级、 自觉性程
度很强
电脑打字“盲 打”,打毛衣
h
6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3.注意的类型
h
7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h
8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h
9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无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不用看
h
16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在广告的实践中,三种注意都是不可缺少的, 是共存的,也是不断转化和相互交替的。
h
17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如何评价一
4、注意的品质个人注意力
(1).注意的广度
的好坏?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h
18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①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特点
②刺激物之间的差异程
③刺激物的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度
①需要和兴趣
主观状态
②良好的心境
③饱满的精神状态
④期待心理
⑤知识经验
h
10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无意注意的应用
➢无意注意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 新异事物的清晰认识。 ➢无意注意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中被动地离开,干扰 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对广告人而言,正确掌握无意注意的规律,对做好一件广 告作品很有帮助。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h
26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①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②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
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h
13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个体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对象的 指向与集中。这是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状态。 –从特征上讲:同时具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特征。 –从形成上讲: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发生的。
h
14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h
5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 2、注意的功能 –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 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 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保持功能:对意识或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紧张状态的保持 调节功能:注意在对象之间的转移以适应环境。受众在注意某个广 告时,对其他干扰进行纠正,使其沿着原来的方向进行。调节功 能的大小与广告质量和心理效果密切相关。
h
11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 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式。
h
12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较低,难以同时兼顾两件事情。 •初中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分配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注意 了抄写就忽略了听讲。 •初三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技能技巧的稳定性有了提高,才使 注意分配能力逐渐向较高水平发展。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较好 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h
25
h
22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3) 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 象的特点。
h
23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注意分配的条件 •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
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h
24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 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 • 1.知觉对象的特点。 • 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h
19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 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第二章 广告传播心理
h
1
目录
第二章:广告传播心理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 •二 、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 •三 、消费者的学习、记忆及其广告心理学意义 •四、广告创意中的想象与联想
h
2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一)注意概述 •(二)影响消费者对广告注意的因素 •(三)广告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策略 •(四)广告注意策略的误区
h
20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 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 30~45分钟。
h
21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注意的起伏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 和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 定性的作用。
h
27
一、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力策略
5.选择性注意
h
28
“过滤器说”——注意理论
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它们对于外界来 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 (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 容量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