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蒙古族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6月试题含解析.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蒙古族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6月试题含解析.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蒙古族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6月)试题(含解析)第I部分选择题在大部分慢火车被高铁淘汰的时代,运行于成昆线上普雄一攀枝花段的一对慢火车,自1970年开通后保留至今。

该对列车里程353 km,共停靠26个站,运行平均时速不超过40km/h,几乎每10分钟停一站,票价最高25.5元,最低2元,至今22年未涨过价。

下图为该队列车线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对图示铁路线走向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A. 冻土分布B. 地形地质C. 资源分布D. 年降水量2. 该对慢火车开通后保留至今,主要目的是A. 吸纳沿线更多的客源B. 让游客能体验慢火车C. 维护列车低运营成本D. 为沿线人民提供便利3. 类似这样的“慢火车”在我国还可能存在于A. 唐古拉山脉B. 长江三角洲地区C. 太行山区D. 珠江三角洲地区【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从图可以看出,铁路主要沿河分布,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铁路沿河谷延伸起伏较小,故对图示铁路线走向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地质,该地区没有冻土分布,资源分布和年降水量对其影响较小。

故选B。

【2题详解】该地区位于横断山脉边缘,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不便,高铁暂时无法到达该地,共停靠26个站,运行平均时速不超过40km/h,几乎每10分钟停一站,说明该对慢火车为沿线人民提供便利,吸纳沿线更多的客源不是主要目的,乘客多为沿线的人民,并不是让游客能体验慢火车;票价低,至今22年未涨过价,说明并不是为了维护列车低运营成本。

故选D。

【3题详解】类似这样的“慢火车”在我国还可能存在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是青藏高原唯一的铁路,排除A。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不可能存在,排除CD。

太行山区交通不便,可能存,C正确。

故选C。

“地摊经济”是指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

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全国“地摊经济”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它们分别是佛山、深圳、东莞和广州。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珠三角“地摊经济”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A. 人口总量大B. 工业发达,夜间作业时间长C. 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D. 流动人口较多5. 深圳“地摊经济”红火于北京,试推断其原因不可能是()A. 深圳四季气候温暖B. 深圳沿海食材更丰富C. 深圳毗邻香港D. 深圳交通更便捷6. 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地摊经济”,有助于()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答案】4. C 5. D 6. C【解析】【4题详解】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较多、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都是珠三角地区夜间出行数量多的原因,但是构成夜间生活方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还是年轻的人口。

工业的夜间作业时间长不符合法律法规且对地摊经济无关系。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题详解】深圳夜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因为深圳纬度较低,四季气候温暖,增加了夜间出行的舒适度,A可能;构成夜间生活的所有要素中,还包括饮食文化这一个重要的部分,南方沿海地区食材更丰富,B可能;根据材料,夜间生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深圳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必定受港澳等发达地区的影响,C可能。

北京是我国首都,深圳经济发达,两地交通基础设施都很完善,交通都很便捷,D不可能。

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选项,故选:D。

【6题详解】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地摊经济”,增加了灵活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①正确;“地摊经济”会占有城市部分特定地段,可能造成交通拥堵,②错误;“地摊经济”繁荣了城市的商业经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③正确;人口流向郊区是逆城市化现象,“地摊经济”无法阻止城市人口流向郊区,④错误。

①③正确,故选:C。

森林枯落物层由林木及林下植被凋落的植物残体累积形成,对水循环影响显著。

表1为北京八达岭林场同一树龄不同密度的四块人工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一般情况下,森林枯落物的增加能够增大()A. 区域降雨量B. 雨水下渗量C. 地表径流量D. 土壤蒸发量8. 丙地块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乙地块小,原因可能是丙地块()A. 地形坡度陡B. 降水强度小C. 植树时间短D. 土壤透水差9. 从地带性植被考虑,八达岭林场营造人工林宜选择的优势树种是()A. 落叶阔叶树B. 落叶针叶树C. 常绿阔叶树D. 常绿硬叶树【答案】7. B 8. A 9. A【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

【7题详解】从表中看,植株密度大的,持水能力强。

一般情况下,植株密度越大,森林枯落物越多,可推测出森林枯落物的增加能够增雨水下渗量,B正确。

森林枯落物的增加雨水下渗量,则降低了地表径流量,森林枯落物覆盖在土壤上,减弱阳光的照射,减少土壤的蒸发量,即CD错误;区域降雨量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森林枯落物的增加对区域降雨量不会产生直接影响,A错误;所以选B。

【8题详解】由材料“为北京八达岭林场同一树龄不同密度的四块人工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可知,丙地与乙地位于同一林场,降水强度和土壤透水性差别不大,B、D错。

两地同一树龄,植树时间差别不大,C错。

坡度大的地区不利于水分的下渗,因此丙地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乙地块小,原因可能是丙地块地形坡度陡,A正确。

【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八达岭林场位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从地带性植被考虑,八达岭林场营造人工林宜选择的优势树种是落叶阔叶树,A正确。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

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 一直以淤积为主B. 先淤积,后侵蚀C. 一直以侵蚀为主D. 先侵蚀,后淤积11. 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A. 年降水量增加B. 地表径流量增大C. 年蒸发量减少D. 植被覆盖率提高【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1976年至1996年,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1996年之前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近岸淤积明显,但淤积程度逐期减缓;1996至2002年,水深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减小,缩减速率逐期增大,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先淤积、后侵蚀,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11题详解】2002-2014年期间,水深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减小,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减少,D正确。

年降水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增大、年蒸发量减少对2002-2014年期间水域面积减小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选D。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涉县王金庄旱作梯田系统地处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及缺土少雨的太行山石灰岩山区。

是山区村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自然条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

梯田里农林作物丰富多样,谷子、玉米等漫山遍野,田埂边缘则稀疏的种植了一种根系发达,叶片小,耐旱、耐贫瘠的烹饪佐料落叶灌木花椒树。

田间地头散落着一些石头砌成的当地人称之为庵子简易小屋,农忙季节村民们纷纷赶着体型矮小、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驴上山耕作。

下图分别为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景观和石屋景观。

(1)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

(2)简述村民主要用驴运输物品的原因。

(3)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推测庵子的作用。

(4)分析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意义。

【答案】(1)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小;石堰固坡,有利于保持水土;石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2)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以农产品运输为主,运量小;驴体型小,适应山区负重爬坡;投入小,运输成本低。

(3)遮阳、避风雨;存放农具;临时休息等。

(4)花椒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土护坡;花椒叶片小,不易遮挡其它农作物的光照;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可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经济收入。

【解析】【分析】(1)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2)考查交通运输的知识,交通运输的方式有公路运输、水上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

(3)考查区域的知识,区域特征主要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描述。

(4)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

【详解】(1)应从“梯田”、“石堰”两方面入手,即把设问分解为:为什么要建梯田,为什么是石堰。

梯田是对地形的平整,以满足种植耕作业对土地的需求,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方,从材料中“太行山深”、“赶驴上山”、“抬头望去”、“天梯”以及图片中可以推测出这里为山地,地形起伏大,为了获取土地耕种,所以建设梯田;石头较重,一般梯田直接用土围堰更省事,用了石头,代表这里石头取材便利,另外石头与土相比可减少降水时的侵蚀,即石头堰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用驴运输可以从选择驴的原因、驴运输的优势、其它运输工具在这里的劣势方面去考虑。

从设问中去分析,运输工具采用原始的畜力,再结合材料信息可推测出:大山深处,当地经济落后,只能采用这种成本低的运输工具;畜力运输量较小,从材料“体型矮小的驴背上驮着农具和一天劳作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可知物品运量小,运输距离较短;陡峻的石板路,当地因地形起伏大,其它交通工具不便;之所以选择驴没有选择其它畜力,驴适合这种山路爬行,农民饲养成本低。

(3)从材料中可知这些庵子的位置在田间地头,可在耕作时提供休息场所,属于简易小屋,临时使用。

设问切入点是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山地,下田需准备一天劳作所需生活用口,农田与农家有一定距离,不便及时回家,可在这里临时休息,另外还可存放一些第二天继续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太行山区,季风气候,夏季时农忙季节,但降雨集中,且山地天气多变,这里可避风避雨。

(4)解题时既要抓住梯田边缘这个位置,也要抓种花椒树的其它功能意义去描述,同时还要考虑为什么不种其它树种。

材料说花椒根系发达,而这里又是梯田,耕作业,易产生水土流失,在梯田边缘种植,可以有固土作用,既减少水土流失,有可固定堰坡;花椒是很好的烹饪佐料,可以作为商品去销售,增加经济收入;花椒又是落叶灌木,可适当增加枯枝落中,增加土地肥力;花椒叶片小,比起其它可护坡的树种来说,对农作物光照遮挡作用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