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言小说书目》补正志疑范志新孙楷第先生之《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问世后,编纂历史修久的文言小说书目,便成为广大读者、研究者翘首企望的事,郑振铎先生当年为《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序时,曾呼吁之。
时隔半个世纪,袁行霈、侯忠义两先生编纂的《中国文言小说书目》(以下简称《书目)是对郑先生呼吁响应。
它填补了小说研究中的空白,是部很有用的工具书,与孙目可为姊妹篇。
由于文言小说种类繁杂,体例不纯,历史上目录学家于小说家类,取舍向有异同,一书隶属,亦无定论;且又系草创,故疏漏舛误在所难免,本文拟据“凡曾见于小说家类之文言小说,一般均予收录”(《书目》凡例),且书的存佚大致可考的原则,就管见所及选部分条目,一依《书目》体例(惟作者履历已见《书目》者略),略作补遗、正误、志疑,用意惟在添砖补罅而已。
一、补遗虞喜志林一卷存(晋)虞喜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
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古今说部本又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四明丛书本均作《志林新书》一卷。
开天传信记一卷存(唐)郑棨撰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郑堂读书记》并入子部小说类。
百川学海本学津讨原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初集本说库本丛书集成本历代小史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总目》曰:“书中皆记开元、天宝故事,凡三十二条。
语涉神怪,未能尽出雅驯。
然行世既久,诸书言唐事者,多沿用之,故录以备小说之一种焉。
”灌畦暇语一卷存(唐)无名氏撰见《遂初堂书目》子部小说类。
《传是楼书目》入子部小说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稽古堂丛刻本说郛本奇晋斋丛书本学海类编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艺圃搜奇本淡生堂余苑本《四库全书总目》曰:“不著撰人。
书中皆自称曰老圃,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皇祖,知为唐人。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曰:“此乃明李东阳偶得残帙,重为排整成书。
”岭表录异三卷存(唐)刘恂撰见《崇文总目》子部小说类。
《博野蒋氏寄存书目》、《孙氏祠堂书目》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地理类。
《宋史•艺文志》岭表作岭外,题唐刘昶撰。
《文献通考》录异作异录。
聚珍版本百川学海本唐人说荟本榕园丛书本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曰:“旧本题唐昭宗朝出为广州司马。
官满,上京扰攘,遂居南海,作《岭表录》。
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云昭宗朝人。
然考书中云唐乾符四年,又云昭宗即位。
唐之臣子宜有内词,不应直称其国号,且昭宗时人,不应预称谥号,殆书成于五代欤?恂之原本,则已久佚……惟散见《永乐大典》者,条理较详,尚可编次。
谨逐卷裒辑,而佐以旁见诸书者,排比其文,仍成三卷,以复唐志之旧。
”渚宫旧事五卷补遗一卷存(唐)余知古撰见《述古堂书目》子部小说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杂史类。
说郛本一卷墨海金壶本、吉石庵丛书本、平津馆丛书本均五卷附补遗一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曰:“一名渚宫故事。
其书上起鬻熊,下迄唐代,所载皆荆楚之事,故题曰渚宫。
书本十卷,《唐书艺文志》著录此本,惟存五卷,止于晋代。
考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渚宫故事》十卷,则南宋之初,尚为完本。
至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言,已与今本同。
则宋齐以下五卷当佚于南宋之末。
元陶宗仪《说郛》书钞此书十余条,晋以后乃居其七,疑从类书引出,非尚见原本也。
《唐书艺文志》载此书,注曰:文宗时人。
又载《汉上题襟集》十卷,注曰:段成式、温庭筠、余知古。
则与段、温两人同时倡和。
此书皆记楚事,其为游汉上时所作,更无疑义。
陈氏以为后周人,已属伪误,《通考》引《读书志》之文,并脱去余字,竟题唐知古撰,则谬弥甚矣。
今仍其旧为五卷,其散见于他书者,则辑为补遗一卷,附录于后焉。
”原化纪一卷(唐)皇甫口《国史经籍志》、《中国丛书综录》并入子部小说类。
说郛本古今说部丛书本摭异记一卷存(唐)李濬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
合刻三志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唐人说荟本历代丛书本阴德录一卷(宋)无名氏撰见《铁琴铜剑楼》人子部小说家类。
明刊本《铁琴铜剑楼》曰:“不著撰人名氏,各家书目亦末载录。
所录皆系宋代名卿阴德事,采自宋人说部诸书。
今已有不传者,如:王氏谈渊、曾鲁公轶事、古今类事之类。
书中遇宋帝及后字俱空格,疑亦宋人所撰。
”燕魏杂记一卷存见《博野蒋氏寄存书目》子部小说类。
涵海本艺海珠尘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莫郘亭有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曰:“中进士第,徽宗时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
高宗南渡,起知为扬州。
两入政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任。
卒赠太师,秦国公,谥忠穆。
”又云是书“盖颐浩在河北时作,今只存二十九条,于古迹颇有典据。
”少仪外传二卷存(宋)吕祖谦撰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本此本自《永乐大典》中录出。
《四库全书总目》曰:“《永乐大典》别载《辩志录》二卷,亦题吕祖谦撰,其文全与此同,盖一书二名。
”苍梧杂志一卷(宋)胡珵撰见《遂切堂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
说郛本古今说部丛书本避戎夜话二卷存(宋)石茂良见《国史经籍志》、《述古堂书目》子部小说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杂史类。
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广四十家小说本说库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石茂良,字太初。
爵里未详。
《四库全书总目》曰:“是编载靖康元年十一月金人陷汴京事,盖亲在围城之内,记所见闻。
”尤袤《遂初堂书目》载有《靖康夜话》,疑即此书。
岭外代答十卷存(宋)周去非撰见《孙氏祠堂书目》小说部《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地理类。
知不足斋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曰:“去非字直夫,永嘉人。
隆兴癸未进士,淳熙中官桂林通判,是书即作于桂林代归之后。
自序谓本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益以耳目所见闻,录存二百九十四条。
盖因有问岭外事者,倦于应酬,书此示之,故曰代答……所纪两南诸夷,多据当时译者之辞,音字未免舛伪……《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并作十卷。
《永乐大典》所载亦为二卷,盖非其旧,今从原目,仍析为十卷云。
”玉堂杂记二卷存(宋)周必大撰《孙氏祠堂书目》小说部。
《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地理类。
周益公大全集本汲古阁本又历代小史本一卷津逮秘书本百川学海本学津讨原本说郛本均作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曰:“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
庐陵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中宏词科,权中书舍人。
孝宗朝历右丞相,拜少傅,进益国公。
宁宗朝以少傅致仕,卒谥文忠。
事迹具宋史本传。
此书皆记翰林故事……凡銮坡制度沿革及一时宣召奏对之事,随笔记录,集为此编……洪遵《翰苑群书》所录,皆唐代及汴都故帙,程俱《麟台故事》亦成于绍兴间。
其隆兴以后翰林故实,惟稍见于《馆阁续录》及洪迈《容斋随笔》中,得必大此书,互相稽考,南渡后玉堂旧典亦庶几乎厘然具矣。
荆溪吴民林下偶谈四卷存(宋)吴子良撰见《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四库全书总目》入集部诗文评类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又说郛本唐宋丛书本古今说部本均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曰:“临海人。
宝庆二年进士,官至湖南运使、太府少卿……旧本八卷,此本少四卷,殆士粦所合并也。
韦居听舆一卷存(宋)陈直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四库全书总目》曰:“宋元丰时为泰州兴化令。
”忭都平康记一卷存(宋)张邦基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说郛本五朝小说大观本五朝小说本蓼花洲闲录一卷存(宋)高文虎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类古今说海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江行杂录一卷存(宋)廖莹中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家类续百川学海本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说郛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廖莹中为宋末贾似道馆客,事见《宋史•贾似道传》。
豪异秘纂一卷(宋)无名氏撰《直斋书录解题》、《中国丛书综录》并入子部小说家类说郛本《直斋书录解题》曰:“所录五率,其扶余国王一则,即所谓此须客者也。
”东南纪闻三卷存(元)无名氏撰《四库全书总目》、《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家类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养素轩丛录本旧钞本《四库全书总目》曰:“不著撰人名氏。
诸家书目亦不载。
考书中有‘丙子之事,非复庚申之役’语,丙子为至元十三年,前一年巴颜渡江,临安失守矣。
当为元人所作。
故称宋为东南。
所载惟论蚳醢、论楫两条,偶涉古事,余皆南北宋之佚闻。
间与他书相出入,疑亦杂采说部为之……大旨记述近实,持论近正,在说部中尤为善本……原书久佚,卷帙无考,今以《永乐大典》分载各韵下者,裒合排纂,勒为三卷。
”虚谷闲抄一卷存(元)方回撰《千顷堂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家类古今说海本说郛本五朝小说大观本五朝小说本又古今说部本作宋人。
《四库全书总目》云:“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人。
宋景定别有登第,官提领池阳茶盐,迁知严州。
入元为建德路总管。
回以在宋之日谄媚权贵贾似道,似道势败,又先劾之,为世所讥。
及宋亡时,又身为太守举城投降,益为清议所不齿。
事见周密《癸辛杂志》。
”则知方回为宋入元之人。
又《四库全书总目》云:“所撰有《虚谷集》,今未见”,疑即是书。
平江纪事一卷存(元)高德基撰见《述古堂书目》子部小说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史部地理类稽古堂丛刻本说郛本墨海金壶本广四十家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曰:“平江人。
尝官建德路总管。
书中记干文传修辽金宋史事,则当成于至正中矣。
所载皆吴郡古迹,而亦兼及神仙鬼怪、诙谐谣谚之事,可裨图志佚闻。
其间不免疏谬者……然其序次详瞻,条理秩然,足称采撷者多,亦龚明之《中吴纪闻》之流亚也。
”啽呓集一卷(元)宋无撰见《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小说家类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四库全书总目》曰:“字子虚,苏州人。
尝举茂才,不就。
”元氏掖庭记一卷存(明)陶宗仪撰《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郑堂读书记》、《中国丛书综录》均入子部小说类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香艳丛书本《郑堂读书记》曰:“是书杂记元一代宫事,自世祖至顺帝凡二十五条。
叙述井然,具有《西京杂志》遗意。
然所记颇不全备。
疑后王廷补入说郛时,有所删节,非南邦之全书矣。
”寓圃杂记十五卷(明)陆容撰见《传是楼书目》子部小说家类。
《传是楼书目》子部小说家类,又载:“寓圃杂记二卷松窗寤言一卷《水东日记》一卷,明王锜、崔铣、叶盛,一本”,则可知《寓圃杂记》有同名异书两种,一为王锜著,《书目》巳著录,(惟《传是楼书目》作二卷,今传本为十卷);一为陆容撰,未见《书目》著录。
又,陆容另有《菽园杂记》十五卷,或即是书欤?待考。
井观琐言三卷存(明)郑瑗撰见《传是楼书目》子部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宝颜堂秘籍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唐宋丛书本说郛本又今献汇编本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曰:“旧本题宋闽南郑瑗撰。
钟人杰《唐宋丛书》亦作宋人。
而书中称明为国朝,所评论者多明初人物,决非宋人所为。
考宏治《八闽通志》载有蒲田人郑瑗,字仲璧,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则此编当即明莆田郑瑗所作,题宋人者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