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练习与活动] 1.氮气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 B.含氮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植物及动物体内 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不含氮的化合物 D.森林或农作物的枝叶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
答案 C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故氮 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氮气难溶于水,A 项正确。植物与动物体内均含蛋 白质,B 项正确。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一定量的氮氧化合物,C 项错误。植 物中因为含蛋白质等,故燃烧时会产生氮氧化物,D 项正确。
3.实验室利用 NO 与 O2 反应的现象变化来检验 NO 的生成和存在;利 用 NO2 与 H2O 反应的现象来检验 NO2,同时也用此反应来除去 NO 中的 NO2 杂质。
4.NO、NO2 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知识拓展 氮氧化物与氧气和水反应的计算方法
氮氧化物与 O2 混合通入水中时,剩余气体只能是 NO 或 O2,不可能是 NO2,因过量的 NO2 会与水反应生成 NO,且形成溶液中的溶质为 HNO3。 有关混合气体(NO2、NO、O2 等)与水反应的计算属重点计算题型,现分类说 明解题方法。
(1)关系式法 NO2、NO(或 N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一般考虑 3NO2+H2O===2HNO3 +NO,可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V 剩=V 原(NO 或 N2)+13V(NO2)。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循环反应叠加法 ①NO2、O2 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由 3NO2+H2O===2HNO3+NO 和 2NO +O2===2NO2 可得总反应:4NO2+O2+2H2O===4HNO3,由此可知: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解析
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 A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在雷电作用下 N2 与 O2 反应生成 NO,氮元素被氧化,工业合成 氨属于人工固氮,合成氨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A 项错误,B 项正确;由图 可看出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C 项正确;合成蛋白质的过 程中就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D 项正确。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 1.能依据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含氮元素的典型物质 ——N2、NO、NO2 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 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2.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 反应原理预测 N2、NO、NO2 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 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3.能分别根据 N2、NO、NO2 的性质分析生 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问题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对环境的影响。
2.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
溶于水。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气分子的 □04 结构稳定 ,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 □05 不活泼 ,
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与 O2 反应: □06 N2+O2=放==电==2NO 。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解析
二、NO、NO2 的性质 [交流研讨]
中国有句谚语叫“雷雨肥庄稼”,你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吗?
提示:空气中的 N2 和 O2 在雷电作下生成 NO,NO 与 O2 生成 NO2, NO2 与 H2O 生成 HNO3,HNO3 随雨水落到土壤中,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 成硝酸盐,为庄稼提供氮肥。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3
自主学习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自然循环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化肥厂: □01 N2 →NH3→氮肥、硝酸等含氮化合物。 ②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产生的 □02 氮氧化物 。 (3)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 □03 游离态和化合态 。
1.会种地的农民说种大豆不用上氮肥,你认为有道理吗?
提示:有道理;因为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 合物给植物提供氮肥。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2.白炽灯泡中为什么要充入 N2?
提示:N2 稳定,高温下不与钨丝反应,能延长灯泡的寿命。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提示
[点拨提升] 1.由氮气(N2)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由含氮的化合物转化 为新的含氮的化合物,不是氮的固定。 2.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除 MgO 外,还有 Mg3N2。 知识拓展 合成氨反应的特点是无论 H2(或 N2)是否过量,N2(或 H2)都反应不完全, 因此这类反应用“ ”代替“===”叫可逆反应,该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 ②与 H2 反应: 07 N2+3H2高催温化、剂高压2NH3 。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3)氮的固定
①定义:使□08 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叫做氮的固定,简称固氮。
②氮的固定的分类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3.NO 和 NO2 的性质比较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23
课堂探究
一、氮气及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交流研讨]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课时作业
答案
[点拨提升]
1.NO 易与 O2 反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因此收集 NO 用排水法, 不可用排空气法。NO2 易与水反应,但很难被 O2 氧化,因此收集 NO2 用向 上排空气法,不可用排水法。
2.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NO2 与 H2O 反应生成 HNO3。这两个反应 都是工业制 HNO3 的反应原理。
=4∶1,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V(NO2)∶V(O2)<4∶1,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②NO 、 O2 的 混 合 气 体 通 入 水 中 , 根 据 总 反 应 4NO + 3O2 + 2H2O===4HNO3 可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