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总体方法:“层多径大,序大径小”
要点诠释: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r(Na)>r(Mg)>r(Al)。

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自左至右逐渐减小。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如r(Ar)>r(Cl)。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增大。

如r(F)<r(Cl)<r(Br)<r(I)。

即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

(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减小。

如核外是18个电子的离子的半径大小是r(Ca2+)<r(K+)<r(Cl-)<r(S2-)。

(5)对同一元素来讲,价态越高半径越小。

如r(Fe3+)<r(Fe2+)<r(Fe)。

(6)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先找参照元素,使其建立起同周期、同主族的关系,然后进行比较。

比较S与F的原子半径大小,先找O做参照,因为O与F同周期,r(F)<r(O);而O与S同主族,r(O)<r(S),所以r(F)<r(S)。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0族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