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小组工作计划书doc

大学生小组工作计划书doc

大学生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一:小组工作计划书小组工作计划书“众志成城”——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小组10社会工作周政彤 XX425004小组名称:“众志成城”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训练小组导师:工作者:周政彤组员:一、小组理念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又需要各种各样的小群体进行沟通与合作。

因此,个人怎样与一个团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怎样处理与团队成员的关系在个人的社会生活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谓团队合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而大学生身处一个敏感的年龄段,他们有着非常良好的可塑性,大学时期是各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最佳时期。

而不管是今后工作的需要还是大学生活的需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另一方面,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而这也导致了独生子女在与人交往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忽略他人的感受或者是团队的影响。

不仅不利于团队的发展,也阻碍了独生子女的个人能力发展。

使他们经常因为一些不必要的失误而丧失许多机会。

因此,针对大学生,尤其是其中的独生子女,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

目标是培养组员的团队合作能力,让组员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而小组的活动,也主要就团队沟通、团队信任、团队合作这三个方面展开。

二、理论架构1.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们从低至高具有生理需求、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在校大学生因其刚刚步入社会,对于以上方面的需求则更为迫切。

组员通过小组活动,在团队活动中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交往、信任、合作等会得到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2.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而小组成员在团队中,可以通过他人对自我的反应来及时的发现自己的情况,以便更好的把握自我、提升自我。

三、小组计划1.小组性质:教育与成长小组2.活动次数:5次,每周一次。

3.成员招募: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自愿报名,上限12人。

4.目的:加强组员团队合作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5.活动时间:XX年12月3日至XX年12月31日,每周周六。

6.活动地点:室内活动可向学校申请教室进行,室外活动可在操场、花园进行。

第一次活动——初识XX年12月3日下午3:00——4:00;地点:成教410教室XX年12月10日下午3:00——4:30地点:成教410教室XX年12月17日下午3:00——4:30地点:成教410教室XX年12月24日下午3:00——4:30地点:成教410教室篇二:大学生压力缓解小组工作计划书上传大学生压力缓解小组工作计划书小组名称:大学生压力缓解成长小组策划员:XXX,XX,XXX,XXX,XXX,XXX一、理念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生活、学习、情感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对于心理压力,一般人都简单得想办法宣泄掉,在感觉上可能暂时地轻松,然而,如果没有找出内在的真正原因,及时进行心理梳理和调整,宣泄的方法将会很局限。

人们总是怀着“大学就是天堂”的心理,然而当他们真的经历过大学生活后,却会发现,大学生活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挫折。

在生活中,大学生们离开了父母的身边,没有了家这个温暖港湾的庇护;离开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学朋友,没有了情感的依托,诸如金钱、情感、学习等种种压力则迎面而来。

现今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与其等有了压力再疏泄,不如学会减少压力的来源。

二、理论框架1.团体动力理论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为Kurt Levin所创用,主要研究“有所作用于团体之力”,是透过科学地对团体动力的研究以增进我们对团体本身,团体发展及团体互动的了解。

2.人际需要理论舒兹是现代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人际行为三维论,三种人际需要的内容:(1)沟通的需要(包容的需要)(2)支配的需要(控制的需要)(3)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三、目标及目的:总体目标: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表达与疏泄,并提高大学生生活能力的目标。

具体目的:(1)通过组员们在活动中的感受交流和经验分享来自由地表达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也增强其对他人的了解;(2)帮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生活的朋友圈,每个组员至少能与小组中的两个以上成员形成一个朋友圈。

(3)协助小组成员学会感知压力,减少压力来源,使其顺利成长和发展(4)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在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建立起自信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服务对象XX大学在校大学生特点: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大,有焦虑情绪,不知如何处理。

五、小组特征1、性质:成长小组2、持续时间:3周(XX年10月31日至11月20日)3、小组规模:共组织两个小组,每组6位服务对象,1位小组领导,2位观察员。

4、活动频率:一周一次六、招募方式1、服务对象自主报名参加:(1)通过Q群、微博、校园论坛等网络手段宣传招募信息;(2)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及派发宣传单的方式宣传招募信息。

2、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相关调查后亲自邀请对象参加。

七、活动计划小组活动第一次小组活动:认识彼此,认识压力(1)组员间相互认识,打破隔阂,活跃气氛(2)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提升注意力,适当感受压力,了解压力的来源。

2、第二次小组活动:同心交流,缓解压力篇三:(修改)大学生小组活动计划书大学生消费观小组策划书小组名称:导师:周长青一、活动理念: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是一个学校向社会转型的过度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也经历着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型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文章首先主要探讨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和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其成因;最后就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理论构架: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存在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

舒茨发现,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

在小组中,只有小组工作员认识到组员的真正需要,并且据此制定小组的目标,把握小组的方向,才能和组员达到相容,促进小组的发展和组员的成长。

我们小组正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在认清自己身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方面上存在困惑,才制定出这个大学新生小组。

掌握舒茨理论中人际交往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悉心观察小组中的互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借助小组中的人际互动来实现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目标。

2.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在以促进成员的认清自己身份为目标的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组员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

4.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来自于非理性信念;人天生有容易受人影响倾向,尤其童年时候;人的思想、行为、情绪是互相影响同时存在;人有谴责自己、他人及周围事物的强烈倾向;人惯于以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作为生活准则;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人的存在就是价值,而不是由他们的能力、表现等决定的。

(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大学生小组工作计划书) 作为发展型小组,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将采取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正祛邪,通过活动,通过对其它组员经验的借鉴,通过工作员的正确引导,达到促进组员成长的目标。

三、目标及目的:1.目标:帮助大学生拥有更好的消费观,走出奢侈的困境,摆脱认清自己的苦恼和困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目的:(1)引导组员对自己现状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2)引导组员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3)引导组员拥有更好的消费观,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活动对象:大二学生五、小组特征:1. 性质:团队发展小组(结构式,封闭式,自愿式)2. 节数:六节3. 日期:XX年05月05日— XX年06月09日4. 时间:每周六下午3:00—4:00(可能会因特殊情况而变)5. 地点:社会工作实验室 6.组员:8人六、活动原则: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2.手机等通讯设备关闭或调成静音振动3.每个人都对团队开放,但把握好尺度。

4.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要对他人负责,团结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环境。

5.鼓励团体成员表达自己的独特性,同时要知道尊重别人的观点。

6.非批判:欢迎不同意见,但不批判正确与错误或批驳别人的观点。

7. 成员之间态度真诚,互相分享,共同提升。

8. 对外界严格保守秘密。

招募及宣传:贴海报宣传。

挑选8位大学生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七、活动内容:第一次活动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活动主题: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在一起活动日期:XX 年05月05日下午3:00—4:00活动目标:小组成员与工作者互相认识,了解小组活动的目的,明白小组的重要性。

活动主持:活动协助:活动记录:活动流程:第二次活动活动主题:分享一年中的快乐事活动时间:XX年05月12日下午3:00—4:00 活动目标:以使用压岁钱的讨论来开展小组活动活动主持:活动协助:活动记录:活动流程:第三次活动活动主题:抛砖引玉,感兴趣的话题活动日期:XX年05月19日下午3:00—4:00 活动目标:大家对消费理念的正确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