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1、总论1.1 项目由来2004年,由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并完成了《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建设规模为53,总库容为37万立方米,云南省发改委于2005年7月25日下达了云发改投资【2005】662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同意其开展下一步工作,同时要求在初设中进一步优化渗滤液处理方法。

云南省环境科技开发中心于2005年2月编制了《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于2005年3月29日下发了云环许准【2005】52号文“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决定予以许可,并要求设计单位进一步核实渗滤液产生量,采纳环评报告建议,自建污水处理系统。

随后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单位委托云南省设计院编制了项目初步设计,并于2009年6月15日动土开工,计划于2010年11月底竣工。

目前已完成了填埋场库区的大部分工程,正在修进场公路。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17-2004)、《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564-2010),由于原环评采用渗滤液回喷,剩余渗滤液送至建成后的生活处理厂处理不符合现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要求,故经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请示后,项目建设方决定重新设计渗滤液处理工艺,建设渗滤液处理站。

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单位委托云南省设计院编制渗滤液处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委托云南大学对变动的工程内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补充报告)》。

1.2 编制目的补充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发生变动的工程内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相应的缓减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对工程内容变动是否会改变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结论做出评价。

1.3 编制依据1.3.1 相关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10)《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1)《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云南省政府令第105号,2001.10)(12)《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9)(13)《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计价格[2002]125号”(2002.1)1.3.2 技术导则与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2.4-2009;(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2000年5月;(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17-2004;(7)《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18772-2002;(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13-2007;(9)《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93-2003;(10)《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564-2010;(11)《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减量技术导则》,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设计院,2009年6月。

1.3.3评价标准(标准还是按环评报告的,分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来列,以原来环评报告中的为基础,把现在新增的列进来就行。

)1.3.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14848-93)(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096-93)(5)《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2008)1.3.3.2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297-1996)(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16889-1997)(3)《恶臭污染排放标准》(14554-93)(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2348-2008)(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2523-9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7)《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196-2007)。

(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6889-2008;1.3.4 相关技术文件(1)《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城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2004年8月)(2)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云发改投资【2005】662号,2005年7月25日)。

(3)关于某某县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水土保持意见(某某县水务局,2005年2月)(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永政计综投发【2004】206号,2004年9月28日)。

(5)《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云南省环境科技开发中心,2005年2月)(6)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云环许准【2005】52号,2005年3月29日)。

(7)《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云南省设计院,2009年5月)(8)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某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云建城【2009】304号,2009年6月16日)。

1.4评价范围1.4.1评价范围a.工程范围:某某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b.地下水评价范围:处理站周围地下水;c.地表水评价范围:处理站附近的德党河项目排污口以下1河段;d.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处理站周围500m以内;e.声环境评价范围:处理站周围500m;1.4.2评价重点本次评价重点为项目改动后渗滤液处理站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1.5环境保护目标表1-1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2原环评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及本次变动内容情况2.1原环评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建设项目由垃圾收运系统和垃圾填埋两大部分构成,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垃圾收运系统:包括垃圾收集、垃圾压缩转运站、垃圾运输及辅助设施。

(2)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包括垃圾填埋区、管理设施区、进场道路、作业道路、照明、供水、排水、排洪设施、绿化、环境监测系统等。

2.2 本次变动情况本次变动的主要内容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方案,由原来的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混凝沉淀法变为低能耗离子交换系统的工艺,据已运行此新工艺的工厂的实测结果显示,渗滤液的出水水质与原工艺的出水水质类似,都可以达到相关水质标准的要求。

2.2.1 原环评渗滤液处理方案原环评渗滤液处理的方法是回喷蒸发,剩余渗滤液在城市污水处理场建成以前采用简易处理(硅藻土和絮凝剂)后喷洒到周围思茅松林地中进行处置,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可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如采用自建污水处理厂时,须采用可研的工艺加上除氮设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可研中设计的渗滤液处理站的处理工艺为厌氧处理工艺,即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混凝沉淀法。

工艺流程如下图3-1所示。

该方案处理效果好,脱氮率高,能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技术成熟,运行稳妥,但是一次性投资大,厌氧菌培养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须定期更换厌氧生物膜,运行成本高。

以50m3渗滤液进入污水处理站达标排放为正常排放,未经处理为非正常排放,废水排放指标见表2-1。

表2-1 废水排放指标单位:图2-1原环评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2.2.2 本次变动渗滤液处理方案 渗滤液水质及产生量由于项目填埋规模没有变,垃圾来源也没有变,故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改变后渗滤液的水质和产生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渗滤液进水水质见表2-2。

表2-2 渗滤液进水水质指标 53 数值()800 2000100010006.0-8.0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简述本次补充报告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图见图2-2,主要构筑物见表2-3设备见表2-4。

图2-2 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回喷 调节池进水泵厌氧反应池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处理水外排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剩余污泥污泥回流渗滤液 至垃圾填埋场填埋表2-3渗滤液处理站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表2-4 渗滤液处理站主要设备一览表工艺流程简述:(1)蒸发工艺()蒸发工艺中的核心环节是蒸发单元,就蒸发工艺本身而言,其是一种传统的分离浓缩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无机盐废水脱盐处理,也应用于纯水制备和高浓度化工废液的浓缩,近年来在国内外经常用于渗滤液的处理。

图2-3 蒸发工艺流程图蒸发器主要包括:热交换部件和蒸汽压缩机。

它运用降膜蒸发原理,在自动控制单元下,完成连续稳定的蒸发,实现分离。

如上图所示,渗滤液先预热后进入蒸发室,循环泵再把渗滤液回流至蒸发器上部,在那里渗滤液被均匀分布于热交换组件上并形成液膜,液膜在从热交换组件向下流动过程中,渗滤液在组件的外表面沸腾,且部分汽化,残余部分收集于蒸发器下部即浓缩液。

管外产生的蒸汽被一高效的蒸汽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和温度至略高于沸点后压入热交换组件的内表面,潜热传递给热交换管外部的渗滤液,冷凝水在管内形成并且被收集到水腔然后闪蒸到一个脱气塔,闪蒸可以有效的消除可能重新冷凝到蒸馏水中的有机气体,除气器可以使得蒸馏水的品质更好。

一旦系统启动,除了压缩机和泵的动力消耗外,不再需要外部热量,冷凝液的热量可回收用于预热原液,冷却后作为蒸馏水出水。

根据设计的回收率,浓缩液自动阀在自控系统的控制下连续用泵排出,其排放前先经热交换器换热将原液预热到接近沸点。

这种浓缩液类似于反渗透工艺,不同之处是浓缩液体积约为渗滤液原液的5%~10%。

蒸发工艺为单效蒸发系统,在工艺过程中,其蒸发点和冷凝点范围狭窄,与水的沸点接近的其他物质才可能进入蒸馏水中,沸点比水低的小分子有机物,和不凝气体一起由气体吸收系统进行吸收处理,不会进入到蒸馏水中;沸点比水高的大分子的有机物,保留在浓液中,不会被蒸发出来;离子态的无机盐也不会被蒸发出来,留在浓液中。

对于和水的沸点接近的小分子有机物,在系统中设置了闪蒸去除有机物的工段,当蒸馏水被收集到蒸馏水罐中时,因为压力的突然释放形成剧烈的闪蒸,将水中的小分子的有机物从水中带出,达到纯净蒸馏水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