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病例分析报告

内科病例分析报告

内科案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张女士,30岁,怕热、多汗、多食、体重下降、突眼、脖子增粗、脾气暴躁、心慌气短5个多月。

近日因劳累后,出现高热、心悸、急促。

体检:病人消瘦,神志恍惚,烦躁,T39.1℃,P142次/分,R32次/分,Bp100/60mmHg,突眼,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实验室检查:FT4、FT3升高,TSH降低。

初步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

请结合病例回答问题:1、什么是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毒症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TH)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简述引起甲状腺危象的诱因有哪些?①应激状态,如感染,②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力衰竭③口服过量TH制剂④严重精神创伤⑤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3、简述甲状腺危象的紧急处理配合措施?①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用药②绝对卧床休息,吸氧,保持环境安静③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神志的变化。

④对症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冰敷或酒精擦浴降温;昏迷者加强皮肤护理,口轻护理,定时翻身,防治压疮、肺炎的发生;腹泻严重者应注意肛周护理,预防肛周感染;躁动不安者使用床档,保护病人安全。

病例二病人,男,18岁,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10个月,近2天因劳累,出现恶心、呕吐。

体检:T36℃,P98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呼吸深大,可闻到烂苹果味,皮肤干燥,烦躁和嗜睡交替。

空腹血糖:8.7mmol/L、餐后2h血糖:13.4mmol /L,血脂高,PH<7.0,尿酮(++)。

初步诊断: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1.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的诱因是什么?Ⅰ型糖尿病有自发倾向Ⅱ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感染、胰岛素治疗不适当减量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妊娠、分娩、创伤、麻醉、手术、严重刺激引起应激状态。

2.请列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举出2种疾病名称)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肾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3.提出护理诊断①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物质代谢紊乱有关②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可抑制吞噬细胞功能有关③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糖尿病的的知识与缺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来源有关④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低血糖4.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①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用药②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测量患者的血糖、尿糖、尿酮、24小时的出入量,及时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③吸氧,保暖病例三患者男性,54岁,机关干部。

因突发昏迷,尿失禁1h急诊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1h在开会演讲时突然倒地,呼之不应,遂急送医院,途中呕吐1次,有小便失禁。

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间断服药,喜吃肥肉。

查体:T37.1°C,P62次/min,BP200/122mmHg,浅昏睡。

心率62次/分,节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

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弱,双眼向右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右侧,左上肢肌力Ⅰ级,下肢肌力Ⅱ级,针刺无反映,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颈项强直,克尼格氏(Kernig)阳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头颅CT扫描显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改变。

请结合病历回答问题:1.该患者的入院诊断是什么疾病?脑出血2.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是什么?脑疝3.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休息与安全:急性期卧床休息2-4w,床头抬高15°~30°,保持功能位。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3)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瞳孔、神志、颅内压,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4)防止再出血①严密监控血压,避免血压过高。

②避免随意搬动患者③减少刺激:环境安静。

集中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剧烈咳嗽、打喷嚏等。

④饮食:发病后禁食24-48小时,此后酌情进食或鼻饲。

(5)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四患者,女性,36岁,因发热,畏寒,腰酸6天,症状加重伴尿痛、尿频、尿急、排尿不尽3天入院。

入院查体;T39,0℃,P98次/min,R18次/min,BP125/80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

心肺无异常,腹软,两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

血常规:WBC 14.7×109/L,中性粒细胞85%;尿常规:蛋白(±),WBC 30/Hp,RBC 0~1/Hp。

临床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结合上述病例请回答问题:1、简述引起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①尿路梗阻和尿路不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②女性:因尿道短而直,尿道口离肛门近而易被细菌污染③泌尿系检查:如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等④机体抵抗力低下⑤先天发育不良⑥尿道口周围及盆腔炎症。

2、请结合病人情况提出二个主要护理诊断?①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与泌尿系统感染所致的尿路刺激征有关。

②体温过高: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3、怎样正确采集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①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天后留取尿标本;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弃掉前段尿,取清洁、新鲜的中段尿送检②留取尿标本时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清洗外阴或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液,用无菌容器装尿液。

并在1h内作细菌培养,易造成污染,否则需冷藏保存。

病例五:患者男性,5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体重减轻2个月,发现血糖升高2天入院。

病人自诉皮肤痛痒,食欲好,患病以来大便正常,睡眠可。

母亲5年前死于糖尿病肾病。

身体检查:T36℃,P90次/分,R18次/分,Bp115/80mmHg,空腹血糖:8.7mmol /L、餐后2h血糖:13.4mmol/L,HbA1c7.5%甘油三脂、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请结合病例回答问题:1、该病人所患何疾病?请解释什么是“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2、简述引起该病人“三多一少”症状的主要机制由于血糖升高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而多尿导致失水,使病人口渴而多饮水。

由于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且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加,引起消瘦、乏力、体重减轻。

为补充糖分,维持机体活动,病人常易饥多食。

3、简述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的护理要点(1)磺脲类药物:①主要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灭糖脲、灭特尼)、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美脲(亚莫利)。

②不良反应:低血糖③饭前半小时服用(2)双胍类药物:①主要有二甲双胍和格华止②不良反应: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腹泻、严重时发生乳酸血症③餐中或餐后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①主要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伏格列波糖(倍欣)②不良反应:腹部胀气、排气增多或腹泻③应与第一口饭用时服用(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①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②不良反应:肝功、水肿、体重增加。

③与饭同服案例六苏女士,36岁。

痔疮多年,头晕、乏力多年。

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皮肤、粘膜苍白,发毛稀疏无光。

指端苍白,指甲脆裂呈匙状。

实验室检查:Hb50g/L,RBC2.5×1012/L,WBC9.8×109/L,BPC130×109/L,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血清铁6.5μmol/L,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骨髓铁染色阴性。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该病人:1.该病人的医学诊断是什么病?缺铁性贫血2.请结合病人情况提出现存的二个主要护理诊断①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有关。

3.简述口服铁剂时的护理措施①口服铁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排黑便等胃肠道反应,因此,建议病人饭后或餐中服用。

②应避免铁剂与牛奶、茶、咖啡同服。

③口服液体铁剂时须使用吸管,避免牙染黑。

④告知患者服铁剂期间,粪便会变为黑色为正常现象⑤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

案例七:25岁男性,持续高热2天伴大汗,头晕、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四肢关节、骨骼疼痛,尤以胸骨疼痛为甚。

今晨发现多处青紫斑。

护理体检:T39.8℃,P116次/分,神清,精神疲软,面色苍白,臀部、两下肢多处瘀点、瘀斑。

触诊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轻度肿大,不粘连,无压痛。

肝、脾轻度肿大,无触痛。

辅检:血RBC2.1×109/L,Hb70g/L,WBC5.2 ×109/L ,分类见60%为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血小板55 ×109 /L 。

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请结合病例回答问题1、请解释白血病的概念。

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2、简述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异同要点;(1)相同: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2)不同:白血病:①肝、脾、淋巴结肿大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③持续性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④白细胞数增加⑤骨骼和关节疼痛是白血病常见的症状,胸骨下端局部压痛⑥感染以口腔黏膜、牙龈、咽峡最常见⑦急性白血病可有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紫色斑丘疹⑧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视力模糊。

再生障碍性贫血:①无肝、脾、淋巴结肿大②骨髓增生低下③白细胞计数较少④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⑤皮肤可有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有疱疹,有眼结膜充血、鼻出血、牙龈出血3.对该病人治疗时如果出现静脉滴注药液外渗应实施哪些护理措施?①停止:立即停止注入②回抽:边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边退针,不宜立即拔针③评估: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④解毒:局部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可加地塞米松作多处皮下注射⑤封闭:利多卡因局部封闭⑥冷敷:局部24小时冰袋间断冷敷⑦抬高:药液外渗48小时内,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药液外渗的吸收。

案例八王先生,19岁。

长期服安乃近。

头晕、牙龈现血、皮肤斑块、心悸、乏力3个月。

检查:T36.2℃,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贫血貌,四肢多个瘀斑。

血液检查:Hb70g/L,RBC3.2×1012/L,WBC2.9×109/L,BPC26×109/L,网织红细胞0.1%。

骨髓检查:红系、粒系增生减低,全片见巨核细胞1个。

初步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1、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2、请结合患者病情提出的二个主要护理诊断(2分)①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②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有关、3、简述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保持空气清新,物品清洁,定期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