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却塔大修施工方案

冷却塔大修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淋水填料的组装及安装----配水管的安装---喷溅装置安装---除水器组装及安装。

填料分块的粘接和安装填料支撑修补制作焊接、安装到位后,再安装填料。

1填料分块的粘接1.1施工人员应熟悉填料安装图和填料粘接的特点,并根据场地情况和工程进度情况拟订填料粘接的计划。

填料粘接前必须对成捆的填料片进行外表面检查,避免使用表面粘接点压扁,破损的填料片。

填料片粘接前应将填料片上的污物抖落干净。

1.2要选择地面平整,四周通风的场地作为填料粘接的场所,施工前应清扫干净场地。

1.3填料粘接时,施工人员应带好防毒面具,以二人为一组,一只专用粘接盘。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塔底进行粘接组装。

淋水填料的粘接要牢固,组装一组后立即用平板压紧,防止因成型片本身的翘曲而造成脱胶。

1.4粘接干燥后方可挪动位置置于平整的地面上,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防止长期暴晒。

2. 填料分块的安装2.1组装块安装时上下邻层正交排放互相垂直,安装工作分区进行,铺放整齐,块间挤紧填满,对边角、柱周、塔周等不规则空隙部位按实际边界进行正确裁切,确保铺放整齐,覆盖严密,最大缝隙不超过20㎜。

2.2粘接好的填料分块必须在各粘接点固化后,方可装入冷却塔内。

2.3当粘接好的填料分块进行安装时,应对填料分块重新检验,防止在搬运中损伤的填料分块进入塔内。

2.4填料分块应按照图纸要求的排放要求和顺序进行安装,要做到堆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宜,无贯通缝隙。

在遇到混凝土柱时,填料分块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局部切割。

2.5安装过程中对填料层间及层面及时清理,不遗留散乱杂物2.6填料安装后,需在填料上作业时,必须铺上木板进行,严禁直接踩踏。

配水管与喷溅装置安装按照图纸对照配水管编号、归类整理。

b. 在次梁上找准配水管安装位置,并做好安装配水管的就位标记。

c. 用人力将配水管运到塔底,用麻索绳通过滑轮将配水管垂直吊到指定位置。

配水管安装在次梁上找准后,用不锈钢吊架固定,调节螺丝使配水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e. 配水管吊装时,在作业面上铺好木板,固定好滑轮,操作人员系好安全带,上下联系垂直吊装。

配水管组装:配水管与主水槽采用承插方式连接,承插深度以管端标注的符号为限,承插深度误差<10mm,用橡胶密封圈密封,配水管之间同样采用承插连接,用橡胶密封圈密封。

喷溅装置安装:为保证所有喷嘴喷溅高度一致,在布置上考虑将所有配水管管底标高保持一致。

在主水槽上预埋套管的高度各种管径之间不同;对一条配水管,不同管径管道连接时采用偏心大小头连接,偏心大小头用玻璃钢缠绕加固,以防漏水。

保证所有喷头垂直向下。

三溅式防松喷头布水,喷头材质为ABS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喷头与配水管采用法兰连接,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该喷头布水均匀,工作水压低(喷头出口正常工作压力仅需0.6mH2O),压力适应范围大,不易堵塞。

由于其带有经特殊设计的锁紧防松装置可使其与布水管连接牢固,不脱落,可保证配水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正常使用条件下,喷头使用寿命10年。

管端封堵:管末端放入堵头,拧紧螺栓,用胶环膨胀封死管端,然后装上堵头卡,以防脱落。

配水管捆绑:在配水管顶与除水器梁底之间设置管道垫块,控制管底标高一致,使每个捆绑点受力均匀。

安装时应注意选用与配水管管径相适应垫块。

对于在塔筒周围的配水管末端,不能悬吊在除水器梁上的,其支撑采用在塔筒上打膨胀螺栓用钢带悬吊的方式,材料以实耗计。

喷溅装置安装时核对喷嘴口径一致,并保证喷溅装置的垂直度,不允许出现明显的倾斜。

喷头角度的要求理论覆盖范围是根据喷雾夹角和物件距喷嘴口距离计算出来的,该数值是假设喷雾角度在整个喷雾距离中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在实际喷雾中,有效喷雾角度因喷雾距离而异。

当液体比水粘时,形成的喷雾角度相对较小,其角度取决于粘度,喷嘴流量和喷射压力。

如下列示了喷雾喷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七种最常见的原因:磨损:喷雾喷口和内流通道表面的物质逐渐脱落,进而影响流量、压力和喷雾形状。

腐蚀:由于喷雾液或环境的化学作用引用的腐蚀破坏了喷嘴材料。

阻塞:污垢或其它杂质阻塞了喷嘴口内部,进而限制流量和干扰喷雾形状。

粘结:喷嘴口边缘内侧或外侧材料上,由于液体蒸发而引起的喷溅、雾气或化学堆积作用而凝结一层干燥的凝固层,阻碍喷嘴口或内流通道。

温度损害:由热引起的对非高温用途设计的喷嘴材料产生的一种有害影响。

错误安装:安装时偏离轴心,过度上紧或改变安装位置,这些问题能导致渗漏的产生,并对喷雾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意外损伤:在安装和清洗中由于应用不正确的工具而对喷嘴造成的一种非预期的损伤。

喷溅装置问题喷溅装置运行中损坏造成柱式喷流;循环水内存在胶球、填料碎片及杂物等而堵塞喷嘴造成喷溅装置无水而解除;(1)喷溅装置损坏常见的喷溅装置损坏现象有掉头、脱落、老化断裂等问题。

掉头:反溅型喷溅装置使用中经常出现溅水盘脱落(掉头)现象,特别是在槽式配水维护中,捅堵管时造成掉头,使冷却塔效率急降。

脱落:对1m的水压头,喷溅装置上部产生约3Kg的力,如果个件螺纹的连接不好,在热变形的情况下,必定造成脱落现象。

因此规定在安装喷溅装置时,对新旧螺纹配合处可采用胶粘和自功螺丝固定方式[4]。

老化断裂:喷溅装置使用寿命一般是制造的塑料件在水塔这种恶劣环境下的老化寿命,考核高温(50℃)不变形,低温(-40℃)不脆化,对ABS工程塑料使用可以达到10年。

但是,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其他塑料代替,几年后出现老化断裂现象。

(2)喷溅装置堵塞喷口堵塞是常见的现象,分原始堵塞和流动堵塞两种,原始堵塞是配水系统安装或检修后水泥块、垃圾等遗留物的堵塞;流动堵塞是运行中随水流动物体造成的堵塞。

流动堵塞物有胶球、塑料填料碎片、风吹进塔的杂草等软轻物体、泥沙等等。

喷口堵塞与喷口直径及水压头等因素有关,其中喷口直径直观重要,对胶球而言如果喷口直径为φ18.5mm,凝汽器冷却管内径为φ26mm,其堵塞率为100%,如果选用直径为φ27.5mm的喷口,其堵塞率为0;对其它杂物而言喷口直径为φ18.5mm,其堵塞率为60%以上,直径为φ27.5mm的喷口,其堵塞率为10%以下。

喷口直径的选择与配水设计方式、喷溅装置的淋水特性、喷溅高度等因素有关。

淋水范围较大的喷溅装置,可以减少安装数量而增大喷嘴口径。

由于结构问题堵塞较严重的喷溅装置有反溅型与多层流式两种:反溅型喷溅装置由于上下盘之间的间距小易被胶球几其他异物堵塞;多层流式喷溅装置的淋水狭缝及中心小孔易被泥沙、垢物、杂草、胶球等杂物堵塞。

(3)喷溅范围小不同的喷溅装置,其喷溅范围是不一样的。

喷溅范围小,不利于交叉配水,将会出现轻、重水区域或无水区域,必定影响空气换热效率。

(4)淋水密度差淋水密度差将会出现严重的轻、重水区域或无水区域。

(5)布置设计不合理布置设计不合理是指配水槽之间或配水管之间距离不均等,造成配水不均;喷溅装置标高误差过大,造成泄流量不均匀。

(6)冷却水压头超过变化范围时喷溅特性出现明显恶化反溅型、多层流、HPX旋流型在高水位的情况下,水滴较大,轻重水区比较明显;在较低的水位(200mm以下)下出现淌水现象,其喷溅特性出现明显恶化。

收水器安装1.收水器分块的组装1.1施工人员应熟悉收水器分块的组装特点,并根据场地情况和工程进度情况拟订填料粘接的计划。

收水器分块前必须对成捆的收水器片以及收水器支架等进行检查。

1.2要选择地面平整的场地作为收水器分块的组装场所。

施工前应清扫干净场地。

1.3收水器组装时,施工人员二人为一组,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收水器片之间装上收水器支架并用拉杆串联,再用螺母和垫圈固定。

1.4 组装好的收水器分块要整齐的堆放在场地上,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在地面上拖动,也不能抛落。

2.收水器的安装2.1检查混凝土梁上表面是否平整,并清扫干净。

2.2组织施工人员将组装好的收水器吊至安装位置,搬运时要避免损伤。

2.3按图纸要求,将收水器整齐的排列安装在水泥梁上。

排列时要求表面平整,块与块之间间隙均匀,安放稳妥牢靠,不得有悬空起翘,并注意收水器收水筋的方向符合要求(如右图)。

收水器安装时如遇到混凝土柱,可现场局部切割,保证收水器无贯通缝隙。

2.4收水器上严禁走人或堆放重物,以防发生危险。

PVC管道安装方案1 施工流程:截管——粘结(预制)——立管和干管及支、吊架安装——灌水试验——支管安装2 截管2.1施工前按设计图纸的管径和现场核准的长度(注意扣除管、配件的长度)进行截管。

截管工具选用割刀、细齿锯或专用断管机具;截口端面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可沿管道圆周作垂直管轴标记再截管);去掉截口处的毛刺和毛边并磨(刮)倒角(可选用中号砂纸、板锉或角磨机),倒角坡度宜为15~20°,倒角长度约为1.0mm(小口径)或2~4mm(中、大口径)。

2.2 表面处理。

管材和管件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插口处粘接表面擦拭干净,使其保持清洁确保,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或干布蘸丙酮等清洁剂将其擦净;棉纱或干布不得带有油腻及污垢;当表面粘附物难以擦净时,可用细砂纸打磨。

3粘接3.1 试插及标线。

粘接前应进行试插以确保承、插口配合情况符合要求,并根据管件实测承口深度在管端表面划出插入深度标记(粘接时须插入深度即承口深度),对中、大口径管道尤其须注意。

3.2 涂胶。

涂抹溶接剂时须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管径≥90mm的管道承、插面应同时涂刷),重复2~3次,宜先环向涂刷再轴向涂刷,溶接剂涂刷承口时由里向外,插口涂刷应为管端至插入深度标记位置,溶接剂涂抹应迅速、均匀、适量,粘接时保持粘接面湿润且软化。

涂抹溶接胶时应使用鬃刷或尼龙刷,刷宽应为管径的1/3~1/2,并宜用带盖的敞口容器盛装,随用随开。

3.3 连接及固化。

承、插口涂抹溶接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端插入承口并用力挤压,使管端插入至预先划出的插入深度标记处(即插至承口底部),并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同时须保持必要的施力时间(管径<63mm的约为30~60s,管径≥63mm的约为1~3min)以防止接口滑脱。

当插至1/2承口再往里插时宜稍加转动,但不应超过90°,不应插到底部后进行旋转。

3.4 清理。

承、插口粘接后应将挤出的溶接剂擦净。

4 立管和干管及支、吊架安装安装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支、吊架,施工条件具备后,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各管段粘结依次进行。

管道要直,坡度均匀,预留管口位置应准确。

地下埋设管道,根据图纸要求,在土建施工时预留空洞或套管,待土建回填完毕后反开槽安装。

5 灌水试验干管安装完毕或者埋地管道在隐蔽前应该进行灌水试验。

出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然后向管中灌水,灌水高度以排水水平横管至上层地面高度为准,灌满持续观察5min,液面不下降不渗漏为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