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正 方向变动。
➢薄利多销 ➢谷贱伤农
Ed与TR
价格 收益 Ed
Ed﹥1
Ed﹤1
降低价格
TR增加
TR减少
提高价格
TR减少
TR增加
例题
▪ 1、Ed=2,P=10元,Q=100; ▪ 当P上升1%时,TR如何变化? ▪ 2、 Ed=1/2,P=10元,Q=100; ▪ 当P下降2%时,TR如何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
➢供给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 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价 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 给量减少。
➢供给函数:Qs=f(P) dQs/dP > 0 ➢供给方程:Qs =c+dP (c、d为常数,
d>0)
影响供给的因素:
▪ 相关商品价格: ▪ 替代品: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同方向变化 ▪ 成本变化:供给与成本反方向变化。 ▪ 技术水平:技术进步,供给增加,同方向
➢ 市场需求曲线:
p
D1
P1 P2 o Q11 Q12
p D2
Q1 o Q21 Q22
p D
Q2 o
Q1 Q2 Qd
第二节 供给理论
▪ 一、供给和供给曲线 ▪ (一)供给和供给量
▪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 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 品数量。
▪ 供给量: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 特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 某种商品数量。
(二)需求收入弹性
▪ 定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 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 (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 公式:ΔQ/Q ΔQ Y
Ey = —— 或 = —× — ΔY/Y ΔY Q
▪ 分类: Ey>0,正常商品;Ey<0,低档商品。
0< Ey<1,必需品; Ey>1,奢侈品。 Ey>1,富有弹性; Ey<1,缺乏弹性; Ey<0,负
▪ 供给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 ▪ 供给量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3)时间单位。 (二)供给曲线
供给表:某厂商鸡蛋的供给表
价格(元/斤) 2.0 2.5 3.0
供给量(斤/天) 100 120 140
供给曲线:
P S
O
Q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相关商品价格 ▪ 生产成本的变化 ▪ 技术水平 ▪ 生产者预期 ▪ 自然条件 ▪ 政府政策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需求方程:Qd=a-bP (a、b为常数,
b>0)
2、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交替使用能够满足人们同一需求或 相似需求的商品。例:各种衣服、肉、水果、 日用品等。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 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减少)。
➢互补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 商品。例: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 镜架与镜片等。
▪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图示 )
P
D
S
Pe
E
o Qe
Q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P
D P1
Pe P2
S E
o Q1 Qe Q2
Q
均衡价格的变动
▪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 动。
弹性。
收入弹性的应用:恩格尔定律
▪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 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 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小。
▪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全部支出
(三)需求交叉弹性
▪ 定义: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引 起该商品需求变动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的百分比之比。
▪ 公式:ΔQy/Qy ΔQy Px
❖供求定理
均衡价格的变动(供给不变)
P D1
D0 P1 D2
S E1
Pe
E
P2
E2
o Q2 Qe Q1
Q
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不变)
P D
S2 S0 S1
P2
E2
Pe
E
P1
E1
o Q2 Qe Q1
Q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政府为支持某一行业发展而对 该行业规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产品价格上涨而 对该产品规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
弧弹性=1.25
点弹性的计算
▪ 需求函数:Qd =a-bP (a、b为常数, b>0),设P=1,求点弹性。
解:P=1,则Qd = a - b,另dQ/dP= -b
dQ P
1
b
Ed = —×— = - b × —— = - ——
dP Q
a–b a–b
需求价格弹性分类
➢①Ed=0 需求完全无弹性 ➢②0<|Ed|<1 需求缺乏弹性(相对陡峭) ➢③|Ed|=1 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④1<|Ed|<∞ 需求富有弹性(相对平坦) ➢⑤|Ed|=∞ 需求有无限弹性
▪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P
D1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D0
价格。
D2
▪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 p1
a
线本身的移动。
b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p2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o
Q1 Q2
Q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是全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 市场需求函数:设Q1=a1-b1P, Q2=a2-b2P 则:Qd=a-bP, 其中,Qd=Q1+Q2 ,a=a1+a2 , b= b1+b2
➢ 市场供给曲线:
P
P1
S1
P S2
P2
o
o
Q11Q12 Q1 Q21 Q22
P S
Q2 o Q1 Q2 Qs Qd
第三节 弹性理论
▪ 弹性:自变量变动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 量变动的百分比。(注意:不是因变量变动
量与自变量变动量之比。)
▪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
一、需求弹性
➢变动原因:商品本
身价格。
P2
S2
b
S0 S1
▪ 供给的变动:供给 曲线本身的移动。
P1
a
➢变动原因:商品本 身价格以外的所有
O
Q1 Q2
Q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 市场供给是全部个人供给的加总。
➢ 市场供给函数:设Q1=c1+d1P, Q2=c2+d2P 则:Qs=c+dP, 其中,Qs=Q1+Q2 ,c=c1+c2 , d= d1+d2
影响因素
▪ 1、商品的可替代性 ▪ 2、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 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 5、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长短 ▪ 注意: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时
期、地区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存 在差异。
弹性与收益
➢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反 方向变动;
5、消费者偏好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 好。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
变需求。
三、需求定理的例外
▪ 1、炫耀性商品——显示社会身份和地 位的商品
▪ 2、吉芬商品——特殊的低档商品 ▪ (1)背景 ▪ (2)解释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图示)
P
D2 D1
D3D4
E
D5
o
Q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电话
▪ 2001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产业信息部联 合发文取消了电话初装费,两个多月后,杭 州的电话市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市场 出现了空前的火爆场面。每天前往电信部门 登记装电话的客户络绎不绝,最高一天甚至 超过以前一天登记数的10倍。萧山区甚至出 现了一个月发展农村电话2.7万户的高峰, 一个月新装电话农户就超过以往一年的数量。 淳安县也出现了一天受理装机1485部的场面。
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后果 ▪ 举例:农产品、住房、票贩子等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图示)
P
D
S
P1
过剩
Pe
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谷贱伤农 根本原因:农产品缺乏弹性
pD S1 S2
P1
E1
P2
F
E2
o
Q1 Q2
Q
例题
▪ 假设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d =1.3, 需求的收入弹性Ey =2.2,求: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 第一节 需求理论 ▪ (一)需求和需求量
▪ 需求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
▪ 需求量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3)时 间单位。
(二)需求曲线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需求曲线:
P
D
o
Q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消费者收入水平 ▪ 消费者预期 ▪ 消费者偏好 ▪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 ▪ 政府的消费政策
1、商品本身的价格
➢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 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 降,需求量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