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治考点解析: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
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题目:
(多选)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守诚信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D
解题分析:
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
体现了“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精神。
因此D正确。
ABC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但是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2)
1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2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
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
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题目: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古代民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D强调道德修养,造理想人格
答案:B
解题分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古代民言都是表达的诚信,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因此B正确。
ABC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但是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3)
1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
文化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2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言践履、修身养性。
孔子说,“仁远乎。
我欲仁,斯仁至”“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
题目: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2012.11 单选题)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答案:B
解题分析:
本道题目的出题形式是考研真题的常用方法。
阅读题干可知:“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道德的修养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
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
B 选项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B。
选项 A 语出《论语》,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选项 C 语出《论语》,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选项 D 语出《论语》,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在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4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
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甄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题目:
(多选)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要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
A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B用中华传统道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答案:ACD
解题分析:
要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4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因此ACD正确。
选项B错误,因为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中华传统美德是其中精华部分,两个概念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