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白描的基础知识

第1讲---白描的基础知识

9
描的用笔
笔锋的提按运动。提按是指行笔中的压力变化。“提”,笔锋的压力轻,线条变细; 按”,笔锋的压力加重,线条则变粗。行笔中途停顿略按“顿”,略提向回折为“挫”。 折、提按、顿挫是行笔过程中最基本的笔法变化“紧收”是指收笔回锋。线条结束时把 锋向来的方向收回称为收笔回锋。 起笔、收笔中藏锋回锋的圆与尖,其表现效果在白 中称为“虚”与“实”,这种圆与尖即虚与实的变化称之为线形变化。此外运笔的速度 宜太快,也不宜呆滞,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不可轻率潦草。
白描要求用笔有抑扬顿挫,用墨有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白描的用线 讲究骨法用笔,流畅而生动,使人感到整个画面的用线有节奏、有层次, 生动而又清新。
6
白描的执笔方法
白描的勾线,主要是中锋用笔,所以执笔姿势极为重要。五指握笔法对 握笔的姿势、指法及腕、肘部的运动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关键是执 笔要正,要做到以下四正:画案平正,座椅端正,纸绢铺正,本人坐正。 四正之中的“坐正”为首。坐正须得两脚着地,双膝平行,脊背挺直, 使全身重量落在股脚之上,不能力压手腕,有碍运行。时常联系,日久 习惯,收益无限。
7
执笔方法:是以拇指外推,中指食指向里勾,握住笔 杆,无名指并拢,中指以以指甲根部贴紧笔杆,小指 则紧靠无名指助力。 (1)姿势:要求笔垂直于画面上,不要出现斜角,要 达到“笔如悬针”的状态。 (2)指法:五指并拢,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中指钩 住笔杆往里拉,无名指顶住笔杆往外推,小指抵住无 名指。握笔的五指要有力度,切记松垮,手掌要虚空, 就像握住一只鸡蛋,要求“指实掌虚”。 (3)腕、肘:要求以肘部作为支点,腕部虚悬,运动 前臂。
5
线的表现力(重要性)
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最简单、最朴素的造型语言,在中国画里 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界定形象的作用,他还表现作 者的个性品德、人格修养和思想感情,线是中国画的灵魂。
线条语言虽然单纯,但中国画在表现不同对象和物体时,通过对线条 进行各种微妙变化,使其产生了独具个性的形式语言。在白描画中,线 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 速度要均匀,勾出的线条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含蓄在内, 不易显露于外。缺乏含蓄的笔墨,不耐久看。
4
白描绘画工具
笔、墨、纸、砚是工笔(白描)主要工具材料。 笔:勾线笔基本上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勾线多用笔挺拨、富有弹性,故多选 用狼毫这类细而尖的笔。 如:衣纹笔、红毛笔、叶筋笔等。 (补充内容:小红毛:毛比较短,呈红色,含墨饱满。衣纹笔:勾勒衣纹用笔,毛 头长,含墨量高,峰长适合长线条。挑选笔要看笔杆是否笔直,笔头毛峰是否饱满, 最好打散看。可以用手实验弹性,压下后是否回弹,画圈抬笔后毛是否凌乱。一般 花鸟选择笔头略胖的,笔锋尖的,可描绘出笔锋的顿挫。) 墨:一得阁墨汁。 纸:一般工笔画多选用熟宜或绢,更常用熟宜,如蝉衣宣等。性能是不渗水,适合 于画工整细腻的式笔直。选蝉衣,不要太老的纸张,由于时间久脱了胶凡会散墨。 蝉翼透明,有韧性,可以蒙在线稿上直接临摹。 砚:好视一般质细腻,易不墨,不渗水,墨不易干等优点。可用白瓷碟。
10
描的用线
为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 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 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 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学习白描课程,是为了增强线条的绘画能力,更好的把握线条 的虚实,用线为体服务。加强对事物的描绘能力。
2
为什么要学习白描?
线条-------玉石描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雕刻
3
白描的特点
(1)单纯性:白描舍弃了色彩,只以单纯的黑色表现形象的色彩 感与质感,给人以纯净超脱之美感。这些美感的产生是靠线条的 疏密对比、空白处理、抑扬顿挫以及粗细、干湿和快慢用笔变化 来表现的。 (2)特殊性:白描仅以线条来塑造事物形象,要求画者对事物本 质结构有极强的理解力,它的表面看似精工细描,如实写生,但 实质上是对写生对象的概括与提炼,并根据画家的理解创造性的 组织线条来塑造形象。
白描
第一讲 白描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个画种,古代称之为“白画” ,是一种技 法形式的名称,通常也叫“线描”,是用毛笔墨线勾描事物轮廓、 结构,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强调线条的运用,在线条的变化 中表现其韵律与美感,是以骨法用笔为理论基础。白描是中国画 的基础训练形式之一,对于训练中国画的造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过程,其画作亦可成为独立的绘画品种。
8
白描作画过程
1、选稿:白描的临摹最好选择印刷精致,细节清晰,有局部放大的传统名 作。 2、读稿:这个环节十分的重要,就像我们在画画之前需要大量仔细的观察 一样,读画也是十分重要的。观察仔细,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画所体现的精神, 带着情绪入画,通常对学习绘画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在画线条。另外,也 可以直接的观察到花卉的生长特征,线条的走向趋势。 3、起稿:画稿小必须放大,通过复印或投影用铅笔将画稿妨碍到素描纸上, 要求力求与原作的线条接近,形状比例准确,来龙去脉理顺,不能马虎。 4、过稿:通过拷贝箱(台)将素描铅笔稿复制到纸或绢上。 5、描绘:用毛笔勾勒,勾时必须分析墨色浓淡。线条的粗细虚实变化。强 调运笔技巧以及作画者的心态。
11
描的练习方法
白描用一种墨色练习,集中练习对线条干湿、粗细、顿挫转折的敏锐感受。为了保持墨 色一致,每天调好墨后,都要现在废纸上钩几条线,和以前的墨色比较一下再画。在画 的过程中,还要定时在墨汁中添加水分。 (1)开始可以先用铅笔过稿,也可以直接用熟宣蒙在线稿上临摹。准备两份线描复印 稿:一份蒙上熟宣,用回形针固定好以备临摹,另一份放在旁边随时观看。 (2)初学者不要选择浓墨,线条容易枯滞。淡墨反而更容易掌握,勾出来的线条比较 流畅,墨和水的比例为1:2准备一张纸巾,根据线条粗细控制笔头水分。(海绵和抹布) (3)始终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指实掌虚”,但需随时更换手与纸的着力点,勾长线 时肘部着力,勾中长线时腕部着力,最短的线可用小指着力。保持笔杆与纸面的垂直角 度,但随时改变握笔的高度,勾长线时把笔杆稍微握高,短线稍微握低。 (4)遇到难勾的长线时,可以先练习如何把长线分开成几段画,但要求看不出接口。 (5)勾线时可以旋转纸张,把线条换成顺手的角度,比如横线易画,就把竖线调成横 线。先把顺手的线条练好了,以后再慢慢练习难成的线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