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优秀课件


巩固练习: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 判读后回答: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 余村: 山谷 ,李村: , 鞍部 气象哨: 。 山脊
②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 余村的理由是 王村在河谷,气象哨应建在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 相对高度是650 米。已知王 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 ④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 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 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 种方案好,为什么? 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 应是 6.1 ℃。 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
走向大致是
西南→东北,西→东

一、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
读图1.1.7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回答题目
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D A. 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C. 面积:甲>乙>丙 D. 比例尺:甲>乙>丙
二、等高线地形图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绝对高度(海拔) 相对高度
注意单位换算:1千米=105厘米
(1)数字式:1:10 000 000 或 1/10 000 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3)线段式:(直线式)
0 100 200(千米)
170°
180°
170° 50°
A
B
60°
比 例 尺 的 计 算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E鞍部
X 100 300 400 200
M 400 300 200100 Y 图2 E
米 300 200 100 米 400 300 200 100
XY
N
MN
F陡坡、G缓坡
G
1000 河流 500
F
H陡崖
400 300
H
200
100
H峡谷
300
H 400 300 400
河流
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
例1.(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 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 ( C ) A. 6000m2 B. 60000m2 C. 600000m2 D. 6000000m2
640×960=614400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a、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 A
C、1:6 000 000
D、1:9 000 000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
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 3、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练习8:
(1)图中村庄A大致在
C
B A D
村庄B的 正北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知识要点:计算陡崖的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其中最大值为a, 最小值为b,等高距为d,则: 陡崖顶部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a≤ H顶 <a+d 陡崖底部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b- d< H底≤b 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 (n-1)d≤ H 相对<(n+1)d
699m<H<700m 例1(1)图中山峰最高海拔H可能达到? (2)崖顶海拔的取值范围? (3)崖底高度的取值范围? 100m≤H<200m [600m,650m) (450,500]
练习5: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② ,最小是 ③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② 内容最详细是 ,最简略的是 。 ③ ② ③ 。实地范围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4、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练习7:一张1:12 000 000的地图
若将该图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四分之一,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 是

A、1:48 000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缓坡、陡坡、峡谷等
(2) 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A山地
A 300 200 100
C山谷



100 200 ③ 300
C
B盆地
B
D山脊

① D
300 200 ③ 100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B

A 0 2千米
B
C
D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判断坡度陡缓: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知识要点: ①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河流流向就可 以判断山脊山谷等地形,进而判断等高线 值的大小; ②温差计算:(对流层)海拔上升100m, 温度就下降0.6℃

知识要点: ①估计两点的相对高度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上的两点,中间间隔的 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两点的相对 高度H取值范围为: (n-1)d<H<(n+1)d ②迎风坡背风坡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风 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上,迎风坡坡度较缓, 背风坡坡度较陡
例6: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 图,分析回答: (1)写出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 _____②_____ 盆地 ③_____ 陡崖 ④ _____ _____ 鞍部 ⑤_____ 山峰 ⑥山谷 ⑤ 山脊 (2)计划从小河引水到C处, 有 AC 和 BC 两条路线,选择 ⑥ 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AC ,因为 A 处比 B 处高,引 水顺势往下流,可实现自流。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 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 什么? 甲处,因为甲处等高线稀疏,(4)设计修建坝址高达100米的水库,根据等高 线,选择何处筑坝比较合适?在筑坝处用符号标 坡度较缓且靠近河流,灌溉 识并说明理由。 方便。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平面)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相等)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密陡疏缓) (5)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为河流 的集水线。 (7)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 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乙 (甲或乙),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 (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知识点归纳: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1)山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 (2)小盆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 (3)山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 (4)山脊: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 (5)鞍部:位于山顶两山顶之间山脊的最低处山谷的 最高处。 (6)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 (7)凹坡: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 凸坡:低密高疏是凹坡视野不好。
三、等高线的应用
1、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臵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地区(汇水量大,“口小” 利于建坝,节约投资)。 2、与地区规划结合: A、农业: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坡度<25°的山地、丘陵适宜开发 梯田。 B、工业: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 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C、交通业: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 缓坡,并通过鞍部。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等深线较密。 3、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范围是多少?
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
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

A 0
B
C
D
2千米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判断坡度陡缓: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规 律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200 220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知识要点:坡度角计算公式及大小比较 垂直距离 tan坡度角= 水平距离 坡度角大小的比较要注意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间隔等 条件的异同,最好使用上公式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关注条 件地遵循一些规律。
考纲要求
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2、常用图例、注记。 图。
地 图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 地形剖面图。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方法 例:如果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