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层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工程

单层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工程

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范本)一、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名称)2、设计单位:(分部或分项设计单位名称)3、施工单位:(分部或分项施工单位名称)4、工程范围:(分部或分项工程范围)5、工程内容:(分部或分项工程的主要内容)6、施工工期:(根据总进度计划确定的本分部或分项工程工期目标)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2、监理合同及其他建设合同;3、施工图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图纸会审等资料;4、国家、地方法规、规范、标准等;(编制本监理细则依据的有效规范、标准一览表)5、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6、业主合理要求;7、招投标情况;8、其他。

三、分部或分项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强制性条文的执行,确保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符合合同规定,其工程质量目标如下: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3、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4、质量控制资料完整;5、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符合有关规定;6、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7、确保工程质量验收符合合同规定。

四、工程特点及监理工作重点1、工程特点、难点:(描述本子分部或分项工程的专业技术特点,着重本分部分项工程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及本工程难点等。

)2、监理工作重点:(根据工程特点和监理规划简述质量监理工作重点。

)五、监理工作流程六、质量控制点七、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一)事前控制1、对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承诺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检查落实。

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应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检验制度。

2、大中型钢结构工程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署,经监理审查签认后实施。

3、构件制作(零部件加工、连接、组装、预拼装)应编制工艺计划书,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署,经监理审查签认后实施。

4、对原材料采购合同进行审查。

所有钢材、焊接材料、坚固标准件,必需来自有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的厂家。

进口钢材应有海关出具的商检报告。

(二)事中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把好进厂验收关,进厂验收的检验批原则上应与分项工程检验批一致;对于混批钢材、进口钢材、质量有疑义的钢材、大跨度重要受力构件使用的钢材,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钢板等,应进行抽样复验;对钢材的规格尺寸、表观质量、锈蚀等级,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焊接材料、紧固标准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全数检查。

未经进厂验收不得进入现场材料库。

2、焊接工程质量控制1)焊工持证上岗,并不得越级施焊。

2)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咀等焊接材料与母材匹配。

其使用前应按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3)在本工程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4)任何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一、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一、二级全焊透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检验。

5)要求熔透的对接及角对接组合焊缝,焊脚尺寸不得小于设计或规范的要求。

6)焊缝施焊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3、紧固件连接工程质量控制1)永久性普通螺栓,必要时应进行螺栓拉力载荷复验;普通螺栓拧紧后,外露丝扣不少于2扣;连接薄钢板采用的自攻钉、拉铆钉、射钉等,其规格尺寸应与被连接钢板匹配,且间距、边距符合设计要求。

2)钢结构制作和安装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其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试验和复验;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付终拧后,应按规范规定检查终拧扭矩;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付终拧后,遗留的梅花头数量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比例;高强度螺栓连接付的施拧顺序、初拧及终拧扭矩符合设计要求和JGJ82行业标准。

终拧后其外露丝扣应为2~3扣;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如不得不采用机械扩孔,其孔径不得超过1.2d。

4、钢零件、部件加工工程质量控制1)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无裂纹、夹渣、分层,缺棱不大于1mm;钢材切割或剪切后,料材的长度、宽度、切割面平面度、割纹深度、局部缺陷、端部垂直度等,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2)钢材冷矫正和冷弯曲的作业环境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碳素结构钢不低于-160C低合金结构钢不低于-120C);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不应超过规范规定;钢材冷矫正后的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低合金结构钢热加工的加热温度不超过9000C,加热矫正后应采用自然冷却;低合金钢零件热加工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0C,热加工结束后应自然冷却;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凹凸或损伤。

3)钢材气割或剪切后,需要进行边缘刨削加工时,其予留刨削量不小于2mm,边缘加工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5、钢构件组装质量控制1)焊接H型钢拼接缝位置、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成型后截面尺寸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2)成型后的吊车梁、吊车桁架,在自重和两端支承状态下,不应有向下的挠度;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位置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组装的构件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3)构件的端部铣平面的平面度、对杆件轴线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两端均为铣平面的构件,其长度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安装焊缝坡口尺寸及角度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4)组装完成以后,构件的外型尺寸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

6、钢构件预拼装质量控制1)凡需要在工厂进行预拼装的构件,预拼装应在平台或支架上进行。

平台或支承架应稳固,顶面水平度满足工艺要求。

2)采用紧固件连接的预拼装,所有节点板均应装上,并采用试孔器进行检-1)的试孔器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小于85%。

查,当采用(d孔3)各种钢构件(多节柱、梁、桁架、管构件)预拼装的偏差(单元长度、跨度,扭曲,起拱,弯曲矢高,对口错边,坡口间隙,两对角线差等)不超过规范规定。

7、单层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1)基础和支承面安装前先检查建筑轴线、标高和预埋地脚螺栓规格及位置偏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基础顶面是否符合钢柱支承面的要求;对于杯口基础,检查杯口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安装和校正检查构件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是否有变形及涂层脱落,并进行矫正和修补;钢柱、钢梁等主要构件的中心线、标高基准点安装前应标记、齐全,钢构件表面清洁,无泥砂、污垢;构件节点安装顶紧面,接触紧贴面积不小于70%,且边缘间隙不大于0.8mm;现场安装焊缝组对间隙符合规范要求;钢屋架、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体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侧向弯曲不超过规范规定;檩条、墙架、系梁等次要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亦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整体平面弯曲不超过规范规定;钢结构工程中的钢平台、钢梯、栏杆、一般应采用国家现行的标准图集,其安装的允许偏差不大于规范的规定。

8、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除前款单层钢结构各项要求以外,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安装还应进行以下各项控制:1)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安装,柱、梁、支撑等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在制作时应考虑焊缝的收缩变形及荷载对柱子的压缩变形。

2)每层(或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必需从地面轴线直接引测,不得以下层(或下节)柱子的柱顶作为本层柱子柱脚的定位依据;构件安装时楼层的标高控制方法符合规范要求。

3)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柱子的安装精度比单层结构有更严格的要求,柱子轴线位移和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4)多层和高层钢结构,其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比单层结构有更严格的要求,其允许偏差按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5)控制楼面或平台的施工承载不超过设计的允许承载。

6)单层、多层、高层钢结构安装必须先建立可靠的楼层刚度单元,防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失稳事故。

(三)事后控制每项工序之后,对成品保护进行督促和检查。

及时整理各项施工记录、检验、检测记录和中间检查验收记录。

八、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1、钢结构制作、安装检验及验收的质量标准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该规范缓引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2、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每道工序完成之后,均应进行检查。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钢结构制作、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顺序逐次进行;后工序的质量验收必须在前工序质量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原材料进场验收检验批应与分项工程制作检验批一致。

5、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合格的标准是: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合格的质量标准,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1.2倍;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记录与资料齐全。

九、施工安全监理要点: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用电设备安全措施完备可靠。

安装起重设备性能完好、安全配置完整、可靠。

操作人员有上岗资质证。

结构安装高空作业人员应具有特种作业资质并事先进行健康检查,作业时绑好安全带。

吊装构件作业面下方设置水平安全兜网。

对焊接作业飞溅的火花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吊装作业区设置围栏,悬安全警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使用的设备和机具(如电焊机、空压机、打磨机以及其它电动工具)必须固定牢固。

5级以上大风停止高空作业。

吊装作业遵守“十不吊”原则。

严禁在高处采用抛郑的方式传递物件。

十、旁站监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