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力学解题的三个基本观点重点
动力学解题的三个基本观点重点
如图 11 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 α ,质量为 m 的滑块,距 挡板P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 ,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 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 总路程为多少?
V0
S0
P α
图11
动力学三个基本观点的解题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要建立在分析物 理过程的基础上。临界状态往往应作为研究过程 的开始或结束状态。 2.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 力的示意图,必要时还应画出运动的位置图. 3根据上述情况确定选用什么规律,并列方程求 解. 4.最后分析总结,看结果是否合理,如选用能 量守恒定律,则要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在转化; 如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则应注意矢量性, 解题时先选取正方向.
(’04广东,17)(16分)图中,轻弹簧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直导轨上,弹簧处 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导轨上的 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 B滑行.当A滑过距离l1时,与B相 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 不粘连.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到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 A 和 B 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 u ,运动过程中弹簧 最大形变量为 l2 ,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A 从 P 点出发时 的初速度v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 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在A处压缩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 获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 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求: (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其动能的大小.
动力学解题的三个基本观点
1、 力的观点:
应用牛顿定律(F合=ma动量定理( Ft= mVt - mVo )和动量守恒定律 ( m1V1+m2V2= m1V1´+ m2V2´ )解题;
3、 能量观点: 应用动能定理( W合= mVt 2/2 - mVo2/2 )和 机械能守恒定律( EK1+EP1=EK2+EP2 )或功能关 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题。
动力学解题的三个基本观点物理规律 选用的一般原则
1.对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和动能 定理,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 量定理,而涉及位移的应选用动能定理。 2.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 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系统内物体的相 对位移(路程)并涉及摩擦力的,要考 虑应用能量守恒定律。 3.涉及加速度的力学问题必定用牛顿第 二定律,必要时再用运动学公式.
如图所示,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
bc 为与 ab 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 R=0.30m 。质量 m=0.20kg 的小球 A 静止在轨道上, 另一质量M=0.60kg、速度v0=5.5m/s的小球B与小 球A 正碰。已知相碰后小球 A 经过半圆的最高点 c 落到轨道上距 b 点为处,重力加速度 g=10m/s2 , 求:碰撞结束后,小球A和B的速度的大小。
如图所示,AB为斜轨道,与水平方向成45°角,BC为水平轨道,两轨道 在B 处通过一段小圆弧相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轨道AB的A处从 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轨道上的 C点,已知A点高h,物块与轨 道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求: (1)在整个滑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沿轨道AB段滑动时间t1与沿轨道BC段滑动时间t2之比值. (3)物块沿轨道AB段滑动位移S1与沿轨道BC段滑动位移S2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