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分布规律探究及做题方法技巧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分布规律探究及做题方法技巧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答案分布规律探究说明:(参考有风险,请谨慎使用!!!)下面这些做题方法和技巧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请结合自身情况谨慎使用,也可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注意单词和语法分析以此来提高此方法的适用效果。

此方法为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权威观点,如若参考使用,请自行检验是否符合自己的做题习惯,由于参考此文加于自身带来的一切不适,后果自负,所以请谨慎参考使用。

1、当题目中某个选项的中心词和篇中心词以及段中心词不一致时,一般不选(排除法,非常有效)。

2、先看题目再做题的方法适合于四六级,而不再适用于考研英语,一般需要4—6分钟阅读考研英语全文,掌握大意。

3、题目的顺序一般情况下是和文章的段落顺序一致的,即做下一题目的时候只需要查看上一题目的答案出处一下的内容即可(但是,此时需要精确保证上一题目答案出处准确),不用再往回找,节省做题时间;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是,很少很少很少),如2003年text2的第二题和第三题,但是也应当知道,这只是极少数的。

4、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可以从文章原文中找到,做题时找到题目答案出处并画线以做标记,以便后来检查之时一目了然,节省时间;也做到做题时有理有据,心中有底。

5、主旨题,起标题,加标题的题目,找文章的中心词和侧重点词,如2008年的text1最后一题,文章中心词是stress,women,侧重点词是gender,那么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6、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中心词和段中心词,以及句中心词,对做题很有帮助。

7、做文章主旨类的题目时,必先在文章开头的两段找出篇章中心词(即篇章讨论的话题),一般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第二段的第一二句。

以此来确定文章的主要讨论内容。

外文一般如题较快,且一目了然,直白明了。

8、当遇到选项中几个答案都无法排除,感觉都对时,应认真考虑,结合文章基调和相关段落,仔细揣摩,确定答案。

9、使用词汇组合法(即从答案出处找出关键的词汇组合和题目选项中的词汇吻合,一致)特别有效,此处一般会用到词汇的同意转换和派生,常用的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所以在复习单词的时候要多注意这些词的同义词和派生词。

而阅读理解很多题目选项设置是这样的规律,选项是文章部分词语,语句的同意转述。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推断题、主旨题,加题目的题;而有些题目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推理,综合加以排除。

如2006年text3第二题的A、D选项应仔细分析,有较大迷惑性。

10、每一篇答案分布中,五个key中至少出现ABCD中的三个,甚至有出现连续三个都一样的答案分布,如CAAAD的情况,但仍有以上规律控制。

11、有些题目是要经过一定的归纳,总结,分析,推理,才能得出结论,故在做题的时候应认真考虑,答案往往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此时可以结合文章基调,篇章中心词,及感情色彩,态度等方面得出答案。

12、做阅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情感词,态度倾向词和问句,以及问句后边的那句话,还有逻辑连接词,特别是表示原因、因果、转折的词汇,如therefore,because,but等,这些情况下常设考点儿来考查。

13、万不可题题联系实际生活类推,分析,认为想当然得出结论,一定要依据文章环境和说法。

但是,有些题目就是要依据实际生活推理的,此时的推理一般一步到位,不会拐弯抹角。

14、阅读理解题题干中常常用in that 来代替because。

15、市面上所有的参考都是以教你理解文章,分析文章,句子,语法,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等,它是教你完全搞懂文章基础为目的的,虽说这对于提高英语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我认为,在中国现行的测试体制下,这种方法的适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选拔性测试是以拿高分为王道。

所以,此方法会忽略篇章结构以及文章的深入理解,是以做题为题目的,当然,如果方法得当,也会提高句子的分析能力和篇章结构的理解分析能力。

16、如果让猜某句话的意思或通过某句话猜测作者将(是)要讨论的内容(话题)是什么?这种题一种是结合文章环境来猜测句子的含义,另一种是作者谈论的对象。

此种题型均在2004年text3中有所体现,如第一题和第三题。

而对于后者(第二种)答案往往在题干句子周围或本段以内,一般不会脱离本段,因为每段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般都不一样,都有段大意和段中心。

虽然所有段落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段和段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除非是段和段之间联系特别紧密,关联特别大,此时答案才会跨段落。

17、而某些特例,如2008年text4中第二题利用词汇组合法答案应该是C,虽说第二段第二行有所体现,但仔细辨别可知,C为过度推断,由此事件不能推出C这个结论,而正确答案是D,其实,要想把D和文章中心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D进行一步推理,利用D的答案再来推出和文章中心的联系,以此来表现华盛顿对于奴隶制的态度这样的中心,可知此题为例外情况。

18、做到这里,我发现这种方法有种缺陷,就是会忽略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等的分析,段和段之间的关联等,这些方面,对于做那些需要依靠这些分析来做的题目,往往需要综合段落作用,总结段落主要内容来分析,推理,才能得出答案,请注意这种方法的适用限制性。

19、目的体一般是用来引出话题和引出文章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此时使用中心词汇组合法,特别有效。

20、我在做题目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背诵了星火考研单词系列书,共三册,将近五百页;还在平时抽时间参看分析了一本由胡敏编写的真题长难句分析,已基本掌握大部分;初中高中我还看了一些英语周报,语法书,参考资料等,因此具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的相对的扎实基础,因此这种方法可能对于词汇和语法相对较弱的同学实用效果不大。

21、我觉得背诵单词,不要去记如何拼写,一来没有时间,二来,考到单词拼写的机会只有作文,适用范围窄,再说,我认为作文是背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熟练掌握考研英语写作技巧的)。

所以,在我看来,应该记单词的词性和意思,特别是具有同义词的意思,还有就是单词的派生词,对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阅读理解的题目答案有时是单词、语句的同意转换,有时是词汇的派生词,这种方法,你甚至大可不必完全搞懂句子和文章就可以做对题目。

22、对于长难句的分析,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它是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主要内容。

它是主要部分,而其它部分都是用来修饰和限定主谓宾的。

主、宾都有可能是句中心词、段中心词、篇中心词,而谓语有可能表达作者的态度(当然逻辑关系词,形容词,副词,定语等都有可能表达作者的态度,有些是直接的,而有些是隐晦的),相对重要的是同位语,后置定语(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介词等),前置定语,这些一般都是限定词,对中心词一般有一定的限定作用,最后才是状语和补语,这两个是对中心词和谓语的补充和说明,分析时配合以词性分析,效果更佳。

但是有些对成分不是很了解,下面简单举例说明成分及作用:The boy with roses in his hands standing there is waiting patiently for his GF who is walking here.主谓宾:The boy is waiting for his GF;它表达句子主要意思,说明主要事件。

主语:The boy (事件动作发出者),谓语:is waiting for (事件动作),宾语:his GF (事件动作承受者),handsome是前置定语,限定the boy 的是handsome 而不能是ugly,with roses in his hands 介词短语做后置定语,限定boy,不能in one hand ,不能in his mouth ,而standing there 是伴随状语,表达一种伴随的状态(实际上standing 是伴随waiting 谓语的,即waiting 是主要动作,而standing 是在waiting的同时而伴随的动作)。

Who is now walking here是his GF的定语从句,相当于后置定语walked here,而patiently是副词,用来修饰waiting的,一般可以理解为状语。

而补语一般是用来做宾语的补语,即我们常说的宾补,最常见的结构是find sb do/doing /adj,而do/doing /adj,即做宾语sb的补语,此处只是简单的相关介绍,如若仔细了解,还请查阅相关资料。

23、今天做了一道特殊的词汇替换:not ...but...=rather ...than..2006年text4第三题,第二题由Too 可知,bummer 后边儿,它和文章(段落)表达的基调是一致的,本段又体现词:misery,souls in danger,be meat for worms 等和答案选项unpleasant是同义替换。

第四题:bitter=distasteful,fresh=refreshing;即答案为B24、测试的时候,只需要关注有用单词和句子即可,大可不必为了一些不会的单词(跟做题关系不大的)和句子费脑筋。

我发现我做完了题目,并没有完全搞懂文章,只是对文章理解了大概,但仍然可以做对题目,保证70%的正确率。

接下来还有待提高。

25、有的时候需要归纳几个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或归纳全文才能得出答案,这在2005年text4中1,4,5都有所体现,此时需要认真分析句子的意思以及它文章的关系,还有作者的感情态度,有时候也有关联,这些题目类似于归纳总结的题目。

26、如果某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讲某件事物或文章中心词的优点,优势,正面,那么作者的态度很可能是support,encourage,optimistic,等正面词汇;如果大部分是在讲某件事物或文章中心词的缺点,劣势,反面,那么作者的态度很可能是against,opposed,pessimistic等反面词汇。

若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既有正面,又有反面,作者态度通常是客观的。

然而,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如support,opposed,anxiety等。

这就要看正面和反面,优势和劣势那个更明显,介绍的更偏向,作者通常会通过某些词汇,词语表达出来,通常在段末,段首,篇末有所体现。

27、持续补充当中,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做题方法,可以拿出来一起分享,多交流对大家很有帮助。

28、最后预祝大家考研金榜题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