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具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家具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家具设计专业调研报告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校唯一的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是基于厚街家具产业迅速发展这一实情而创办的。

自1996年东莞市挂牌我校为厚街专业技术学校至今,家具专业的创办已走过10多个年头。

本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近年考生报名踊跃。

然而经过10多年的办学总结,就专业开设方向、就业岗位等存在一些问题。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校承担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任务。

借此机会,我校决定对家具专业进行改造。

为了使专业的改造更加顺应市场需求,学校安排我们家具教研组对东莞厚街家具市场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整理,并做出调研报告。

一、家具产业发展状况1、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家具产业发展迅速,家具出品贸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8 年 1-9 月我国家具出口数量为 18.9 亿件,同比增长 13.55%;出口金额为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 17.85%。

而近期,受金融海啸持续冲击,世界经济下行,外需明显减弱,直接导致订单萎缩,出口受阻。

2009年经济复苏,2009年1—9月份全国家具主要产品产量累计达430882292件,累计同比增长0.33%。

2009年1—12月,我国家具制造业销售产值达到两位数较快增长,出口当月同比有所增长,累计仍然呈现下降。

家具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当月同比增长18.78%,累计增长13.36%;当月产销率99.32%,同比增长0.55%,累计产销率97.94%,同比减少0.1%;家具产量当月同比增加16.9%,累计增加4.9%。

(中国轻工业网/)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具产量51867.19万件,比 2007 年下降 1.91%;2007 年家具产量 48480.55 万件,比 2006 年增长 16.45%;家具制造业累计创造产值 2416 亿元,同比增长 27.81%。

2、中国家具区域发展状况改革开放前,中国家具业的中心在是以京津和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使家具业向广东、浙江、东北、华北等地转移,并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四大产业区。

四大产业区分别是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的华南家具产业区;以浙江、江苏、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家具产业区;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家具产业区;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家具产业区。

3、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作为全国家具最重要的生产、流通、出口基地,家具企4、东莞厚街家具展业发展现状在中国的南方,形成了“中国家具半广东,广东家具半东莞”的局面。

东莞是珠三角家具产业中三大产业基地之一,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国际性家具外销生产基地。

据统计,目前东莞有3000多个家具生产厂家,年产值约600亿元,且主要以外资、台资居多。

其中出口额约60亿美元,占到全国出口的四分之一强,从业人员达30万人左右。

据悉,全国知名家具品牌中就有70%出自东莞。

厚街上规模的家具企业有400余家,产值超过20亿元,从业人数10多万人,颇具规模的家具专业市场8个,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开辟长达5公里的家具大道,成为珠三角国际家具及机械、材料、配件的大型集散基地,已形成了行业规模大、档次高、质量优的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镇区家具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仅大岭山镇家具厂大约有1000多家,整个东莞地区家具厂大约2000家左右。

东莞涌现出城市之窗、华伟、华辉、兆生、迪信、永信、金利源、盛森、帝豪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形成了比较知名的家具品牌,已成为东莞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享誉“东方家具之都”。

一年两届的“名家具展”已是亚洲当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效最好的专业家具展之一。

集中了中国80%以上的知名家具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越来越多的海外买家。

厚街镇获得了广东省专业家具镇、全省家具专业科技创新镇、家具之都和中国会展名镇等荣誉称号。

二、家具产业人才需求的状况1、珠江三角洲家具企业岗位需求分析2、省相关企业调研情况通过走访东莞名家具研发院、万恒通家具集团公司、华伟、事达等10多家家具企业与研发单位的实地调研,对家具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3、家具专业岗位分布主要指岗位分布、岗位任务、能力要求、人才结构等方面4、厚街家具产业人才需求状况通过走访东莞名家具研发院、万恒通家具集团公司、华伟、事达等10多家家具企业与研发单位的实地调研,对家具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4.1、家具人才需求动态据广东家具重镇厚街劳务大市场营销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家具职场需求排名前五位的职位类别是:技术、设计、销售业务、管理、普工。

其中技工类职位占据了企业提供招聘职位数额的士30%以上,设计类职位占到企业提供招聘职位数额的25%左右。

从厚街理想人才市场2010年3月份举行的5场家具专场招聘会汇总情况来看,总参展企业400家左右,吸引求职者人数逾万名,其中,营销类职位和技术职位是目前家具业招聘的“最高指数”。

中高级人才,管理型、策划研发型、销售型人才成为企业招聘的香饽饽。

4.2、家具人才岗位群需求据东莞名家具研发院王猎秘书长介绍,家具人才主要分为:技术类、营销类、普工类。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层次,应该着重培养绘图员与营销人员,而且营销人员更偏向培养从跟单员做起。

厚街理想人才市场王经理介绍每年东莞仅绘图员的需求量大约为1000名左右,待遇为2500元/月。

万恒通家具有限公司唐经理介绍,一个350人左右的家具厂,大约配置4名绘图员,5名跟单员。

仅厚街大、中家具企业就有500家以上,因此可以说家具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其中最为紧俏的是油漆师傅、样板师傅、设计人员。

这三个工种几乎各工厂都缺人手。

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和产业升级的影响,造成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流走。

今年经济形势转好后,出现了招工困难,招不到人的局面。

根据厚街劳务市场统计,今年许多工种待遇都有所提高,一般普工,去年厂家开价为1200元左右,今年则开出1400元,增幅为10%-20%,大型企业的待遇则更高。

厚街对家具人才岗位状况统计见下表:表1 家具企业岗位及待遇统计表通过调研,本地家具产业中适合我校家具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及需求情况统计如下:表2 我校毕业生岗位及需求情况统计2.3、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通过对10多家家具企业的走访,针对我校中职学生的培养,家具企业对用人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感,对工作认真,最主要是能吃苦耐劳,还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2)技能要求具有实战性,专一性。

如从事家具绘图,不仅能够熟练运用CAD、3D等绘图软件,还要懂得家具结构与工艺的合理性。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深入企业,进入生产一线,让学生担当工人角色。

(3)具有较强的自学与适应能力,学生进入企业后,经过3到6个月的时间后,能够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本岗位的任务。

2.4、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1、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只有18岁左右,缺乏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90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缺乏与沟通能力,养成了一些自私为己的思想总是把自我当中心,没有团队意识。

企业非常担忧中职学生的这些缺点,因此企业希望学校不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90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2、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看法,一般说来,家具厂对应届毕业学生不大欢迎。

因为家具生产是技术工种,自动化程度小,尤其实木家具的生产,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因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刚毕业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不能及时上岗。

企业最欢迎的是有经验的“岗位型”人才,不需花费培训成本。

虽然应届毕业生工作热情高,有创新,但只适合干普工,尚不能一步到位,做技术员工。

3、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看法。

企业工厂普遍认为学生必须到家具生产一线岗位实习,了解家具生产的各个工序,亲身体验家具生产工艺,用以提高学生的实战性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成为工厂的后备力量。

然而家具厂普遍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长,假期少,一半一个月一天假,90后的学生很难适应。

家具企业老板不太乐意接受学生实习,一是认为学生不能创造效益,甚至还造成没必要的损失;二是怕学生实习造成工伤意外,不想承担责任。

3、厚街家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家具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厚街产业集群多而不强。

没有形成分工细化的产业群,企业之间长期各自为战,部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只追求产量而不注重质量。

(2)据本次调研,厚街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大的企业所占比重非常低,家具工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强度大,从事在生产一线者工作环境艰苦,加班多,一个月一般只有一天假期。

(3)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订单减少。

由于原材料和厂房租金上涨,新的劳动法出台,造成加工成本高,同时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出现了部分企业向外迁移的现象,给地方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广东省中职学校家具设计专业总体情况1、中职学校家具设计专业建设概况2、中职家具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家具设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硬件方面也有软件方面的问题。

现结合本地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生源素质从政府管理角度看,中等职业教育从入口(招生)到出口(就业)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职业教育的地位依旧很低,例如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遍放在各地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

这种局面造成了中职学生的基础差,普遍素质不足。

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几乎都是区域招生,可选择性小,所以更不能保证质量。

2、学生自身认识近年来.中职学校中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外贸英语、会计、酒店等专业受到广大学生追捧。

学生们认为一方面这些专业毕业后能在写字楼里当白领不用进工厂做蓝领;反观一些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则受到学生的冷落。

比如我校开设的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尤其如此。

冷落的原因主要是在学生的观念里家具专业毕业就是个木匠,涂料专业毕业就是个油漆匠等各种说法。

学这专业的学生刚进学校时.容易被其他专业的同学嘲笑,以至于他们自己也对本专业没有信心,甚至不想读下去。

3、国家的投入少按照国际惯例,中职教育所需经费投入约是普高教育的3倍,然而我国的中职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却不与这个惯例接轨。

例如早在2002年年初,国务院对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就作了强调性规定,结果当年这笔“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反而下降了1%。

连年的投入不足,使中职教育生均经费仅为普高教育的60%。

因此,造成学校办学条件不能与时具进,硬件老化,软件失衡。

即使学生愿意学,也只能是踏着前人的脚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