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练习(一)(第一~三章)答案

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练习(一)(第一~三章)答案

1课程名字:自考《00402 学前教育史》分章节习题课程目录:练习(一)(第一~三章) ...................................................... 1 练习(第四~五章) ................................................................................................................................ 6 练习(第六~八章) .............................................................................................................................. 13 练习(第九~十章) (20)练习(一)(第一~三章)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王筠的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文字蒙求》《教童子法》等书。

《文字蒙求》一书则结合汉字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 原则。

崔学古《幼训》; 朱熹《蒙童须知》和《小学》。

本题选 A 。

参见教材 P40。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华容道》是世界著名的智力游戏,在国外和魔方、独立钻石棋并列,被誉为“智力游戏界三大难题”,并被编入学校的教科书。

智力游戏,是指那种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

在我同古代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棋艺、拼图和其他 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比较有名的有七巧板、燕几图、包你迷、华 容道等。

本题选 D 。

参见教材 P44。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兔园册府》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类书,在唐代迄五代时用作民间私塾学童的启蒙读本。

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

如《高厚蒙求》《名物蒙求》《史学提 要》《龙文鞭影》《兔园册府》等。

本题选 D 。

参见教材 P42。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试儿(旧时试5、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三字经》相传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写, 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

《文字蒙求》王筠著作。

《幼训》是崔学古的著作。

本题选 B 。

参见教材 P42。

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孔子便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来概括自己的政治抱负。

参见教材 P30。

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幼训》。

参见教材 P40。

二、简答题1、【正确答案】(1)崇尚礼乐的原则。

(2)崇尚俭朴的原则。

(3)崇尚正德的原则。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3。

2、【正确答案】一、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父母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有许多共同语言,因而也是儿童最信服的人。

“亲” 是“信” 的条件,而“信”则是“服”“诲”的前提。

父母充分利用儿童对自己的“亲”“信”,对其认真地进行“诲谕”,那将远远超过学校、老师及圣哲名言的教育作用。

二、提倡及早施教颜之推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能从胎儿开始,要行“胎教” ,即“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三、主张“严而有慈”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是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

四、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颜之推认为“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多方习染而成的,所以他特别重视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要求父母要特别留意孩子所接触的人和事。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9-50。

3、【正确答案】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是造就人才的最基本的条件。

王充还强调手脑并用。

他还提出了活动越广泛,认识就越全面越深入的观点。

王充对幼儿教育虽无专论,且论述不多,但他有些认识却是很精辟的。

他主张的“人有知学则有力”“用耳目以定情实”“教化成性”的观点,都是很有创见性的。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8。

三、名词解释1、【正确答案】《百家姓》从其“尊国姓” 以“赵” 居首的格式来看,可以肯定是宋代的作品。

这是一部典型的蒙学识字教材,它集古今姓氏为四言韵语,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间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2。

2、【正确答案】《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千字文》拓取王義之遗书不同的一千个字,编为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2【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2。

3、【正确答案】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唐期间,著作甚多,现仅存《颜氏家训》。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注重家庭教育、提倡及早施教、主张“严而有慈”、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9。

四、论述题1、【正确答案】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胎教的作用,认为胎教甚至关系到家国的兴亡,是十分重要而秘密的行为,所以要置于宗庙,藏以金柜。

第一,胎教被看作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

第二,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

第三,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33。

2、【正确答案】一、注重胎教。

朱熹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注重胎教的教育家。

他从“理气二元论” 出发,论述胎教问题。

朱熹认为胎儿是“气”与“形”的结合,先有“气”而后“形” 成,有“形” 便有了精神知觉。

二、重视乳母之教。

朱熹还十分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要慎择乳母。

三、善从师,慎择友。

幼儿童稚, 模仿性强,辨别力弱,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而环境的影响,又往往通过人们的交往实现的,尤其是师、友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提倡由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

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朱熹提倡由浅入深进行启发诱导。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53。

3、【正确答案】其一,初步体现了学龄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化的转变,尽管实现这一转变的步伐迈得不大,体制也不够完善,但也反映了中同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演进的必然性。

其二,仍然以洋务派“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其维护封建礼教的意图贯彻始终,严重制约了学制改革的成就。

其三,清朝统治阶层对于妇女的歧视,以及剥夺妇女教育权利的种种举措,导致了清末蒙养院制度从一开始就残缺不全。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蒙养院师资的严重缺乏以及优质蒙养院的极度稀少。

其四,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重依赖外国教习。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6。

三、善从师,慎择友幼儿童稚, 模仿性强,辨别力弱,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而环境的影响,又往往通过人们的交往实现的,尤其是师、友的影响更为显著,因而古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要教育子女善从师, 慎择友。

朱熹认为百姓之子要善从师,慎择友,而太子就更应予以重视,因为太子是“天下之本,之辅翼之不可不谨”。

四、提倡由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朱熹提倡由浅人深进行启发诱导。

朱熹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 和“大人之学” 。

在内容上,按“量力所至,约其课程”的原则,对各等教育做了具体规定: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消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

皆所当知。

”进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使之学到“做人的样子”,进而再学“大人之学”。

总之,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是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别的。

朱熹认为,对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启发其思考,使他们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说:“指引者, 师之功也。

”教育者对于儿童,只是起到“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的引导作用,犹如春风化雨3生万物一般。

他说: “此正所谓时雨之化。

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

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

”在教育方法上,朱裏主张多用积极诱导,少用消极防禁。

他说:“小学书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

”所谓多说恭敬处,是指反复从正面说明道德观念,引导儿童努力践履。

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中确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朱熹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观理解,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某些普遍规律。

朱熹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从根本上巩固封建统治,这当然是需要辩证分析的。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5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