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一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一

《管理学基础》练习题一管理、管理者与管理思想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管理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不同于文化活动、科学技术和教育活动等,它具有()、()、艺术性、创造性和()5个特征。

2.管理过程包含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的不确定性、管理运行时空的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4个方面。

3.管理的基本手段包括()、组织、()、协调和()。

4.()是指将组织内的各种资源按照配比及程序要求有序地进行安置。

5.()是指对未来行动或活动以及未来资源供给与使用的筹划。

6.()是指领导指示组织内的所有人同心协力去执行组织的计划,实现组织的目标。

7.()是指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跟踪和修正所采取的行为,使之朝着既定目标方向运作,并实现预想成果或业绩。

8.()是指将资源按照规则和配比安排的一种活动,也是将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各种的工作行为成果有序统一的活动。

9.管理的基本问题是()。

10.充分有效地利用组织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用投入产出术语来表示,分别为:()和()。

11.所谓管理活动A的机会成本是指()。

12.“自我实现人”假设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最新的看法。

这一假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家()的()理论。

13.科学管理理论所提出的任务管理是由()、()、()等原理构成的,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依然有很大意义。

14.团队学习的有效性不仅在于团队整体会产生出色的成果,而且其个别成员学习的速度也比其他人的学习速度快。

团队学习的修炼从()开始。

15.近100年来管理理论学派林立,但大致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

16.行为科学中比较著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赫兹伯格的()、麦克雷戈的()、布莱克和穆顿的()等。

17.行为科学认为,()是由共同遵守某些准则的员工(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所组成的集合体,他们为实现组合体的目标而努力。

18.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三个条件:第一,();第二,();第三,()。

19. 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主体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包括();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包括()。

20. 管理者代表组织出席其他组织安排的会议,此时的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包括()。

21. 一般组织的层次划分通常呈现为(),即()的管理者少,()的管理者多,()的管理者最多。

22. 在大组织中,管理者主要是()。

而小组织的管理者更可能是个多面手,他的工作内容可能上至最高领导的必要工作,下至基层管理者的必要工作。

23.管理有时与弈棋相似,高明的棋手总能“随行万里弈”,顺势而变,可谓“谱不能尽弈之变,法不可尽营之奇”。

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

24.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这是管理者扮演的是()方面的()角色。

25.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

26.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

27.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28.甘特的两大贡献是()和()。

(二)选择题1.管理的核心是()A.管理被管理者B.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C.获得最大的利润D.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E.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是()A.管理目标是总目标,组织目标是分解后的目标B.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同一个概念C.组织目标从属于管理目标D.组织既定目标分解成各类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E.管理目标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体现在组织目标上3.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实质是()A.管理的职能B.管理得内涵C.管理的特性D.管理得手段E.降低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4.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既定设想的其他价值指的是组织目标的()A.可分解性B.层次性C.非功利性D.不确定性E.功利性5.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管理学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风行企业界。

这一学说提出的人性假设基础是()A.“雇用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的人”假设6.“任何作业在开始之前都要进行决策。

不仅最高管理阶层要进行决策,企业中所有阶层包括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决策,它贯穿在整个组织中”。

这是管理学家()的主要观点。

A.泰罗B.道格拉斯·麦克雷戈C.马斯洛D.西蒙7. 任何一个组织为了存续至少需要的资源是()A.人力资源B.自然资源C.金融资源D.物质资源E.生产资源F.关系资源G.信息资源8.组织的外部环境有两个变动特性,包括()A.不确定性B.异质性C.多重性D.复杂性9.“社会人”假设下管理方案的要点包括()A.管理人员要有人际关系处理技能B.让职工参与决策C.上下沟通D.自我管理制度E.提案制度F.面谈制度10. “社会人”假设是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霍桑实验B.生铁搬运实验C.需求层次实验D.X效率实验11. 管理的客体是( ).A.生产技术财务活动B.全体职工C.生产经营活动D.全体劳动者12. 管理的首要责任是(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管理工作和工人D.制定计划13.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职工个人目标的实现B.实现管理者个人的利益和价值C.实现组织目标D.体现管理者个人权威14. 管理者的权威由何种要素构成( ).A.才能和知识B.决策力与影响力C.权力与威信D.品德与智力15. 指出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计划中包含着组织B.计划对人事指出要求C.计划对控制提出要求D.计划贯穿于其他四项职能中16. 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对纯棉服装的需求不断上升,是由于A.化纤服装的价格下降B.我国进口关税的总水平下降C.纯棉服装生产成本增加D.人们消费时尚的改变17.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18. 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A.诊断技能B.人际关系技能C.概念性技能D.技术技能19. 三川旅行公司刘总经理在总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惊险性旅游项目与40岁~45岁男性消费者之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进行了前期宣传。

因为涉及到与交通管理、保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新项目得到正式批准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整整一年,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你认为下列那种说法最能概括刘总的管理机能状况?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弱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强C.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强,但概念技能弱D.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20.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

有一位经理在给MBA学员做讲座时说:“MBA更准确的定义应是问题管理(Management By Accident),因为没有事故或不可预测事件,就不需要管理。

”你认为这位经理的说法对我国MBA教育事业是否有益?A. 有,这对如何培养高层管理者很有启发B. 没有,这样会引导我国的MBA教育不重视基础管理工作,而管理者假如没有扎实的管理基础,也就无法处理事故或不可与测得事情C. 益处不大,类似的文字游戏太多了D. 无法判断21. 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你认为其中那一种说法更为贴切?A.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环境洞察力B.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拥有发言权C.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反映公司经营问题的信息D.总经理的行为比中层管理人员较少受约束22.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5项修炼,这5项修炼分别是()。

A.自我超越B.改善心智模式C.建立共同愿景D.团队学习E.互相批评F.系统思考23.公司再造理论的提出者是()。

A.哈默B.圣吉C.钱皮D.哈默尔E.普拉哈拉德24.管理科学的理论特征包括()。

A.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技能,激发工人的进取心B.依靠正规数学模型,用数学形式表达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C.以决策为主要的着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给定各种决策分析模型D.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零星陈旧的操作方法E.依靠计算机计算复杂的数学方程式,得出定量的结论F.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标准,为此需要建立诸如量、本、利等模型以讨论行为的结果及变化25.现代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的管理理论,它的发展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管理方法日渐科学B.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C.管理手段自动化D.管理组织的多样化发展E.管理实践丰富化26.1929年,梅奥教授率领哈佛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或观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A.照明实验B.面谈计划C.生铁搬运实验D.继电器装配室实验E.时间和动作研究F.非正式组织的发现27. 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A.决策角色B.信息角色C.人际关系角色D.变革领导人28.管理者的角色会因()而变动。

A.管理层次的变化B.组织战略的变化C.组织规模的变化D.管理者心智模式的变化29.对小组织的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角色是()A.企业家B.领导者C.传播者D.发言人E.挂名首脑(三)问答题1.影响组织的环境有哪些?2. 学习管理学对于一个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什么好处?如果他打算:(1)在大型会计企业中工作;(2)创办他自己的小型会计企业。

(四)案例分析仓促上任的新车间主任张东升是平山矿业公司露天矿机修车间的一位维修钳工,正式技工学校毕业,今年38岁,正值年富力强。

他干劲大,手艺强,肯负责,人缘好,还带了三名学徒工做徒弟,同事和上级都很喜欢他,车间主任李继明更倚他为骨干,常让他代表自己去矿上或公司开干部会,大家都说李主任的接班人非他莫属。

今天是周一,他正赶上白班,忽然听说李主任心脏病犯了,已经住进职工医院。

李主任德高望重,深受大家敬爱,就是身体不行。

这回住院,人人都盼望他早日康复,以为又像往常那样,过几天就出院上班。

不料傍晚就传来噩耗,李主任病重,经抢救无效,已病逝在医院中。

大家都很悲痛,纷纷去向李师母表示悼念和慰问。

次日一早,分管人事的周副矿长来电话,要张东升暂时代理车间主任,行使权力,不使工作受损;还特别关注车间正在抢修的一台装载机,问几时能修好,这可是矿上等着要用的急活。

张师傅答应周四中午前一定修好交用。

星期三上午,周副矿长把张师傅召去,正式通知他公司已任命他继任车间主任,并表示了祝贺和期望,然后张师傅就匆匆赶回车间,参加突击抢修那台装载机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