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区智能化楼宇对讲系统方案

小区智能化楼宇对讲系统方案

(某小区项目解决方案)编制:审批:批准:第一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1.3 需求分析 (5)1.3.1业主需求 (5)1.3.2 物业管理部门需求 (5)1.3.3 房地产开发商的需求 (6)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 (8)2.1 系统设计理念 (8)2.2 设计范围 (8)2.3 设计依据 (8)2.4 设计原则 (9)第三章WRT-IP系统优势 (11)3.1 系统概括 (11)3.2 系统优势 (11)3.2.1组网优势: (11)3.2.2 终端设备优势: (12)第四章WRT-IP系统 (14)4.1 系统构成 (14)4.2 系统功能 (14)4.2.1可视对讲系统 (14)4.2.2 一卡通系统 (17)4.2.3 家居报警控制系统 (17)第五章楼宇对讲方案 (19)5.1 项目设计组成及其功能 (19)5.2 对讲系统组成及介绍 (20)5.2.1 组网 (20)5.2.2 对讲门禁 (20)5.2.3 信息门禁 (20)5.2.4 自动化报警方式灵活多样 (20)5.2.5 停电保护 (20)5.2.6 计算机管理 (20)5.2.7 楼宇对讲管理软件(ARG-IP) (21)5.2.8 系统容量 (22)5.2.9 通道 (22)5.2.10 托管功能 (22)5.3 系统主要设备及其性能说明 (22)5.3.1 【门口主机】(AZM-IP-CEYT) (23)5.3.2 【室内分机】(TZS-IP-ZCD8S7) (24)5.3.3 【电源】(APD-212V15) (25)5.4 系统联网图 (25)5.4.1 系统图 (25)5.4.2 系统逻辑架构图 (26)5.5 系统要求 (27)第六章企业简介 (28)第七章生产质量控制设备介绍 (30)7.1 生产质量控制设备 (30)7.2 产品检测工艺介绍 (31)第八章技术服务 (32)8.1 供货计划、方式 (32)8.2 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工作计划、方式 (32)8.3 培训工作计划、方式 (34)第一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目前,智能小区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且正在成为人们购房置业时选择的重要条件和标准。

按照相关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智能小区的智能化最终体现在小区智能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和集成化,怎样才能满足业主对家居智能日益增长个性化以及功能上的需求,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与高效的生活环境,以及提升整体智能小区的扩展性,选择合适的智能系统尤为关键。

但小区智能化建设已日趋同质化、标准化。

如何发掘小区智能化新的亮点,提升楼盘竞争力和档次就成为各房地产开发商在小区智能化建设上所面临的新课题。

1.2 项目概况本小区是由投资开发的精品楼盘。

位于,占地,总建筑面积约利,共有户。

楼盘单位以XX户型为主,面积大多在XX平方,小区业主定位为,小区内有完善的物业管理和配套设施。

小区智能化建设按《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三星级标准设计,采用高速以太网作为主干网,需具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完善功能的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配置局域网,并可供业主联网使用。

总体上该小区具备了较高的智能化水平,设备及功能配备应兼具成熟性和先进性,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需具备发展潜力以应对日后不断提高的智能化需求。

智能化对讲系统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完善的安防功能;(2)便利的通讯方式;(3)综合的信息服务;(4)智能的设备管理;1.3 需求分析1.3.1业主需求小区作为一个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精品楼盘,小区目标业主具备相匹配的消费水平和较高的文化层次,思维开放,易于尝试并接受崭新的生活方式。

对家居生活,除了传统的安全性、舒适性的需求,更加注重生活的简单化、智能化、个性化。

需要更多娱乐、服务及信息交互功能。

智能化对讲系统应在如下几方面满足业主需求:(1)用高科技手段,保障业主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使居民在住宅里有充分的安全感,依靠全面有效的安防智能管理, 实现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防抢等安全要求;(2)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业主足不出户能与外界方便、通畅的交流,并能享受到各种社会服务(包括购物、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家庭办公和社交活动),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环境;(3)为业主与小区物管中心的信息交互提供便捷的平台,使沟通更及时,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业主的隐私;(4)能提供快捷方便的家政上门服务,省时省力;(5)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6)操作简单、界面友好、设计美观时尚;(7)具有相应的应用扩展,能够满足一定时间内业主可能提出的新的应用而无须更换设备,只需通过软件远程升级即可完成;(8)为业主提供可接收图像、视频、语音、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平台;1.3.2 物业管理部门需求为业主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的物业管理,共同构筑和谐、舒适、安全的社区环境。

全数字家庭智能暨可视对讲系统应成为物管部门和业主沟通交流的媒介和增值服务提供平台。

在此之上,物管部门能实现更有效和人性化的管理,创导新型的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智能化对讲系统应达到以下标准:(1)通过公共设备管理系统解决了物业管理的困难,采用先进的技术产品对小区的公共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为失误,从而大大提高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业主服务(2)实现家庭安防与物业管理的无缝集成,做到全面监控、报警及时、快速处理;(3)利用小区对讲系统单元主机,实现发布社区文化、广告、通知、新闻、引导等信息内容,丰富小区文化,提高社区服务,将业主从家中吸引到公共区域,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4)计量表远程抄收,提高效率、降低误差、减少扰民;(5)利用电子化信息发布、意见反馈及建议征询,达到高效全面、省时、省力、省钱的目的;(6)提供一个可以为物业管理部门创收的增值服务平台(如门口机的视频广告服务);(7)业主服务诉求能及时响应;(8)系统易维护;1.3.3 房地产开发商的需求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选择智能化对讲产品不是简单的产品购买与安装,应该是需要一个个性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应根据当前项目“度身定造”的,该方案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楼盘的市场定位、竞争环境、物业管理、周边环境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拓展性等众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最优化、最适合、具有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减少无谓的人力与物力,满足开发商提升楼盘素质和竞争力,增加楼盘附加值的目的,对智能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对智能化对讲系统的需求如下:(1)以实用为核心,系统功能以人为本。

技术上兼具高科技性和成熟性、开放性和标准性;(2)小区布线简单,可以节省线材减少社会资源,设备易安装减少人力;(3)系统运行稳定、可扩展、易维护等特点;(4)性价比高;基于上述需求分析,推荐使用我司自主研发生产的“WRT-IP”基于以太网智能化楼宇对讲系统,此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全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化楼宇对讲系统解决方案。

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2.1 系统设计理念WRT-IP系统在进行功能设计、网络选择、设备配置时,依据此小区市场定位确定功能需求,遵循“技术和功能匹配、设备和技术匹配、设备和设备匹配”的原则,从经济性、可靠性、开放性、扩展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多方面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价,摒弃概念和炒作,以目前稳定、可靠的以太网数字化传输为核心,以嵌入式开发的设备为主体,实现楼宇对讲、家居安防、智能家居、户户通等功能。

给小区业主提供一份安全、方便、可靠的居家保障,让业主真切体验到“数字化,网络化”的生活方式,为整个小区创造一份舒适、优雅、便利、安全的环境,将冰冷的物业管理变为人性化的管理,到达提升楼盘竞争力和档次、增加楼盘销售亮点的目的。

2.2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小区的智能化对讲系统的总体设计,具体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部分: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紧急求救系统、门禁系统、小区信息发布系统。

2.3 设计依据《楼宇对讲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安全要求》(DB/998-92);《防盗报警控制器设计规范》(GB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J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有关部门对楼宇对讲系统工程安装(设计)的验收标准《建筑及住宅社区物业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GB20299.3-2006)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2.4 设计原则本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在满足于小区安防系统要求外,同时又可嵌入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针对小区的统一管理特点,使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在设计中将遵循以下原则:(1)可行性及适用性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设计选用的系统和产品应能够使用户或甲方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

在多种实现途径中,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与方法;以现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为对象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兼顾管理部门的要求,使系统设计方案可行。

(2)先进性和可靠性系统设计既要考虑系统的先进性,更要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系统瘫痪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特别在重要的系统中,应具有高的冗余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开放性和标准性为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调运行能力,以及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和系统功能扩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必须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系统的开放性已成为当今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

系统的开放性越强,系统集成商就越能够满足用户对系统的设计要求,更能体现出科学、方便、经济、实用的原则。

标准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能的条件下,系统中所采用的产品都尽可能标准化、通用化,并执行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或协议,使其选用的产品具有极强的互换性。

(4)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小区功能变化的要求,系统设计充分体现以最简便的方法、最经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理想的住宅小区,除了要有合理的规划、优美的环境和配套齐全的设施等“硬件”环境外,小区内的“软件”环境也同样重要,即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周到的物业管理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