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茅台文化

茅台文化

茅台文化【特色:口感优雅,醇香细腻,回味悠长,令人陶醉】酱香型亦称茅香型,属大曲酒类,其酒质晶亮透明,酱香突出,色泽微黄,酒体醇厚,幽雅细致,回味悠长,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细腻柔顺,含泸香而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

贵州仁怀市茅台镇因自古盛产美酒而闻名于世,它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

茅香酒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成分复杂,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

所谓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起呈香作用,所谓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对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构成物质。

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且夹带着烘炒的甜香,饮后空杯仍有一股香兰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会消失,美誉为空杯香,这就是后香。

前香后香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贵州仁怀茅台镇自古酿酒,茅香是当地气候、地形、水文、原料、酵池等的自然天成之作,成为茅香酒不可克隆的秘密。

【产地:茅台镇水文地理独一无二,茅台酒自然天成的品质难以复制】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茅台镇,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

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历史名城遵义,南临川南,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正好酿酒。

茅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

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也充分证明了茅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

为此,2001年茅酒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纳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

茅台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城区人口1.6万)。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

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茅台镇誉满全球;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三渡赤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

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当地所特有的地形地势,土壤、水质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造就了茅台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饱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这也成为茅台酒品质、文化无法复制的根本原因。

【渊源:茅台酒技历经千年精进,佳韵天成,亘古不变】历史上最早记载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古夜郎(今仁怀地区)所产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

后来,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拓夷道,专门绕道此美酒产地益都(是现今茅台镇的古称)。

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加入粮食经发酵酿制的酒,这便是茅台镇酱香型酒的前身。

在中国的酿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粮食经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

而赤水河畔茅台镇一带所产的大曲酒,就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茅台古酒自古享有至高荣誉。

茅台镇开设正规作坊始于何时尚无明确考证,据茅台镇现存最早的明代《邬氏族谱》扉页所绘家族住址地形图的标注,其中有酿酒作坊,并已经在现今茅台镇杨柳湾一带有一定规模。

族谱所载邬氏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随李化龙平定动乱后定居茅台镇的,这说明茅台镇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酿酒的正规作坊。

茅台美酒独特的“回沙”工艺在这个时候基本形成。

至明末清初,仁怀地区的酿酒业达到村村有作坊。

在此期间,茅台地区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

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佳酿已成为我国白酒的精品。

乾隆年间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促使茅台酿酒业的更加兴旺。

到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酿酒已相当兴旺,远销滇、黔、川、湘,当时著名的酒坊代表就是“大和烧房”。

咸丰年间茅台镇产酒由于战乱一度中断。

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这以后直到1949年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和“恒兴烧房”。

“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1869)开设,创始人华联辉。

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见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华联辉之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只是附带业务,直至茅台酒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之后才引起华氏的重视扩大生产,其酒俗称“华茅”。

“荣太和烧房”于光绪五年(1879 年)设立,后更名为“荣和烧房”。

起初本为几家合伙经营,几经周折1949年“荣和烧房”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

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其酒俗称“王茅”。

“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易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生产。

后赖使用各种手腕迫使周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己,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其酒俗称“赖茅”。

1915年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成义”(华茅)、“荣和”(王茅)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当时的农商部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展会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优点征服了各国的评酒专家,被誉为世界名酒。

从此,茅台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蜚声中外。

获奖后华茅和王茅因国际金奖的所属问题争执不下,县商无法裁决,官司打到当时省府。

1918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两家均有权使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字样,奖牌由仁怀县商保存。

1949年末贵州刚一解放,中央就要求贵州省委、仁怀县委要正确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保护好茅台酒厂的生产设备,继续进行生产。

贵州省根据中央的指示,对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其发展。

对其老板还给予政治待遇,在人民政府中安排了职位。

1951年,贵州省将最大的成义烧房收购,并将另两家烧房合并进来,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

政府随即调入得力干部,投入大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前夜,茅台酒就进了中南海仁怀堂,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以此互为敬贺。

据中新社报道: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第一宴在北京饭店举行,从厨师选择到菜单酒品都经周恩来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酒,终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喜酒”。

【酿造:三高三长一独特,传统工艺成就茅台酒独特、厚重的风格】贵州仁怀茅台镇地区特殊的气候、水质,独具匠心的酿酒工艺,早为古人所知并加于总结。

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

其料用纯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

制法:煮料和曲即纳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曰茅台烧。

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这段记载,准确地描绘了当年茅台酿酒的品牌、酒质、制作工艺及生产规模。

茅香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

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美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

酿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酒生产经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而且具备茅酒基酒的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酒基酒酒龄长的特点。

茅酒生产投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随时投料随时生产,而是按照农历九月重阳的节气,故而茅酒生产工艺的季节性很强。

【人文:香飘九州的酒林至尊,扮演着风流人物精神世界里的独特角色】茅台酒是茅台镇美酒的典型代表,也最被人所知。

茅台有着神秘悠远、荣耀辉煌的历史,茅台酒也是中国国酒,这也是茅香白酒的荣誉。

建国以来,无数次重大活动,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自古而今,向往茅台、赞美茅台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

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

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具象的茅台酒和抽象的“人文”,在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自己的同时,也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彰显出辉煌灿烂、渊源流成的中华文明。

茅台所产的酒质量特别好,从古至今早有定论。

汉高祖刘邦饮过枸酱酒后赞不绝口,汉武帝刘彻饮之盛赞“甘美之”。

曾写下“杨柳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之则叹曰“殊可饮”。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曾七经仁怀,畅饮茅台酒之后更是写下“万顷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hui)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的千古名句。

翼王石达开虽然兵败大渡河,但他诗中隐喻赤虺托起的“擎天柱”,是否使人隐隐感悟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百年之后将会成为中国的“国酒”?茅台镇,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传奇古镇酿造了一代又一代的神奇传说,茅台酒就是那名扬中外、香飘九州的酒林至尊,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这个有着深厚酒文化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里,茅台镇以其特别的历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的历代名人,甚至成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圣地。

当代诸多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宗教领袖,如王震、田纪云、杨波、朱学范、许德珩、陈再道、启功、伍修权、刘海粟等或参访茅台古镇、或为茅台酒题辞,其幽幽墨香为茅酒增辉。

饮上一杯陈酿茅台酒,成为一件无比荣耀,并值得津津乐道的不凡经历。

茅台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其中传奇佚事孺幼皆知,哙炙人口。

国酒之父周恩来更是倾力推荐,使国酒茅台飘香世界而誉满全球,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和传播友谊的纽带。

成为东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东方文明古国的象征之一。

在继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取金奖之后,又多次独揽国内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之冠、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万般荣耀集于一身,王者风范显露无遗。

【酒企:中国茅台礼品集团,传承茅台镇酿酒精髓、弘扬茅台古酒文化】说茅台美酒,不能不说茅台股份公司,她是我国最著名的茅香白酒酿造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