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变迁与类型
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
不受本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使国家审计具有代表行使监督权力的权威 性
由于审计机关专司审计监督,不承担其它业 务工作,与其监督对象无直接利害关系,居 于客观公正的超脱地位,其监督工作更具有 权威性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3.强制性(mandatory) 一是主导地位上的强制性 二是审计立项上的强制性 三是审查权限上的强制性 四是审计处理上的强制性
英国:国家审计署(National Audit Office), 主计审计长(comptroller and auditor-general)
加拿大的审计公署、西班牙的审计法院
司法系统政府审计机关
法国的审计法院
行政系统政府审计机关
瑞士的联邦审计局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国家审计的概念
➢ 改革开放后,198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我国建立政府审计机构,并于 1983年9月在国务院设立了我国政府审计的最 高机关——审计署。
➢ 1988年11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 例》。在此基础上,1994年8月,八届人大第 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
➢ 国家审计机关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 代,已建立了官厅审计(official audit)机构, 设有监督官一职
资本主义时期 西方国家大多在议会下设有专 门的审计机构
立法系统的政府审计机关
美国:审计总署(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简称GAO),总审计长 (comptroller general)
2.国家审计类型,决定审计的独立性 3.国家审计独立性,决定审计作用的发挥
第四节 国家审计范围与流程
一、国家审计范围
国家审计范围即国家机关审计职责范围,是 指国家审计机关遵照法律对国家经济发展过 程中进行审计监督的领域或事项的界定。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三)行政型 行政型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
根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政府所属各部 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活动进行 审计。它们对政府负责,保证政府财经政策 、法令、计划、预算等的正常实施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四)独立型 独立型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独立于立法、司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二、国家审计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1.独立性(independence) 国家审计是一种国家监督权, 一方面作为国
家权力它有独立性, 另一方面作为制约权力 的权力它需要独立性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2.权威性(authority) 规范国家审计行为的《审计法》在国家法律
国家审计(National Audit)是指由国家审 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亦 称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 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 运用情况,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 果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国家审计的概念
国家审计(National Audit)是指由国家审 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亦 称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 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 运用情况,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 果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
法、行政三权之外,如日本的会计检查院, 既不属于议会、政府,也不属于司法,而是 独立于政府且与政府平行的行政机构,它的 使命是检查监督国家财政的执行情况,并定 期向国会报告工作,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二、国家审计类型比较
三、正确认识各种类型的国家审计
1.国家审计类型是政治法律制度的表现,无 优劣之分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现代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计类型概述
(一)立法型 立法型审计机关隶属于议会,由议会直接领
导,依照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对各级政府 机关的财政收支,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二)司法型
司法型的审计机关隶属于司法部门,拥有很 强的司法权。如法国、意大利的审计法院( Audit Court)等就隶属于司法体系,具有 审计和经济审判的职能,有很高的权威性。 与立法体制相比,司法体制特别强调审计机 关的权威性,并以法律形式来强化这种权威 性,审计人员大多享有司法职权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二)具体特征
1.批判性 2.建设性 3.服务性 4.宏观性 5. 主动适应性 6.开放性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一、现代国家审计类型概述
国家审计类型是指国家审计领导体制,是包 括主要审计机关隶属关系和权力划分等方面 的制度和体系的总称,体现为国家审计的一 整套制度安排,包括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 权力运行的有效性等
➢ 辛亥革命后 1914年北洋政府设审计院,同年 颁布了《审计法》。
➢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 次年还颁布了《审计组织法》,仍设“审计 院”,后改为“审计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国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基 本上是以会计、财务等大检查代替了审计监督。
业务流程。
第一节 国家审计产生与发展
西周初期初 步形成阶段
秦汉时期审 计确立阶段
隋唐至宋日 臻健全阶段
元明清停 滞不前阶段
中华民国 演进阶段
新中国审计 振兴阶段
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起源于西周的宰夫(外部审计) ➢ 秦汉 设御史大夫 审理上计报告(模式、上计、
地位) ➢ 隋唐朝 设置比部 隶属于刑部(国家财计监督) ➢ 宋朝 设置“审计司” “审计院” ➢ 元明清各朝,审计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第二章 国家审计变迁与类型
第一节 国家审计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第四节 国家审计范围与流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外国家审计的发展历史; 2.理解国家审计的概念和特征,特征包
括基本特征和具体特征; 3.理解国家审计的类型及其优劣性; 4.掌握我国国家审计的审计职责范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