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总结一、强化市容秩序整治按照“紧抓重点、步步为营、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陆续开展了一些专项整治,收到了较好成效。

1. 整治流动摊点。

对渔婆市场周边、康宁路、江华街、三江路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陆续开展了清理整治。

集中整治后迅速安排人员进行定岗管理,实行错时工作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违章反弹。

同时在全城区域加强机动巡逻,及时发现和取缔零星流动摊点,重点保障交通高峰时段主次干道的畅通。

清理站牌广告。

持之以恒地对随意设置在城区主次干道的落地站牌、灯箱广告开展清理整治,发现一起,查扣一起,收缴各类站牌、灯箱广告500余块。

开展了渔婆路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清理各类乱张贴100余处。

3.规范门头装潢。

加强对沿街店面的巡视,及时发现装潢门头的行为,督促经营户按规划进行审批,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置和不按审批要求设置的店招店牌坚决予以停工和拆除。

4. 整治积累乱点。

长期以来,我市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脏乱差现象严重,6月份开始,我们会同市有关部门对环城路沿线脏乱差现象进行了全面排查,分类细化。

针对一些长期无人清理的垃圾堆,我们勇挑重担,迅速安排人员和机械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200余吨。

针对沿线占道经营、乱披乱挂、乱设门头等市容乱点,执法人员分片包干,逐一上门宣传政策法规,指出违章行为,下发事前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对部分不听劝告、拒不整改的进行了强制整改。

同时,我们对各个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认真检查,指出了存在问题,督促及时整改,一些破损的环卫设施得到了修理和更换。

二、狠抓市场环境治理1. 清理市场周边环境。

对渔婆市场周边的流动摊点和马路市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纳入长效管理,加强巡逻,及时发现占道摊点,及时取缔。

拆除市场周边门面原本杂乱无章的门头,重新制作了统一规格的门头底板。

拆除私搭乱建10余处。

配合住建部门将原来破损严重的渔婆东一路进行重新铺设,加宽路面六米以上。

加强市场内部管理。

新建渔婆市场批发区门头,重新制作灯箱广告,清洗市场外立面。

为每位批发户配置了垃圾桶,要求垃圾入桶,不允许随地乱扔,同时增加了2 名保洁员,在市场内部实现动态保洁,做到垃圾即产即清,从早晨5点半起保持场内干净整洁。

在零售区加大地面清扫洗刷频次,减少异味。

要求经营户围挡内经营,不允许占用通道,保持通道畅通。

3.推行亮证经营。

在渔婆市场管理所管辖的渔婆市场、江华市场、宝达市场内推行亮证经营,将经营者的名字、摊位号统一制作墙板进行公示。

三、推进环卫设施建设1.完成雅桥垃圾填埋场封场。

雅桥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于201X年12月26日开工,概算投资1680万。

整个工程分两期实施,其中第一期工程已提前完成;第二期工程将在备用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进场施工。

推动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

按照“一镇一站”的标准积极推动东兴、生祠、马桥、孤山、季市5个镇和滨江新区、江阴园区、城南办事处建设垃圾中转站。

至今年年底,各镇建设工作均将全部完成,届时城乡生活垃圾将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的目标也将顺利实现。

3. 加快公厕新建改造工程。

按照部署,今年我们对城区原有15座水冲式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明年新建15座水冲式公厕,届时公厕总数将达到91座。

目前,公厕改造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新建公厕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整个工程预计明年6月底前可完工。

另外城区改厕工作也正在紧张推进,目前靖城街道办移交可改造公厕7座,已全部开工。

4. 更新维护环卫设备设施。

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果壳箱进行了更新,共计更新420只;将原有可用的150余只旧果壳箱调整到了次干道上。

在新增道路上布置安装果壳箱160余只。

对道路沿线破损垃圾桶、垃圾箱进行更换与整修。

通过招标采购8吨垃圾转运车1辆、3吨垃圾压缩车1辆,另外采购了6辆小型垃圾运输车,淘汰了原有的清运垃圾农用车和拖拉机,环卫硬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 提高保洁频次。

进一步提高机械清扫、冲洗的频率,特别是认真抓好9:00—12:00的道路机扫工作,同时,利用午间、夜间对城区道路进行轮番冲洗,降低道路的灰尘,确保路见本色。

增加了环城路错时保洁班次,在每天9:30—13:00、17:00—21:00对环城路实行错时快速巡回保洁,确保沿线卫生整洁。

实行精细作业。

加强对主次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杂物、杂草、暴露性垃圾的排查,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达到“六清四无”标准。

对垃圾箱、果壳箱、中转站、作业场所、车辆等环卫设施坚持每天擦洗,同时,每周利用电动冲洗车对主干道垃圾箱进行巡回冲洗,确保环卫设施整洁。

3.整治抛洒滴漏。

采用划地区、分时段的执法管理方式,每月组织2至3次集中整治,对未按规定路线运输和运输途中污染路面的车辆发整改通知,责令停止营运,并给予处罚。

共组织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18次,查处车辆抛洒滴漏行为150余人次。

附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典型材料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典型材料饶村乡地处XX县东南部,紧邻湖南省旅游名镇张谷英,是1995年渭洞撤区并乡后的单列乡镇,境内刘备洞生态旅游谷有“岳阳九塞沟”的美誉。

全乡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人口1.7万。

自201X年来,该乡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以“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为总体目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既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又积极探索长效建管机制,全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1X年、201X年均被评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先进乡镇”并排名第一。

截止目前,投入220余万元,配备户用垃圾焚烧池3960个,建成垃圾收集屋94个,新建乡垃圾场一处,集镇、村统一添置了一批垃圾清运车和环卫工具;投资39万元,对饶村河两岸和大坳水库水域进行了重点整治。

一、强化组织,常抓不懈一是乡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安排专门班子专抓,各村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分管责任人,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网络。

二是制定下发《饶村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饶村乡环境卫生整治考核办法》和《饶村乡创建秀美村庄工作实施方案》,做到整治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三是实行“党委书记负总责,负责干部包片,联点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三、注重引导,有序推进一是坚持强势宣传教化群众。

按“每村一个宣传栏、每屋场一次户主会,每组一条固定标语,每户一份宣传资料”的要求,全乡共设立宣传栏29处,召开户主会和妇女会96场,统一刷写固定标语212条,发放倡议书和宣传画册5600多份,做到环境卫生整治家喻户晓、入心入脑。

二是坚持干部带头影响群众。

深刻认识到环境卫生整治主体是群众、关键靠干部,从而做到乡镇、部门、村组干部拿起帚把,自己动手,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特别是乡党委书记姜宏毅同志率先示范,组织干部群众齐上阵,整治饶村河两岸环境卫生落后面貌,原来脏不可睹、臭不可闻的饶村河,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处水清、岸绿、路净的休闲场所。

三是坚持考核评比激励群众。

各村环境卫生村民理事会组织每月一次农户卫生评比工作,对最清洁户在全乡进行公示,乡政府给予物资奖励;对不清洁户实行党员“一对一”帮扶。

三、多策并举,力求长效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实现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

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全面组建环境卫生村民理事会,并实实在在开展工作,在筹措保洁费、组织评比、抓好日常保洁、督促各户搞好卫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保洁机制。

出台《饶村乡保洁员管理制度》,保洁员按照“统一时间、统一着装、统一工具、统一标准”的要求进行日常保洁。

三是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除县乡财政投入外,鼓励各村环境卫生村民理事会向农户筹,找乡友助,有效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

四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认真开展“一月一督查一评比,一季一考核一讲评”活动,对季度排名前6位的村实行奖励,对季度排名倒数6位的村兑现处罚并督促整改到位。

翡翠晶莹清水荡漾----新墙镇清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简介XX县新墙镇清水村毗邻新墙河畔,紧邻三合垸107国道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挂牌示范村、省级文明村、湖南省特色旅游民村和XX市秀美村庄。

全村有275户、1070人,党员44名。

自2006年开始种植葡萄,目前葡萄种植面积拓展到1250亩,葡萄产量突破2315吨,并自发形成了葡萄合作社,实现产值2170余万元,种植利润达921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5420元。

因产业优势明显,葡萄种植逐渐辐射到周边村落,形成了全市九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之一——新墙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随着建设新农村工作深入推进,清水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着手提质改造工程。

201X年,邀请XX县建设规划勘探设计院对清水村的环境提质改造工程经行了设计,工程共分三期实施。

一是景观大道建设,将原有的进村1000米主干道拓宽,道路两边铺设有人行道,种植有460棵银杏、香泡等树种,实现了道路的全面绿化。

道路两边用欧式罗马柱,将人行道和葡萄园隔离开,实现了人流与车流的分离。

二是村民房屋及庭院改造,全面修整主干道两边房屋22间,现在的清水村,道路两旁新修房屋18座,破烂空心房早已不见踪影,红瓦白墙的欧式小楼随地可见。

完成了“村中一条路,路旁两排房,房后一片园”的整体布局,整个村落显得错落有致,整齐美观。

三是葡萄观光走廊建设,将原来的下水道用涵洞连接起来,自北向南整齐排列,上面建设葡萄架,局部设置有休息板凳。

形成了1000米的葡萄观光走廊。

走廊中部还建有葡萄观光台。

登上瞭望台,可以俯瞰整个村落。

四是清水河水系景观整治,将清水河 1000米经行清淤护砌,并建设绿化带,为全村发展旅游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201X年一期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主要用于村头道路扩宽、葡萄观光走廊建设和清水河水系景观整治。

201X年已启动二期工程,预计投入400万元,用于清水村门头改造、清水河护砌和周边绿化、以及村中庭院改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