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特殊条件下煤矿开采方法及要点

在特殊条件下煤矿开采方法及要点

浅谈在特殊条件下煤矿开采方法及要点
摘要:随着煤炭开采工业进入现代化,一方面开采技术向着机械自动化、集中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紧缺和国家对回采率的要求等,迫使煤炭企业不得不开采地质条件较差的煤层;为了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正是其核心问题。

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新方法和高新技术,解决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采矿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结合,是当今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下采煤大倾角开采薄煤层开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02-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相应的要求我国能源技术领域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这几年我国煤炭采矿设备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大型化、集约化法方向发展,煤炭的开采深度和原煤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这几年中小煤矿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与我国的中小煤矿设备革新慢、技术不过关等因素有关,开采技术的发展缓慢越来越成为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 矿井矸石填充技术
很多煤炭资源存在与建筑物下、水体下、铁(公)路下,为了不浪费宝贵的煤炭资源,采用充填开采是解决“三下”问题一条重要途径。

充填开采法是用充填材料(矸石、砂等)充填采空区的方法。

该法可以缓和工作面支撑压力产生的矿压显现,改善采场和巷道维护状况。

有效减少地表下沉速度,防止产生“漏斗”状塌陷坑。

从而保护地面建(构)筑物、生态环境和水体。

1.1 利用井下采空区处置煤矸石充填采煤方法
1.1.1 刮板输送机卸矸充填
这是一种低成本、且工艺简单的矸石充填采空区技术(设备布置见图1),但是普通综采相比增加采面的空间尺寸,且运送矸石的运输系统较为复杂。

在一些近水平煤层可以适当采用。

1.1.2 抛矸机充填
抛矸机是利用矸石在皮带上获得的初始加速度将矸石抛射出去的设备。

这种充填方法随着工作面的连续推进,易形成山谷形充填空隙从而使充填密度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但是仅仅从矸石再利用的角度上考虑还是能满足一般矿井。

2 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
大倾角煤层则是以煤层倾角超过冒落矸石或煤的自然安息角所引起物料的滑动、失稳等现象为主要特征而命名的,通常将30°~55°倾角煤层称为大倾角煤层。

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主要取决于工作面推进方向。

2.1 工作面伪斜开采
沿倾斜布置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都有下滑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下滑,控制好工作面输送机机头超前量,保证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合理,一般采取伪斜开采,工作面下出口超前上出
口一定距离,超前角按下式计算:
β=αk(1/2―1/4)
式中:α为工作面倾角度;k为调整系数:0.95~1.15;β为工作面超前角度。

其中k值与工作面底板、刮板输送机的类型、推溜、移架工艺等有关,每个工作面要进行具体观测后确定。

控制工作面超前角的关键每天测量工作面的倾角和超前角,并及时进行调整。

工作面保持三直两平,发现工作面液压支架出现轻微挤架现象应及时调整,防止事故扩大。

刮板运输机防滑采用每10节溜槽安设一个防滑千斤顶,刮板运输机机头防滑采用打戗柱的方法。

工作面应设有防飞溅设施,具体做法是在输送机上方每隔15~20米挂一道由19×64.5 mm圆环链组成的防溅帘;工作面输送机下方设全封闭挡板。

在人行道与机道之间挂金属网,金属网上方固定在液压支架前梁下,下方固定在刮板输送机电缆槽上,采煤机割煤时只在采煤机下方15米范围解开金属网。

并规定:采煤机运行时采煤机方向不得有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行时工作面下出口禁止行人。

3 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技术
3.1 薄煤层螺旋钻采煤技术的工作原理
为在巷道内布设螺旋钻采煤机和安装运输设备运煤,根据顶板岩性及矿压情况,在钻孔间需留设0.5~1.0 m煤柱支护顶板,螺旋钻采煤机移动由本身的履带行走机构在巷道内移动。

其工艺过程与
连续采煤机采煤类似。

3.2 割煤装置—钻具
它由螺旋钻头和成对的螺旋钻杆组成。

钻具部分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安装2~4个钻头,钻孔宽度可达到1.14~2.77 m。

钻具上装有5种传感器,分别监控钻孔内的瓦斯浓度、钻头旋转扭矩、钻孔间的煤柱、钻孔导向、钻头与煤层间隙,并通过多功能控制装置实现集中控制。

若采用双平巷对向开采,安装4台采煤机同时生产,年生产能力预计在100万吨。

不足之处在于,螺旋采煤机适用范围比较有限,对地质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比如说煤层中不能有火成岩侵入,不能有断层,且顶底板应该完整、坚硬。

进口设备配件与国内设备不通用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才能解决新的问题,才能增加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这就对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向现代化技术进军的新的要求。

当然,特殊条件下煤层的开采就目前来说已经不是新名词,可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完善的技术和理论。

技术一直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尤其对于现代煤炭行业来说,它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多学科交叉大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英.薄煤层高效开采技术的实践[j].煤炭技术,2008(6):68-69.
[2] 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3] 陈炎光.中国采煤方法[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