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一建市政带数据考点总结

2018年一建市政带数据考点总结

2018年一建市政教材带数据的考点1.混凝土基层比面层每侧髋宽:人工300mm;滑轨摊铺机500mm;滑膜摊铺机650mm。

2.一次摊铺水泥路面宽度大于4.5m设置带拉杆的纵向缩缝。

3.填筑土方时当坡度陡与1:5时,需要修成台阶,高度不超300mm,宽度不超过1.5m。

4.填方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内禁止压路机碾压。

5.管道边1m范围人工开挖;直埋线缆2m范围人工开挖。

6.路基填土宽度比设计宽度宽500mm。

7.压路机速度不超过4km/h。

8.水泥稳定土自搅拌到摊铺不得超过3h。

9.水泥土分层摊铺应该在下层养护7d后再摊铺上层。

10.二灰基层压实每层最大为200mm,不小于100mm。

养护不小于7d。

(土方路基压实厚度根据试验确定,沥青面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00mm)11.摊铺沥青路面,每台摊铺机摊铺宽度小于6m;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搭接宽度30-60mm。

12.摊铺机熨平板预热不低于100℃;沥青摊铺速度控制在2-6m/min13.沥青压实厚度不大于100mm。

14.沥青面层上下层纵向热接缝错缝150mm,冷接缝错峰300-400mm(改性沥青避免出现冷接缝);上下层横向接缝错峰1m以上。

15.沥青路面温度低于50℃开放交通。

16.改性沥青生产温度较普通沥青提高10-20℃,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度降不得大于10℃,储存时间不大于24h。

(改性SMA只限当天使用,OGFC混合料随拌随用)17.改性沥青SMA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摊铺速度:1-3m/min。

18.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时终凝时间不得超过10h。

19.混凝土路面钢模板每1m设1处支撑;木模板板厚不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20.滑轨摊铺宽度最小3.75m;滑模摊铺速度1-3m/min。

21.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为总厚度的3/5。

缩缝宽度4-6mm。

22.混凝土面层养护到设计强度的80%,一般14-21d。

23.大于5mm的裂缝灌缝处理;局部破损挖补处理;13-40mm车辙铣刨处理。

24.修补混凝土路面将空鼓,破损剔凿深度5cm以上。

25.验算模板,支架,拱架抗倾覆系数时,稳定系数不小于1.3.26.外露模板挠度不超过长度的1/400;隐蔽模板挠度不超过长度的1/250。

27.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2.5MPa以上方可拆除。

28.浆砌石,混凝土拱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没有要求需要在砂浆强度达到80%以上。

29.HPB300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400冷拉率不得大于1%。

30.钢筋小于或等于22mm时,可以用绑扎方式;主筋不得绑扎。

31.绑扎街头搭接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受拉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受压应小于10d,且不大于200mm。

3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为边长150mm立方体,同龄期3块为一组。

33.对于C60以上的高强混凝土,不少于10组试块。

34.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洒水养护不少于7d;参缓凝外加剂,有抗渗要求混凝土不少于14d。

35.预应力钢绞线,钢丝,钢筋60t为一检验批;存放时间不少过6个月。

36.金属螺纹管累积半年或50000m为一检验批;波纹管10000m为一检验批。

37.锚具,夹片1000套为一检验批;连接器500套为一检验批。

38.预应力钢筋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比控制在6%以内。

39.张拉台座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系数不得小于1.3。

40.先张法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没有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75%;后张法张拉是时不得小于设计值75%。

41.穿孔至灌浆完成时间不超过:湿度大于70%或者盐分过大7d;湿度40-70%之间17d;湿度小于40%时20d。

42.孔道灌装水泥浆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不得低于30MPa;留3组试块,标养28d。

43.压浆后48h内,气温不得低于5℃。

44.封锚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且不小于30MPa。

45.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才可以进行防水层施工。

46.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严谨在雨天雪天风力大于或者等于5级时施工。

47.防水卷材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长度方向搭接150mm,宽度方向搭接100mm。

48.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长度方向搭接70mm,宽度方向搭接50mm,搭接缝错开不小于幅宽的1/3。

49.防水卷材上层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应该>防水卷材的耐热度10-20℃,但同时应该小于170℃;防水涂料上层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应该<防水涂料的耐热温度10-20℃。

50.防水层10000平方米为一个检验单元。

51.围堰高度应该高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0.7m。

52.土围顶部宽度可为1-2m,机械开挖不小于3m。

外侧迎水坡度1:2-1:3;背水一侧可在1:2之内,内测坡度1:1-1:1.5。

坡内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m。

53.土袋围堰外边破1:0.5-1:1,内边坡为1:0.2-1:0.5。

54.泥浆护筒应高出水位2m,高出地面0.3m。

55.端承桩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桩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56.人工挖孔桩孔径1.2-2.0m,最大3.5m。

深度不应超过25m。

57.钢筋笼放入泥浆4h内必须浇筑。

58.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

59.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宜为200-5000mm;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60.重力式墩台混凝土应分层浇注,每层高度。

5-2m。

61.吊绳与起吊构件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扁担。

62.同一孔跨的梁板龄差不宜大于10d。

63.湿接头一联中一次全部浇筑完成,养护不小于14d。

64.挂篮与混凝土质量比控制在0.3-0.5,最大不超过0.7;挂篮允许最大变形量为20mm;抗倾覆系数,自锚安全系数,水平限位系统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65.将地下水降至基地一下500mm方可施工,且连续降水至具有抗浮能力。

66.涵洞两侧回填土因该在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进行;回填土两侧高差不宜超过300mm。

67.箱涵顶进时每当油压升高5-10MPa,需要停泵观察。

68.当顶进力达到结构自重0.8倍时候,箱涵未启动,应该立即停止顶进。

69.箱涵内挖土宜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掘,每次挖土0.4-0.8m。

70.浅埋暗挖法挖土每次0.5-1m左右。

71.相邻两个联络通道之间距离应该不大于600m;联络通道长度一般为5-9m。

72.软土地区开挖深度超过3m应该井点降水。

73.水泥搅拌桩帷幕桩径450-800mm;搭接宽度深度不大于10m时,不用小于150mm,深度10-15m时,不应小于200mm,深度15m时,不应小于250mm。

74.双排搅拌桩截水帷幕搭接宽度比单排小50mm。

75.明沟在基础边0.4m外,边缘离开坡脚0.3m,深度0.3-0.4m。

76.当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上游;宽度大于6m,渗透系数大,采用双排井点,两侧;基坑较大,采用环形井点。

77.井点井管距离坑壁大于1.0-1.5m;井点间距0.8-1.6m。

78.回灌井与减压井间距不宜小于6m。

79.地下连续墙泥浆页面保持在导墙下20cm,高出地下水位1m。

80.放坡分级过度平台岩石不小于0.5m;土质不宜小于1.0m。

81.盾构隧道埋深不宜小于1倍洞泾。

82.始发井长度大于盾构主机长度3m,宽度大于盾构直径3m。

83.盾构洞口土体加固范围:衬砌轮廓线外左右,地板,顶板各3m范围。

84.盾构到达工作井100m时,测量和调整盾构姿态。

85.盾构到达接收工作井10m内,控制掘进速度和土仓压力。

86.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87.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边墙50-80mm,拱部30-50mm。

88.单元组合水池混凝土待块养护42d后,浇筑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收缩补偿混凝土后浇带,养护大于14d。

89.污水一级处理可以出去40%的悬浮物;二级处理BOD5除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90.全厂联机运行不少于24h;联合试运行应带负荷运行,持续时间不少于72h;期间开关机不少于3次;泵房机组和水处理设备联合试运行不少于6h。

91.宽度不小于4m的水池现浇混凝土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起拱高度为1/1000-1/3000。

92.金属止水带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

93.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为双数;小于25m一段张拉,大于25m小于50m两端张拉,大于50m分段张拉。

94.预制装配水池吊绳与预制件平面交角不应小于45°。

95.曲梁应在跨中设置临时支撑,待上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拆除支撑。

96.预制装配水池壁板接缝内模一次安装到位,外模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1.5m。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

97.满水试验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1/3;注水速度不宜大于2m/d;两次注水间隔不应小于24h;注水至设计深度24h后开始测度水位初始读数。

98.渗水量标准: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水池不超过3L/(m2*d)。

99.沉井刃脚踏面宽度一般为150-300mm。

100.沉井有底梁或者支撑,其两侧仓高差不宜超过0.5m。

101.沉井不排水下沉流动性土层开挖时,井内水位高于井外水位不少于1m。

102.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标高,轴线,封地前自沉率应小于10mm/8h。

103.水下封地时,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小于1.0m;混凝土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0.25m/h。

104.人工挖土开槽深度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不超过2m。

105.人工挖多次沟槽时,应预留层间平台宽度:放坡开挖时,不小于0.8m;垂直开挖时,不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106.排水管道槽底地基础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

107.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横板支撑,开始支撑时开挖不得超过1.0m,每次交替开挖深度0.4-0.8m。

108.槽底超挖150mm,可以采用原土回填。

109.排水不良造成槽底扰动,深度小于100mm,宜采用天然级配沙或沙砾处理;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采用卵石或者石块,并用砾石填充空隙,找平表面。

110.盾构法用于排水管道主干道工程,一般直径大于3000mm。

111.排水管道水压试验管段长度不超过1.0km。

112.排水管道水压试验浸泡时间:铸铁,钢,化学管材不少于24h;混凝土管材;内径大于1000mm,不少于72h,内径小于1000mm,不少于48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