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旅游资源与旅游地介绍PPT(47张)
我国旅游资源与旅游地介绍PPT(47张)
风效指数实际上是人的散热指数(单位:J/m2.h)
气温越低,人的感觉就越冷
在同等温度下,风速越大,人的散热越多,感觉越冷
≥35.6℃
3.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对于运动型的旅游活动至为重要,是关键的 旅游资源因子。
1、陡峻山峰适宜眺望、游览 2、陡坡适宜登山、滑雪
3、平地宜于娱乐
不宜于攀
4.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二、旅游地 1.概念: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基 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 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 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 2.分类:
a.空间:旅游资源所在的旅游活动区 服务设施所在的服务区。 b.产业结构: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旅游区 仅将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之一的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
魅力永存
知识卡片
1.世界旅游日:每年的9月27日
2.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 : 2006年:旅游让世界受益 2007年:旅游为妇女敞开大门 2008年:“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09年:“庆祝多样性” 2010年:“旅游与生物多样性” 2011年:旅游——消除贫穷,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的 推动力。
云
雾
峨眉山的雾日年平均为322天,甚至多达338 天。峨眉山的七十二峰,大多在海拔2000 米以上,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岛 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云涛翻卷 ,白浪滔滔,这些岛屿犹若浮舟,又像是“ 慈航普度”。 峨眉山的许多佛寺都冠以“云”字,如卧云庵 、白云寺、集云寺、归云寺等等,都静静 地隐没在白云深处的“银色世界”里。
思考题
今年5月29日,河南南阳30名小学生在卧龙 岗前齐诵《出师表》,“示威”抗议新版电视 剧《三国》将“诸葛亮躬耕地”设计为襄阳, 现场还有人砸毁电视机,以示拒看新《三 国》的决心。 这部电视剧引发了故里之战的“连锁反应”: 河南永成、安阳和安徽亳州争曹操,重庆 奉节和四川彭山全民动员找刘备墓。 而争夺二乔更是多达五省七地:湖北嘉鱼, 河南商丘,湖南岳阳,浙江义乌,安徽潜山、庐 江、南陵。
1、舒适指数 舒适指数指大多数人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组 合的感受指数
代 号 感 觉 -6 极 冷 -5 非 常 冷 -4 很 冷 -3 冷 -2 稍 冷 -1 凉 0 舒 适 +1 暖 +2z +2b +3 热 闷 热 极 热
人对气温的感受与湿度有关 人的耐寒能力比耐高温 能力强 湿度越小的环境,人越能耐受高温
c.旅游地的主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定位:
• • • • • •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 运动性旅游地 产业旅游地综合性旅游地
3.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的联系 a.旅游地和旅游资源都具有旅游功能
b.旅游地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而旅游资源 功能的实现又有赖于旅游地的发展。
1、指旅游资源各要素组合的适宜性的评价
2、评价方法是对资源组合的适宜性进行分等 3、不同的旅游资源其评价要素不同
①海水浴场评价内容
地形(宽、倾、质地);水(质、流速、波高、温度); 气候(气温、风速); 危险性(生物、危险物)
②滑雪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雪况(深、雪季、干雪) 地形(高度、坡度) 气候(温度、风速)
1.概念:是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 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源(旅游地)就其整 体质量进行的定性评估。
2.特点 • 旅游者的亲身体验 • 对整体质量的综合评价 • 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 • 多由传播媒介活行政管理机构发起 • 目的为推销和宣传
二、技术性评价 1.概念:
对旅游资源(旅游地)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 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 2.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2010年世界十大旅游地
1.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1.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2.埃及金字塔
3.希腊帕特侬神庙
4.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5.秘鲁马丘比丘城堡
6.巴伐利亚上阿莫高
7.约旦杰拉什
8.中国长城
9.印度泰姬陵
10.哥斯达黎加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 天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 二、人文旅游资源 是古今人类活动留下的,是人工创造出来的
2、风效指数
指大多数人对气温和风速组合的感受指数
代号 -h -g -f -e -d -c J/m2.h <-1400 -1200~-1400 -1000~-1200 -800~-1000 -600~-800 -300~-600 感觉 冻伤(外露) 极冷风 很冷风 冷风 稍冷风 凉风 代号 -b -a n a b c J/m2.h -200~-300 -50~-200 +80~-50 +160~+80 +160~+80 >+160 感觉 舒适风 暖风 感觉不明显风 热风 不舒适 很不舒适 30~32.7℃ ≥32.8℃
蓬莱仙境---上现蜃景
沙漠---下现蜃景
山东长岛 ---侧蜃景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 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角 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对一定区域内旅 游资源(旅游地)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 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 与评价》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主类、31亚类、 155基本类型
• • • • 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 • • • 遗址遗迹 建筑与设施 旅游商品 人文活动
• 以上属于自然旅游 资源类
• 以上属于人文旅游 资源类
气象旅游资源
• • • • • • • • • 云雾景 蜃景 宝光景 旭日、夕阳景 雾凇、雨凇景 冰雪景 “风”景 彩虹景 雨景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第一节 概念
一、旅游资源 1.旅游: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 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 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 在。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3.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 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 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 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 物,也可以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