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调制与光通信模拟实验》
− γ 22 Ex )x′2
+( 1 n02
+ γ 22 Ex ) y′2
=1
(6)
考虑到 n02γ 22 Ex <<1,经简化得到
n x′
=
n0
+
1 2
n03γ
22 E x
n y′
=
n0
−
1 2
n03γ 22 E x
折射率椭球截面的椭圆方程化为
(7)
x′2 + y′2 = 1
nx2′
n
2 y′
(8)
1.开箱 打开仪器的包装后,请对照装箱单对仪器的齐套性进行认真清点验收,如发
现与装箱单不符或者仪器表面有明显的受损现象请立即与售方联系解决。
2.安装场地 该仪器是实验用仪器。为了提高仪器的工作质量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在
选择仪器安装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环境温度 20±5℃ 2. 净化湿度 <65% 3. 无强振动源、无强电磁场干扰。 4. 室内保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5. 仪器应放置在坚固的平台上。 6. 仪器放置处不可长时间受阳光照射。 7. 室内应具稳压电源装置对仪器供电,装有地线,保证仪器接地良好。
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因光的传播方向不同或者是电矢量的振动方向
图1
不同,光的折射率也不同。如图 1,通常用折射率球来描述折射率与光的传播方 向、振动方向的关系。在主轴坐标中,折射率椭球及其方程为
x2 + y2 + z2 =1 n12 n22 n32
(2)
式中 n1、n2、n3 为椭球三个主轴方向上的折射率,称为主折射率。当晶体加
(22)
(a)
(b)
图3
③直流偏压 U0 在 0 伏附近或在Uπ 附近变化时,由于工作点不在线性工作区,输 出波形将失真。
④当U 0
= Uπ 2
,Um> U π
时,调制器的工作点虽然选定在线性工作区的中心,但不
满足小信号调制的要求,(19)式不能写成(20)式的形式。因此,工作点虽然选
定在了线性区,输出波形仍然是失真的。
铌酸锂晶体属于三角晶系,3m 晶类,主轴 z 方向有一个三次旋转轴,光轴与 z 轴重合,是单轴晶体,折射率椭球是旋转椭球,其表达式为
x2 + y2 + z2 =1
n02
ne2
(4)
式中 n0 和 ne 分别为晶体的寻常光和非常光的折射率。加上电场后折射率椭
球发生畸变,当 x 轴方向加电场,光沿 z 轴方向传播时,晶体由单轴晶变为双轴
≈
1
πU (
m
)
2
(1
−
cos
2ωt
)
8 Uπ
即
T∝cos2ωt
(21)
从(21)式可以看出,输出信号的频率是调制信号频率的二倍,即产生“倍
频”失真。若把U 0 = Uπ 代入(18)式,经类似的推导,可得
T
≈
1
−
1
πU (
m
)
2
(1
−
cos
2ωt
)
8 Uπ
即 T∝cos2ωt,输出信号仍是“倍频”失真的信号。
1.晶体电光调制电源
2.铌酸锂(LiNbO3)电光晶体 3.He-Ne激光器及可调电源 4.可旋转偏振片 5.格兰棱镜 6.光电接收器 7.有源音响 二、安装
输出正弦波:0~300V连续可调,频率1.1K 输出直流偏置电压:0~600V ,连续可调 尺寸5×1.7×50mm 镀银电极 波长632.8nm,<2mW,电流连续可调 最小刻度值1° 通光口径Φ10
此入射光经起偏振片后变为振动方向平行于 x 轴的线偏振光,它在晶体的感应轴
x′和 y′轴上的投影的振幅和相位均相等,设分别为
ex′=A0cosωt , ey′=A0cosωt
(9)
或用复振幅的表示方法,将位于晶体表面(z=0)的光波表示为
Ex′(0)=A , Ey′(0)=A
(10)
所以,入射光的强度是
同的,输出信号不失真,我们称为线性调制。
②当U 0 = 0 、Um<<Uπ 时,如图 3(b)所示,把U 0 = 0 代入(18)式
T
= sin 2 ( π 2U π
Um
sin ωt)
=1 2
[1 − cos( π Uπ
Um
sin ωt)]
≈1 4
π ( Uπ
U m )2
sin 2 ωt
-8 -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2.电光调制原理
要用激光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首先要解决如何将传输信号加到激光辐射上
去的问题,我们把信息加载于激光辐射的过程称为激光调制,把完成这一过程的
装置称为激光调制器。由已调制的激光辐射还原出所加载信息的过程则称为解调。
因为激光实际上只起到了“携带”低频信号的作用,所以称为载波,而起控制作
用的低频信号是我们所需要的,称为调制信号,被调制的载波称为已调波或调制 光。按调制的性质而言,激光调制与无线电波调制相类似,可以采用连续的调幅、 调频、调相以及脉冲调制等形式,但激光调制多采用强度调制。强度调制是根据
-3 -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晶体的会聚偏振光干涉。 激光调制的原理。 【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会用简单的实验装置测量晶体半波电压、电光常数的实验方法。 观察电光效应所引起的晶体光学特性的变化和会聚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He-Ne 激光器
偏振片
1/4λ波片 电光晶体 格兰棱镜 光电接收器
光调制与光通信模拟实验
(2008 新增部分)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内容
1. 实验仪器
3
2. 安装
3
3. 配套仪器的使用
3
4. 仪器实验概述
4
5. 实验目的
5
6. 实验原理
5
7. 实验步骤和内容
8
8. 使用注意事项
13
2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一、实验仪器
出特性将相应的有变化。对单色光和确定的晶体来说, Uπ 为常数,因而 T 将仅 随晶体上所加的电压变化。
(2)改变直流偏压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①当U 0
= Uπ 2
、Um<<Uπ
时,将工作点选定在线性工作区的中心处,如图
3(a)
所示,此时,可获得较高效率的线性调制,把U 0
= Uπ 2
代入(18)式,得
(13)
It
∝ [(E y )0
⋅ (E y )∗0 ] =
A2 [(e −iδ 2
− 1)(eiδ
− 1)] = 2 A2 sin 2
δ 2
由(11)和(14)式,光强透过率 T 为
(14)
T = It = sin 2 δ
Ii
2
(15)
由(7)式
δ
=
2π λ
(nx′
− ny′ )l
=
2π λ
n03γ 22U
-9 -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上的“极性”键改变,直流电压的大小用“偏压”旋钮调节。调制信号可由机内 振荡器或音乐片提供,此调制信号是用装在面板上的“信号选择”键来选择三个 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信号。所有的调制信号的大小是通过“幅度”旋钮控制的。通 过前面板上的“输出”插孔输出的参考信号,接到二踪示波器的一个通道与被调 制后的接收信号比较,观察调制器的输出特性。 (2)调制器。调制器由三个可旋转的偏振片、一个可旋转的 1/4 波片和一块铌酸 锂晶体组成,采用横向调制方式。晶体放在两个正交的偏振片之间,起偏振片和 晶体的 x 轴平行。检偏振片和晶体之间可插入 1/4 波片,偏振片和波片均可绕其 几何轴旋转。晶体放在四维调节架上,可精细调节,使光束严格沿晶体光轴方向 通过。 (3)接收放大器。接收放大器由 3DU 光电三极管和功率放大器组成。光电三极 管把被调制了的氦氖激光经光电转换,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上,放大后的信号接到 二踪示波器,同参考信号比较,观察调制器的输出特性。交流信号输出的大小通 过“交流输出”旋钮调节。放大器内装有扬声器,用来再现声音调制信号,放大 器面板上还有“直流输出”插孔,接到万用表的 200mV 直流电压档,用于测量光 电三极管接收到的光强信号的大小。 【实验内容】 1.观察晶体的会聚偏振光干涉图样和电光效应 (1)调节激光管使激光束与晶体调节台上表面平行,同时使光束通过各光学元件
【实验仪器】
电光效应实验仪,电光调制电源、接收放大器、He-Ne 激光器、二踪示波器。 (1)晶体电光调制电源。调制电源由 0V—+300V 之间连续可调的直流电源、单 一频率振荡器(振荡频率约为 1kHz)、音频信号和放大器组成,电源面板上有三 位半数字面板表,可显示直流电压值。晶体上加的直流电压的极性可以通过面板
δ =π U Uπ
因此,可将(15)式改写成
T
= sin 2
π 2U π
U
= sin 2
π 2U π
(U 0
+ U m sin ωt)
(18)
其中 U0 是加在晶体上的直流电压,Umsinωt 是同时加在晶体上的交流调制
信号,Um 是其振幅,ω是调制频率。从(18)式可以看出,改变 U0 或 Um,输
透过强度所需电压。由(16)式可得到
Uπ
=
λ 2n03γ 22
d ()
l
(17)
其中 d 和 l 分别为晶体的厚度和长度。由此可见,横向电光效应的半波电压
-7 -
中山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与晶片的几何尺寸有关。由(17)式可知,如果使电极之间的距离 d 尽可能的减 少,而增加通光方向的长度 l,则可以使半波电压减小,所以晶体通常加工成细长 的扁长方体。由(16)、(17)式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