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完整版)一、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婉(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_______的露珠_______的绿叶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银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千万别丢题!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
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山茶花,真是美极了。
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
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
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
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
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
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围绕中心句_____________来写的,分别从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山茶花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用“”画出描写山茶花花形美的句子。
4.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2.用“”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选段中突出赵州桥什么特点?不正确是的一项是()A.雄伟 B.坚固 C.历史悠久 D.美观4.“这种设计”指的是()A.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5.“这种创举”的作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B.看起来比较美观。
C.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6.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
用上“有的……有的……”,描述其他形态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两棵树有两棵树,是那么友好。
一棵长得高大,一棵长得矮小。
春天来了,它们一起盛放鲜花。
一到冬天,它们的枝头又落满雪花。
像所有的树一样,它们比赛谁最先回到春天,比赛谁的叶子长得更绿、更多。
它们还比赛谁的枝上鸟儿更多、更会唱歌。
为了分出胜负,它们有时互不相让。
有一天,花园被人买走了,中间砌(qì)起了一道高墙,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
大树感到好孤独,它的叶子渐渐枯黄。
小树在墙那边安慰它说:“”它们共同经历了一段长长的孤独的时光。
终于有一天,大树看见一片绿叶,从高墙那边攀伸过来,就像小树的问候一样。
“等一会儿,我快来了!”大树兴奋地对小树说。
它在春天结束前也长高了许多。
它盼着早日能和小树会合。
它们幸福地重逢了。
大树比以前更加高大,小树也不再是那么矮小。
它们又在比赛谁的枝上绿叶更多、鸟儿更多。
它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快乐。
它们都在努力地把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
1.我能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高墙挡住了两棵树彼此的目光时,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很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上下文,想想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请写在文中的横线处。
4.两棵树重逢之后又开始比赛了,但与之前的比赛相比发生了些许变化,用“”画出两棵树前后比赛变化的句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5.本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友情是珍贵的,我们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______)(2)相互竞争有利于彼此成长。
(______)(3)真正的友情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
(______)五、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校园真美校园是一个花圃(pǔ),栽培着各种花草;校园是一个摇篮,哺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校园是一个游乐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的校园里栽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山茶花、郁金香、玉兰花、桂花、香樟……每天早上,一跨入校园,琅琅的读书声就伴随着浓郁(yù)的花香徐徐飘来。
①每当这时候,树上的鸟儿就停止了歌唱,仿佛陶醉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
②下课了,同学们如活泼的小鸟一样,纷纷飞出教室,在芳香四溢的校园中来回穿梭,欢快地嬉戏。
瞧!一群同学正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鸡宝宝”在“鸡妈妈”的保护下,一次次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老鹰”的追捕。
这时,鸟儿们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起来,银铃般的笑声久久飘荡在校园里。
下午,同学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做广播操。
伴随着响亮的广播操乐曲,同学们一丝不苟地做着操,引得校园外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许多蝴蝶、蜜蜂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在为同学们的广播操伴舞。
校园真美!它是(),承载了千千万万的梦想;它是(),记录了千千万万感人的故事;它是(),任我们千千万万的雏(chú)鹰自由飞翔!1.选择合适的短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①一片广阔的天空②一只小船③一本日记本2.句①中“每当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A.树上的鸟儿停止了歌唱的时候。
B.琅琅的读书声伴随着浓郁的花香徐徐飘来的时候。
3.句②把(______)比作(______),从“纷纷飞出、穿梭、嬉戏”等词语中我感受到(______)。
A.活泼的小鸟 B.同学们C.同学们只喜欢玩 D.同学们在课间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心情愉快4.“校园外不少行人驻足观看”是因为()A.同学们做广播操一丝不苟,动作整齐划一。
B.许多蝴蝶、蜜蜂都在天空中飞舞。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此地无银三百两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
他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
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想了好久,张三决定把三百两银子藏在一只小箱子里,箱外加上两把大锁,但是,又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妥当,万一小偷将银子和箱子一起偷走怎么办呢?他越想越不放心,感到屋子里简直找不到藏银子的安全地方。
后来,张三想出一个好主意。
他趁着黑夜在房后墙脚下挖一个坑,悄悄地把银子埋在坑里。
但是,他仍然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个地方埋了银子。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
他觉得这下总算安全了,就放心地去睡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王二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的大字。
1.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张三和王二是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短文,判断哪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妈妈将积攒的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并给自己办的银行卡设了密码。
(____)②下课时,贝贝没有经过朵朵同意就看了朵朵新买的《寓言故事》。
放学后,贝贝告诉朵朵,自己并没有看她的《寓言故事》。
(____)③冬冬把自己给环保组织捐款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文文,并请文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
(___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穿红裙子的老师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
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穿了一条好看的红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