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奉献作文之作文谈奉献

奉献作文之作文谈奉献

作文谈奉献【篇一: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一)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

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

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国。

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二)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

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三)李国安是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他住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一个共产党员要上木愧党,下不愧民,“一个干部要上不愧部队,下不愧士兵”他为部队打井为老百姓打井,将800里边防变成了有水的钢铁长城,为内蒙古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甘将生命化清泉,多少年来顾不上家顾不上老母、顾不上妻儿。

但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李国安说:“我深深懂得没有国就没有家”尽管付出很多但他“无怨人悔”。

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四)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

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

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

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

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

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

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点拨] 鲍尔?海斯德忍住痛苦,向自己体内注射毒素时,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却是救治被毒蛇咬伤人的生命。

这种奉献的精神,又岂止是“无私”一词可概括的?【篇二:关于奉献的作文素材】1、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讯)3、达尔文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

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

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

”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4、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

——裴多菲5、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巴尔6、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7、勇于献身的科学家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

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

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

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

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

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

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

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

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点拨] 鲍尔?海斯德忍住痛苦,向自己体内注射毒素时,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却是救治被毒蛇咬伤人的生命。

这种奉献的精神,又岂止是“无私”一词可概括的?[点拨]鲍尔?海斯德忍住痛苦,向自己体内注射毒素时,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却是救治被毒蛇咬伤人的生命。

这种奉献的精神,又岂止是“无私”一词可概括的?【篇三:作文素材之奉献】作文素材之“奉献”导读: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

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

【格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

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鲁迅)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

(向警予)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着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是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艾青)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毛泽东)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高尔基)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一个只顾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

(罗斯金)【事实论据】鲁迅——牛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法拉第——烛“镭的母亲”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

她很赞赏蚕的精神:“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同类......”诺贝尔的永恒奉献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

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达尔文心系造福人类达尔文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

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

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

”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把一生献给科学镭的发明者、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学,厌恶金钱和荣誉,她把所得的奖金绝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

她把研究的结果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而不接受当时可谋取巨富的专利权。

在社会授予她的荣誉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话:“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

”居里夫人长期接触镭,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两手被镭射线烧得伤痕累累,并得了致命的血液病。

众人劝她休息治疗,她谢绝了,她说:“我的生活是离不开实验室的。

”在晚年10多年里,她带病写出30种科学报告,好几种高深的科学理论书籍,每天仍然工作14小时,直到1934年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

两弹元勋——邓稼先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

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

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

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

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

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从陶朱公到李嘉诚古代的陶朱公,在19年间数致千金,但每次,他都把它们“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曾用钱资助过勾践,也资助过田成子。

现在,他把它分散给那些需要资助的人,对他来说,赚钱不是最终目的,他只想利用赚来的钱有所作为。

现代的李嘉诚,大巨富之后,时刻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从不吝啬解囊。

1980年起,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汕头大学的创办中,不惜花费5.7亿港元的巨资,要为潮汕地区兴建第一座学府,并立志要把它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等学府。

为此,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从最初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师资配备,无不一一过问。

他曾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于其它一切事业。

”对于曾经因贫困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并走上经商之道的李嘉诚来说,汕大的创立,不啻是圆了他当日求学的一个梦。

而当他积毕生的心血以报效桑梓,当他智慧地运用他的成功之果服务于华夏的子孙后代的时候,众人不难从这一系列的壮举中窥析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意义。

无私捐赠徐悲鸿逝世前捐赠毕生珍藏的文物。

郑振铎捐赠毕生珍藏的7万多册善本典籍。

巴金捐款数万元并献出他珍藏的现代文学史料充实现代文学馆。

范曾将在日本举行书画展览所得的120万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大楼之用。

纺织女士杜芸芸,将本该归她所有的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

上述捐赠,表现了他“富贵于我如浮云”,一心为国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德。

茅盾为文学捐稿费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解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

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费,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500元。

......1981年3月,茅盾的病情恶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让孩子笔录口述遗书二则。

其中一则写道:“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胡耀邦同志在致茅盾同志悼词中称赞: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服务。

叶圣陶三易遗嘱叶圣陶老人的遗嘱,全文不过130字,然而却写了三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