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20xx年,我县国有林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按照“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重点抓好“防火、防虫、防盗”工作,依法管理林地、林木,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强化内部管理,深化国有林场(所)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国有林场。
二、目标任务(一)营林工作全年完成育苗13.5亩,中幼林抚育4600亩,白夹竹抚育400亩,低效林分补植2600亩。
(二)森林资源管护1、森林防火工作。
坚持全年全域巡护,实现全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常年清理林道280公里;完成国家综合火险区项目建设任务。
2、林政管理工作。
全年不发生重大毁林、乱占林地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无采割松脂现象;林木采伐量不突破年森林采伐限额,林木凭证采伐率、办证合格率100%;林地、林木案件查处结案率达到XX%以上;征占用林地合格率100%。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确保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X.X%,无公害防治率XX%以上,综合检疫率达XX%。
(三)民生工程1、完成上级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力争20xx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所)危旧房改造任务。
2、着力饮水困难工区及场部的饮水工程建设,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3、上岗职工在完成单位分配工作目标前提下,要确保工资足额发放。
绩效工资应确保有XX%用于对职工进行工作目标考核。
(四)其它目标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并实施完成国有林场扶贫、安全饮水、林区公路建设等项目,确保职工居住及生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积极推进山苍子、竹产业发展,搞好竹林抚育和低效林分补植工作;继续抓好经济林地的管抚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盘活利用好现有经济林资源,对低质低效经济林进行改造或改良,严禁出现经济林撂荒现象。
3、加强林下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养殖业,或在林中空地补植珍稀名贵树种。
要求每个林场(所)多种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新发展珍稀名贵树种、特色经济林100亩以上,养殖家禽1000只以上或养殖牲畜50头以上。
各林场必须种有1亩以上的自用蔬菜和年出栏2头以上自食生猪。
4、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无非访和集访事件。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1、明确岗位责任,强化职能管理。
各国有林场(所)要抓好干部职工的规范化管理。
深化国有林场(所)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场长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和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各国有林场(所)应当结合所承担的主要任务,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条件,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目标管理。
各国有林场(所)要根据县委、县府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目标工作任务,结合本场(所)实际,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
一是要抓好计划管理。
每项工作都要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安排和实施责任人。
二是要抓好责任落实。
要将每项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每个工区或股、室、圃、公司及具体岗位和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
场(所)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督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各职能股室要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实施全程监控。
对目标任务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确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要严格考核。
要强化对各工区、公司和职能股、室目标任务和职工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逗硬奖惩。
3、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国有林场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吸纳现代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国有资产(含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休假、请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学习制度等,从而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充分挖掘发展潜力,提升品位,树立新形象。
4、努力增收节支,强化财务管理。
林场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增加收入,确保全年职工工资发放和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一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包括年度生产建设计划、收支预算、增收渠道等。
二是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节省支出。
如车辆使用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差旅报销管理、办公用品购置管理等,通过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建立和完善场务公开制度,确保职工对管理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
(二)加强营林工作,提高森林质量1、加快造林步伐,恢复森林植被。
一是对现有迹地要及时造林更新;二是对林相较差的林地要采取林冠下造林措施恢复植被;三是积极承包村社集体宜林荒山实施合作造林。
在新造林过程中,要注重结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
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增效”的原则,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
一是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营造部分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的森林(如油料林、珍贵植物林);二是在树种选择上,尽可能选择栽培一些生态防护功能好,又有利于产业开发的树(竹)种(如山苍子、银杏、楠竹、桢楠、润楠、香樟、香椿、枫香、皂角、桂花等),集中成片、规模开发,为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打下基础。
三是应积极营建混交林,增强森林的稳定性和综合功能。
2、强化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质量。
一是对未成林造林地要加强抚育、补植措施,确保达到造林质量成效标准。
二是对新造幼林地及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8以上的林分要加强卫生抚育和生长抚育,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分卫生条件,促进林木生长。
三是对低效林分要有计划地实施补植补造,充分发挥林地潜力。
20xx年,各场(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300—500亩的森林抚育和低效林分补植示范基地,并将作业设计以正式文件形式于20xx年4月底前上报国有林场管理股。
3、推广适用技术,改变经营方式。
国有林场要有计划地在种苗培育、造林更新、森林经营、资源保护、产业开发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式,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科技兴林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加强林政管理,保护森林资源1、严格限额采伐,规范采伐管理。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对上级下达的其他采伐指标必须严格实行限额采伐,规范管理。
严禁在国有林区内采割松脂。
2、强化林地管理,严格用地审批。
各场(所)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征占用林地审批管理办法》和《省林业厅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及要求,有效制止在国有林场经营林地上的乱挖、乱采、乱占、乱建行为,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确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并实施异地等面积造林。
3、加强防火工作,确保森林安全。
一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具体人员。
林场年初必须与各工区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各工区再把森林防火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管护岗位、具体山头地块、具体管护人员,并与管护人员签订承包防火责任书,强化行政管理和监督职能。
二是要依法行政,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
国有林场要搞好林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加强对林政治安案件的查处,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三是要严格火源管理。
在入山要道路口设置入山检查卡(哨),对入山人员严格检查,严禁带火种入山。
禁止林区的一切未经批准的野外用火。
在重要时段和重要地点要增派人员死看硬守,以杜绝山火发生。
四是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要按规定建设物理防火隔离带或生物防火隔离带,及时清理林区道路,确保林区巡护、扑火道路畅通。
五是要搞好场乡联防,加强护林防火宣传。
林场每年要召集林区附近乡镇或村、社负责人开1-2次护林防火联席工作会议,并在入山要道及林区书写护林防火标语。
要深入农村、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省天然林保护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防火知识,做到护林防火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林区、支持林业,依靠全社会力量搞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六是要加强检查督促。
林场、工区每月必须对每个管护(防火)岗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林场也必须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工区森林防火情况进行抽查,加强对防火工作的管理、考核,确保防火人员在岗在位和巡山护林。
(四)加强项目工作,促进林场发展国有林场要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把林业项目的实施作为实现国有林场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国有林场的重要载体,切实搞好项目的申报、储备和实施工作。
1、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成效。
一是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或作业设计)和施工都要严格执行相关行业建设标准。
二是严格按实施方案(或作业设计)施工,确保建设质量。
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林业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
2、加强程序管理,规范项目运作。
国有林场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项目管理的现行相关规定,如招投标制、监理制等。
加强过程管理,搞好分阶段验收。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要在林业局计划财务股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项目建设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等财务制度进行管理。
资金支付实行报帐制,做到帐物相符、帐实相合,严禁截留、挪用、挤占。
县林业局将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内部审计,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以确保资金能按规定合理有效地投入项目建设。
4、加强档案管理,完善项目依据。
国有林场要按档案管理要求,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分年、分类立卷归档。
项目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管理组织领导机构、招投标资料、各类规章管理制度、工程计划、设计、领导工作安排记录、工程施工分段验收资料、检查验收合格证、检查及处理记录、竣工资料、奖惩记录等。
(五)抓好民生工程,改善生存环境1、继续全力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
加强在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优良、职工满意。
房屋分配工作,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2、着力搞好安全饮水、林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国有林场饮水不安全人数已纳入《省20xx—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构成规划》,国有林区公路基础数据也已纳入《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更新》。
因此,国有林场要积极争取实施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和林区公路改造项目,改善林区交通和饮水困难状况。
(六)加强林下经济开发,增强发展后劲发展生态经济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场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鼓励国有林场(所)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经营范围,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特色林业产业,积极培育珍稀树种和大径级材,鼓励职工承包荒山造林、中幼林抚育等生产项目和经济林、苗木、花卉等经营性项目,不断壮大林场规模。
各国有林场(所)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保障林竹正常生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