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闭环调速系统对于闭环系统前向通道中的扰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反馈通道中的扰动则无能为力。
所以,在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对于电动机励磁的波动,系统有抑制作用;对于测速发电机励磁的波动系统无抑制作用。
2. 在V-M 开环调速系统中,突加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时,转速n 减小,电压0d U 不变;在转速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加负载又进入稳定运行时,转速n 减小,电压0d U 增加;在转速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减负载又进入稳定运行时,转速n 不变,电压0d U 增加。
(可用增加、减小、不变表示)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调节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可以调节系统最大电流;调节电流调节器的限幅可以调节UPE 的最大输出电压。
4.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SR 、电流调节器ACR 均为PI 调节器ASR的输入n U ∆=0,输出*i U =dN I β。
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入i U ∆=0,输出c U =*(/)/e ndN s C U I R K α+。
5. 数字测速方法有T 、M 及M/T 三种,其中T 适应于高速;M 适应于低速;M/T 具有M和T 的优点。
6. 在对系统静态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为节约成本,可采用电机电枢电压反馈代替转速反馈实现转速的控制,构成电压反馈调速系统,该系统对电机电枢电阻变化无调节作用;对电力电子装置内阻的变化有调节作用;对电压反馈系数的变化无调节作用。
二、系统的开环对数副频特性渐近线(伯德图)如下图所示,定性说明中频段、低频段、高频段和截止频率c ω(或称剪切频率)与闭环系统稳定性、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的关系。
答:低频段的斜率陡、增益大,系统的稳态精度高;中频段以-20db/dec 的斜率穿越0db 线,而且这一斜率能够覆盖足够的频带宽度,则系统的稳定性好;高频段衰减越快,即高频特性负分贝值低,说明系统抗高频干扰的能力强;截止频率c ω越大,则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三、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的启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论述在不同的阶段内,转速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及两个调节器的作用,并在下图中画出转速、电流的过度过程曲线。
答:起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电流上升阶段,此阶段电流很快上升到最大值,转速几乎没有变化,转速调节器由不饱和到饱和,电流调节器不饱和,电流调节器起跟随作用。
2.转速上升阶段:电流维持最大值不变,转速按线性规律上升,一直上升到给定值。
转速调节器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为了克服反电动势的扰动,电流略小于最大值。
电流调节器不饱和,起限制最大电流的作用。
3.转速调整阶段:转速超调,转速调节器退饱和,电流由最大值下降到负载值。
三个阶段电流调节器均不饱和。
转速调节器为主调节器,电流调节器起跟随作用。
四、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 调节器。
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n U ∆及i U ∆分别为多少?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电压c U 是否达到限幅值?为什么?答:转速反馈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由于0n U =,*n n U U ∆=,所有转速调节器饱和,转速调节器输出达限幅值,**i im dm U U I β==,电流调节器的输入n n*tt 1t 2 t 3 t 4I d I I 00()0i dm dN U I I β∆=-≠,电流调节器饱和,其输出电压c U 达到限幅值cm U ,这是由于重新进入稳态运行后,d dN dM I I I =≠,有()0i dm dN U I I β∆=-≠,所有ACR 饱和。
五、写出数字PI 调节器的差分方程,讨论位置式和增量式两种算法,在限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数字PI 调节器的差分方程:1()()()()()()()(1)kP I sam P I i P I sam I u k K e k K T e i K e k u k K e k K T e k u k ==+=+=++-∑位置式算法:()()()P I u k u k u k =+增量式算法:[]111()()(1)()()(1)()()(1)()k k P I sam P I sam i i P I sam u k u k u k K e k K T e i K e k K T e i K e k e k K T e k -==∆=--=+--+=--+∑∑增量式算法仅对输出限幅就可以了,而位置式算法除对输出限幅外,还需要对积分部分限幅,否则会造成退饱和时间长、超调量过大。
六、转速单闭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已知数据如下:电动机:10N P kW =,220N U V =,55N I A =,1500/min N n r =,0.5a R =Ω。
整流装置内阻0.3rec R =Ω,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35s K =。
最大给定电压*8nm U V =,当主电路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整定电流反馈电压8im U V =。
设计指标:要求系统满足调速范围D=25,静差率10%s ≤。
1.试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2.计算e C ,额定负载时,开环系统的稳态速降op n ∆,满足静差率要求时,闭环系统的稳态速降cl n ∆及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统K 。
3.转速反馈系统α,调节器放大系数p K 。
4.定性画出当d N I I ≤时,*n N U n α=和*12n N U n α=的闭环静特性。
5.系统是否有静差?若有静差,应采取何种实际可行的措施消除静差。
解:(1)静态结构图:(2)22055*0.50.128/1500N d a e NU IR C V rpm n --===55*0.8343.750.128dN op e I R n rpm C ∆=== 1500*10%6.67(1)25(110%)N cl n s n rpm D s ∆===--343.751150.546.67op cln K n ∆=-=-=∆ (3)*80.0053/1500nm N U V rpm n α===50.54*0.12834.8735*0.0053e p s KC K K α===(4)(5)由于ASR 采用P 调节器,系统有静差,将ASR 改为PI 调节器。
七、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 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220N U V =,额定电流136dN I A =,额定转速1460/min N n r =,电动机电势系数0.132min/e C V r =⋅,允许过载倍数 1.5λ=;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40s K =,0.0017s T s =;电枢回路总电阻:R =0.5Ω;时间常数:0.18m T s =,00.002i T s =00.01n T s =;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 ,0.007min/V r α=。
电流环已按典型I 型系统设计好,且选0.5I iK T=∑,请设计转速调节器,满足下述要求:静态指标:转速无静差;动态指标: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σ≤ 附:1.转速、电流双环系统动态结构图2.典型II 型系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典型Ⅱ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1)确定时间常数1/I K :已知0.5I iK T=∑,00.00170.0020.0037s i i T T T s =+=+=∑0.5/0.5/0.0037135.1I i K T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01/1/135.10.010.0174I n nTK T s =+=+=∑3)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及参数:选择PI 调节器,取h=5,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50.01740.087n nhTs τ==⨯=∑转速环开环增益:2222216396.42250.0174N n h K s h T -+===⨯⨯∑ASR 的比例系数:(1)60.050.1320.1811.72250.0070.50.0174e m n n h C T K h RT βα+⨯⨯⨯===⨯⨯⨯⨯∑4)校核转速超调量理想空载起动时,z=0,由上表查得h=5时,max /81.2%b C C ∆=max max **%(%)2(%)()1360.50.01740.132281.2% 1.58.31%10%14600.18nb N b b m T C n C n z C n C n T σλ∆∆∆∆∑==-⋅⨯=⨯⨯⨯⨯=<满足设计要求调节器实现:如图所示,取调节器输入电阻020R k =,则0*11.7*20234n n R K R K K ===, /0.08/2340.34n n n C R K F τμ===, 0004/4*0.01/202n n C T R K F μ===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每相电动势有效值为:14.44g s Ns mN E f N k =Φ 1分1. 基频以下调速原则:m Φ恒定,U 与1f 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即:cm U14.44g s Ns mN E N k f =Φ=常值由于电机绕组中的电动势难以控制,当g E 较高时,忽略定子电阻和漏磁感抗压降,认为定子相电压g U E ≈,则有1g E f =常值,为恒转矩调速。
低频时适当调高定子电压,补偿定子阻抗压降。
3分2.基频以上调速原则:频率从1N f 向上升高,因为定子电压sN U U ≤,最多只能保持sN U U =,所以,当频率1f 升高,减少气隙磁通m Φ,是定子电压sN U U =保持不变,电机转速升高,为恒功率调速。
3分三、根据电压空间矢量合成的表达式,画出空间矢量图,在图中标出相应的参数,说明参数和矢量的意义,求出零矢量的作用时间。
10分121200cos sin s s s t tu u u u ju T T θθ=+=+1u u r ,2u u u r:基本电压空间矢量s u u u r:合成电压空间矢量θ:合成电压矢量与扇区起始边的夹角0T :一个开关周期1t :1u u r 作用时间 2t :2u u u r作用时间一般120t t T +<,其余时间由零矢量填补∴零矢量作用时间:0012t T t t =--四、试论述基于稳态模型的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画出电压频率特性。
10分1)在s sm ωω≤的范围内,转矩e T 基本上与s ω成正比,条件是气隙磁通不变2)在不同的定子电流值时,按下图1(,)s s U f I ω=的函数关系控制定子电压和频率,就能保持气隙磁通m Φ恒定。
五、经矢量变化和按转子磁场定向,异步电动机三相原始模型可等效为直流电动机模型,将定子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将下列表达式和结构图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