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复习题一

考试复习题一

笔试题库一、选择题(单选)1、讲解员在讲解时用具有活力的语言去打动人心,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看景不如听景”讲的就是讲解员的()。

A.语言生动B.语言清楚C.语言甜美D.语言灵活2、苏州市政府提出的苏州城市精神是“崇文、融合、()、致远”八个A.创造B.创新C.改革D.变革3、苏州市包含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高新区、吴中区、()区六个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A.常熟B.张家港C.吴江D.相城4、苏州市的市树是()。

A.白杨树B.香樟树C.松树D.槐树5、有“三步跨两桥,家家尽枕河”之说的古镇是()。

A.同里B.木渎C.甪直D.周庄6、讲解服务把旅游接待服务中的其他各项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旅游接待任务,这体现了讲解服务的()。

A.反馈作用B效益作用 C.协调作用 D.纽带作用7、当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很难讲清楚,这是讲解员宜采用的形式是()。

A.毫无隐讳答复B.有理有据的回答C.反问D.用含蓄的语言回避8、2007年10月,()服装城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购物旅游区,成为继浙江义乌、海宁之后,全国第三家4A级购物旅游区。

A.昆山B.张家港C.常熟D.太仓9、讲解员通过引导和生动精彩的讲解,给游客以知识、乐趣和美的享受,这体现了讲解员服务的()。

A.社会性B.文化性C.服务性D.涉外性10、面对个别旅游者恶意攻击和诬蔑我国的言论,讲解员应该()。

A.不卑不亢、B.请领导协助解决C.耐心解释D.严正驳斥11、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每()一届,是我国唯一的大型国际性及国家级民间艺术节,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A.10年B.5年C.3年D.2年12、“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

讲解员在于旅游者相处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学会使用()。

A.准确语言B.诙谐语言C.柔性语言D.含蓄语言13、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有四种,除抑景、对景、借景外,还包括()。

A.框景B.漏景C.添景D.夹景14、我国列车车次前冠以“T”字母的为()。

A.特快列车B.直达列车C.临时列车D.快速列车15、被专家誉为“集中国水乡之美”的古镇是()。

A.同里B木渎 C.甪直 D.周庄16、当旅游者提出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和要求时,讲解员想拒绝但无法或不便说明理由时,最佳选择是()。

A.微笑不语B.先表示理解,C.婉言拒绝D.免费提供项目17、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来形容北京故宫的宏伟,而不是面面俱到去描述,这种讲解技巧是()。

A.突出重点法B.概述法C.虚实结合法D.触景生情法18、讲解员要不偏不倚的对待旅游者,对所有人同样的热情、友好、尊重,这体现了讲解服务理念中的()。

A.宽容理解B.诚信待人C.服务意识D.融为一体19、讲解员在与旅游者交谈时,如果出现意见分歧时,讲解员要()。

A.言语中肯B.戛然而止C.转移话题D.见好就收20、在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最具独立自由,富有灵活性特点的建筑是()。

A.舫B.榭C.亭D.桥2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解员常用的目光语是()。

A.俯视B.正视C.仰视D.一直注视着讲解对象22、现已登上国家邮票的苏州古典园林是:拙政园、留园和()。

A.网师园B.退思园C.狮子林D.沧浪亭23、园林之中()是数量最多的建筑。

A.舫B.廊C.亭D.榭24、苏州市的市花是()A.菊花B.牡丹花C.荷花D.桂花二、填空题1、讲解服务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成熟。

2、明清科举考试在殿试取中者为“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其中“一甲”三名,三人同称“”。

3、当旅游者提出某种要求,讲解员想拒绝,但无法说明理由或不便说明理由时,最佳的选择是。

4、山、水、花木、,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物质要素。

5、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苏州的繁荣描绘为“”。

6、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的是、四川蜀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

7、拙政园梧竹幽居,亭中匾额“梧竹幽居”四字临文徵明体,两侧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

8、心理服务亦称服务,是讲解员为调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心理状态失衡所提供的服务。

9、《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风景名胜区两个等级。

10、节奏是讲解员语言艺术性的要求之一,一般是指讲解员讲解的语速和。

11、从地域上看,江苏园林总体上属南方园林系统,包括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园林系统和以为代表的苏北园林系统。

12、五峰仙馆为东部主要建筑,面阔五间,硬山造,屋宇高深宏敞,装修富丽精美,陈设古雅齐整,广达二百八十平方米,有之誉。

13、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作者是唐人陆羽,被称为“茶圣”。

14、苏州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为全国四大古典园林。

15、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亭中有联云:四壁荷花三面柳,。

16、狮子林以湖石假山众多著称,素有“”美誉。

1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原则是18、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

它的特点是、、表达力强。

19、阅读、理解、记忆是讲解员掌握讲解词的三个关键环节。

20、讲解员不仅要具有消防安全知识,而且还要有实际的能力。

21、文物是民俗文化的象征,并具有、、的特点三、是非题1、《拙政诸园——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

()2、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

()3、狮子林是在古五松园的基础上建造的。

()4、在泰山之巅观赏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时,观赏者采用的是动态观赏的观景赏美方法。

()5、拙政园西部的水廊为苏州园林中唯一架在水上的长廊。

()6、讲解员运用语言时要遵循“正确、清楚、生动、幽默”四原则。

()7、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8、狮子林假山群是我市现存古典园林中最大的假山。

()9、由苏州园林部门设计施工的有加拿大温哥华市的逸园、美国波特兰市的兰苏园等。

()10、留园中著名的“寒碧庄十二峰”有冠云峰、岫云峰、玉女峰等。

()11、狮子林大门前贴金“狮子林”三字是乾隆皇帝手迹。

()12、1980年,我国首次出口的仿古庭院“明轩”,落成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3、留园五峰仙馆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称。

()14、纵观我国园林的发展,其创作方法由写意,逐渐过渡到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最终转化为以写实为主。

()15、狮子林在元末明初曾经是大画家倪云林的私家花园。

()16、凡苏州的古典园林均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7、苏州有南半园、北半园两处半园。

()18、在中国,外交、公务护照由外事部门颁发,普通护照由旅游部门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有效期一般为5年。

()19、苏州古城内的南园和北园在历史上曾经都是园林。

()20、世界遗产有3种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四、简答题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主要有哪些样式?最高级的屋顶样式是什么?答: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主要样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和单坡;最高级的是重檐庑殿顶。

2、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一般具有哪些特点?答:民族性: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社会生活中所约定俗成;集体性:创造和传承靠集体行为来完成;变异性:民俗的传承和传播靠口头和行为来完成,就会导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延续性和神秘性:前者指时间上的传承;后者指一些民俗具有不可捉摸和不可理解的特点。

3、简述讲解员提供心理服务的基本要求?答:(1)尊重旅游者,(2)保持微笑服务,(3)学会使用柔性语言,(4)与旅游者建立伙伴关系,(5)多提供个性化服务。

4、简述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答:丰富多样、种类齐全;绚丽多彩、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区域性典型主题的形成。

5、虎丘为什么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答:虎丘千人石旁立有两方石刻,上书“虎丘剑池”四个大字。

相传由唐书法家颜真卿所写。

因岁月剥蚀,虎丘二字的石刻断落湮没。

后由明石刻名家章仲玉补刻,已非颜真卿原书,故有“假虎丘真剑池”一说。

6、网师园砖雕门楼是苏州地方风格吗?它是怎样形成的?答:不是苏州风格。

而是皖南民居特色。

随着徽商势力的强大,成为当时中国的风尚。

同时,也是徽商将家乡特色传遍中国。

7、留园长廊的特色是什么?答:留园中爬山廊被誉为“苏州三大名廊”之一,自入口辗转进入中部山水园,曲折迂回,高低起伏,饶有情趣地将山水、庭院灯全园风景悉数串联起来。

游走其中,陡生陶渊明“园日涉成趣”的意蕴。

游廊墙壁嵌以“二王法帖”及历代名家书法为内容的300多方条石,颇有特色。

8、狮子林主要厅堂叫什么名字?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建筑特色?答:燕誉堂是园中主厅。

堂名取自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以次象征家族和睦,共享宴饮欢乐。

厅堂采用“鸳鸯厅”格局,南北装饰迥然不同,彰显了富贵之家对于尊卑有序、宾主有礼的社会生活的追求。

9、普通话口语表达一般有哪些特点?答:表达自然,多用口语词汇,多用短句,常使用语气词。

10、文物的内涵是什么?答: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文物的科学价值。

11、礼仪有多少种类?答: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习俗礼仪,外事礼仪。

12、讲解礼仪的特点是什么?答:运用追求目的性,操作追求群体性,形式追求艺术性13、礼仪的原则是什么?答:遵守原则,平等原则,自律原则,敬人原则,适度原则,宽容原则。

五、论述题1、请从城市历史角度写一篇苏州城市概况导游词,字数600字左右。

各位游客,苏州是国家首批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历史灿烂悠久,人文荟萃。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有个疑问了,“既然说苏州历史悠久,那苏州到底是何时所建、由谁所建呢?”它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摸透了江南一带水的流动规律,在湖港交叉的水网中,挖河垒坊,设计规划了苏州城,建起“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闾大城,周长47里,有八座陆城门、八座水城门。

此后,苏州城址再未移动过位置,是全国唯一一座历经两千余年仍保持在原城址上的春秋古城。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归并越国,楚灭越后,又并入楚国,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划吴地设会稽郡,在此地置吴县为郡治,为诸县之首。

两汉至六朝时期,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

隋唐,随着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逐步转移到江南,苏州一派繁荣的景象。

明清时期,苏州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太平天国进驻苏州,建立苏福省,苏州为苏福省的首府,以后恢复为苏州府。

民国成立后,废苏州府,长洲、元和两县并入吴县,苏州则为吴县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市分治,建立苏州市。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苏州市和苏州地区合并,苏州的发展步入新的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