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知识点总结
1、“会计电算化”一词于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会议提出的,是“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的应用”的简称。
2、1999年4月初,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
3、会计信息系统”(AIS):
1.根据信息技术影响程度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2.根据其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分为: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会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4、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物资资源(物流)、人力资源(人流)、财务资源(财流)、信息资源(信息流)等一体化管理(“四流一体化”或“四流合一”)。
5、XBRL(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
(1)以互联网和跨平台操作为基础,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
(2)作用:将财务和商业数据电子化,促进了财务和商业信息的显示、分析和传递。
(3)发展历程:始于证券领域。
2003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全国率先试用;2005年1月,深圳交易所颁布1.0版本的XBRL报送系统;2012年,17个省区市开展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工作,同时联合
银监会组织包括全部16家以上市银行在内的18家金融机构开展实施工作。
5、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一)人机结合(二)会计核算自动化、集中化(三)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四)内部控制多样化
6、会计软件配备方式:
(一)购买通用软件:
优点:(1)企业投入少,见效快(2)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运行效率高(3)售后服务好(4)保密性强,安全性高。
缺点:(1)针对性不强(2)过于复杂,不易操作。
(二)自行开发:
优点:(1)针对性和适用性高(2)系统流畅性较好
缺点:(1)开发要求高,周期长,成本高;(2)难以维持高素质软件开发人才。
(三)委托外部单位开发:
优点:(1)针对性强,降低使用难度(2)对企业自身技术力量的要求不高。
缺点:(1)开发费用高,(2)延长开发时间(3)实用性差(4)服务与维护承诺不宜做好
(四)企业与外部单位联合开发:
优点:(1)系统质量高(2)有利于维护和升级
缺点:(1)周期长(2)费用高
7、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
分为:1、账务处理模块,2、固定资产管理模块,3、工资管理模块,4、应收、应付管理模块,5、成本管理模块,6、报表管理模块,7、存货核算模块,8、财务分析模块,9、预算管理模块,10、项目管理模块,11、其他管理模块。
其中:账务管理模块组成: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记账、银行对账、账表查询与打印输出、期末处理、系统维护等。
是会计软件系统的核心模块。
成本管理模块主要是提供: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功能,以满足会计核算的事前预测、事后核算分析的需要。
8、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避免反记账,反结账。
)
9、企业会计资料中对经济业务事项的描述应当使用中午,可以同时使用外国或少数民族文字对照。